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飛輪課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以我上過超過十位老師的飛輪課來看,這位老師的課,的確有點不同。
播放音樂搭配課程,是飛輪課的基本操作。但怎麼選曲,其實反映了老師的品味與個性。有的老師會考量學員喜好,有的則堅持自己的風格,也有的遵照公司提供的標準歌單。不過,若能用故事把歌曲串起來,邊騎車邊聽老師介紹歌曲背景或歌手的故事,多少可以分散一些運動時的壓力,也增加了趣味。有時聽到喜歡的、熟悉的歌,甚至會忍不住跟著唱幾句(音樂音量夠大,唱了也不會太尷尬),有點像卡拉OK教室的感覺。
有些老師的聲音有磁性,有些則清亮動聽,大多數老師都很有活力,男女皆有。無論對哪個年齡層的學員來說,這種「邊運動邊聽故事」的方式,都是挺新鮮的體驗。像這堂課老師播放的歌曲中,我記得的有 KPop Demon Hunters(KPop獵魔女團)的〈Golden〉、梁靜茹的〈勇氣〉、翁倩玉的〈永遠相信〉,還有一段沒有歌詞、節奏強烈的旋律,適合做跳躍訓練時用。(還有其他忘了...)
比較有趣的是,老師不曉得怎麼聯想的,居然從梁靜茹的〈勇氣〉講到詹姆‧柯林斯的《從A到A+》—這本書後來爆紅,大家才回頭注意到他還寫過《基業長青》,然後又延伸到《飛輪效應》(雖然只有書名跟飛輪課有關,內容其實是談企管)。
因為有這些內容,整堂課的時間過得特別快。等我注意到時間時,已經快下課了。順利結束一堂有趣的飛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