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廚房用了10多年還是乾淨如新。當然用量沒有傳統家庭主婦大,就是煮煮早餐,偶爾煮煮晚餐消夜,雖然用量不大,不過能用十多年還像新的也不容易。然後這個紀錄在結婚後半年破功,廚房瞬間老了好幾歲。
可能因為工作訓練的關係,我很會利用時間。而且我會把清洗順序掌握很好,畢竟我是能讓生產線產能倍增的男人!譬如洗好菜,清洗完鍋子,熱鍋熱油的時間,我會順手把洗菜的刀子、餐盤、鋼碗等等器具一併沖洗完。就是每一個動作中間一定會有間隙,我會清楚的知道那些間隙應該處理那些雜事。所以小小的廚房用起來也還算堪用。
後來我發現大部分的人不是這樣。「你這個盆子只是裝洗好的菜,用完順手沖一下就很乾淨了,不要丟洗碗槽!乾淨的盆子沾了油汙反而難洗!」這是我剛開始很常碎念的事情,有些碗只是打個雞蛋,其實空檔順手洗一下又快又乾淨!很多刀子、湯匙也是如此。可是很多媽媽煮飯時,沒有辦法同時做兩件事情。用過的鍋碗瓢盆不是堆在流理台上就是丟進洗碗槽。結局就是,流理台在大都不夠用,洗碗槽一堆碗要洗也不好洗,原本只需要用清水沖一下的碗盤,變成全部都要用洗碗精清潔,耗時費力不討好。
「你煮菜我洗碗」這是最多人的分工方式,可是我以前覺得這很蠢。明明煮菜過程中可以順便清洗掉大部分餐具,這時候是最好洗的,為什麼要全部堆疊在檯面上等別人花兩倍時間清潔?就為了這個狗屁分工?
工廠有一種人,在包裝的時候把包裝廢材拆掉,他可以順手放進垃圾桶裡,可是他不要!他只要自己方便跟快就好,他會隨手亂丟地上。『我的工作是包裝,掃地是清潔工的事』他的觀念是這樣,所以他可能一批貨因此省下5分鐘的工時,可是公司卻要花一個清潔人力去清潔50分鐘!
我覺得廚房分工就是這樣,很蠢!更何況家裡不需要像工作那樣斤斤計較吧!看不下去的後果通常就是"我負責煮菜+洗碗",洗衣服也是,幾乎任何家事都是這樣,當你質疑工作程序不對,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時,會獲得『你行你來』的殊榮。
家裡不是講道理的地方,這句話不斷的重擊我!通常最後事情都是由"看不下去的人"來負責。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訓練自己越來越快,訓練自己拆解流程分配時間,追求越來越高的效率。結果結婚以後,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讓自己慢下來,讓自己在家不要追求效率,不要追求道理,說服自己看不下去就別看!
家事,就算分工完最後也是看不下去的人再做罷了,能做的就是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