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工作制與腦力工作:美商與日商的職場文化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到新公司任職已經1個月了,在面試的時候HR就有說原則是WFH,工廠還是有安排我的座位,好讓我有個歸屬感。同事人都非常好,既友善又有禮貌,這讓我會很想跟他們一起在同一個空間工作,所以我的上班出勤就變成了50/50的混和型,對我來說彈性很大,需要極高專注處理事情我就會去公司,被會議塞滿的一天我就在家,畢竟我直接負責的主管在英國,團隊成員都分布在全球各個地方,所以我的出缺勤不會是我的工作績效之一,只要對自己和對我主管負責就好。

因為這樣的彈性,我不用打卡,甚至不用去計算一天有沒有工作8小時,我以前在日商的時候就算WFM也要在家打卡上下班,上滿8小時才能打下班卡。

在日商的時候公司強調work life balance,想要強調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感,改掉職場陋習,像是要演個認真工作比主管晚下班的戲、下班前30分鐘才說要開會的壞習慣,讓員工在職場做好做滿8小時就可以下班過自己的生活,或是用彈性上下班讓員工有最多2小時的彈性可用,好似這樣做能按照自己的生活節奏來安排上班時間。

現在在美商工作,組織是跨國團隊,強調目標的產出與責任,上班8小時就完全不是主要的規範要求,可以因為跨時區的會議而調整自己的工作時段與排程,只要求把給你的目標完成並對自己負責。

在日商的工作型態看起來好像有那麼點符合work life balance,但在美商的彈性又更大,這樣有更work life balance嗎?

我覺得像我的工作是偏腦力型,需要創新、發想、設計,坐在電腦前8小時真的會有產出嗎?在日商的時候坐滿8小時之後,我的頭腦還是會不停的思考工作,work life之間完全沒有邊界,坐在電腦前的時間也不全是腦力全速衝刺的狀態,休息放空無產出的狀態是常見的,偶爾還會覺得自己是個薪水小偷。

到現在美商,上班8小時的拘束器拿掉後,我反而創造出了屬於我的work life balance。我可以早上送小孩上學後處理家務事或是去運動,完成後開始工作、開會,到了接小孩放學回家後煮晚餐、幫小孩洗澡陪睡覺,擺平小孩後再繼續處理工作。粗略地看,我的工作日沒有明顯地長時間區塊來區分work & life,與其說是work life balance,更像是work life weaving。

我認為腦力型工作者,如影音創作、圖文創作、行銷、研發等等,當在進行內容創造工作的時候,坐在一個地方上班8小時可能會扼殺創造力,他們可能會在某個時候需要去公園散個步,或是沒有壓力地去公司樓下咖啡廳喝杯咖啡看本書,每個腦力工作者恢復腦力並提升靈感的方法不盡相同,當然腦力工作者一定都會進行內容製造的工作,上班8小時的確有效地讓工作與生活劃清界線。

我認為一個組織或是組織的管理者,都應該要開放心胸,去看待腦力工作者真正需要的支持,他們才能持續創造出有價值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RYLOG| 品牌 X 生活 X 筆記
0會員
9內容數
Hi 我是Gary 在FMCG產業從事產品研發與商品開發工作近10年,曾任職於台商、日商的品牌,現為美商品牌亞太區產品開發。 我會在這裡用行業內的觀點來看保養品,破解行銷話術,重新認識這些與你生活相關的產品知識,並分享我日常生活的體悟與經驗 Nice to meet you
2025/08/06
面試準備10個題目,包含自我介紹、離職原因、選擇公司原因、個人特質描述、研發工作執行與管理、公司產品瞭解與經驗應用、職缺理解與先前職位差異、最大成功與挫折、工作與會議時間安排衝突處理、個人特點與團隊成功關係等,並附上實際應答範例與背後邏輯說明,協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技巧。
Thumbnail
2025/08/06
面試準備10個題目,包含自我介紹、離職原因、選擇公司原因、個人特質描述、研發工作執行與管理、公司產品瞭解與經驗應用、職缺理解與先前職位差異、最大成功與挫折、工作與會議時間安排衝突處理、個人特點與團隊成功關係等,並附上實際應答範例與背後邏輯說明,協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技巧。
Thumbnail
2025/07/15
求職面試技巧分享,從準備、應對、展現自我到提問,幫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成功率。
Thumbnail
2025/07/15
求職面試技巧分享,從準備、應對、展現自我到提問,幫助求職者提升面試成功率。
Thumbnail
2025/06/27
本文探討臺灣化粧品產業的困境,包括供過於求、缺工和薪資待遇不合理等問題,並針對不同階段的求職者提供建議
Thumbnail
2025/06/27
本文探討臺灣化粧品產業的困境,包括供過於求、缺工和薪資待遇不合理等問題,並針對不同階段的求職者提供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久違的跟七小姐吃飯,至從他換了工作之後外勤比較多變的比較難臨時邀約,聽他講了一下做了半年的新工作的酸甜苦辣, 簡單的來說,工作內容很喜歡但辦公室政治有點太複雜。聽到這裡我大致上能了解,在日本職場上其實人際關係的問題一直都是大家轉職的幾大原因之一 看日本前幾大的轉職網站doda的統計,佔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久違的跟七小姐吃飯,至從他換了工作之後外勤比較多變的比較難臨時邀約,聽他講了一下做了半年的新工作的酸甜苦辣, 簡單的來說,工作內容很喜歡但辦公室政治有點太複雜。聽到這裡我大致上能了解,在日本職場上其實人際關係的問題一直都是大家轉職的幾大原因之一 看日本前幾大的轉職網站doda的統計,佔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在公司體制下工作不再是唯一選項,有越來越多的接案或遠端工作產生,因此有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則變得重要。而今天分享的「Hour Jungle共享空間」我覺得是同時滿足遠端工作者需要彈性的自由空間、初期創業者可負擔的工作環境、甚至是一般消費者也較無進入門檻的地方。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在公司體制下工作不再是唯一選項,有越來越多的接案或遠端工作產生,因此有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則變得重要。而今天分享的「Hour Jungle共享空間」我覺得是同時滿足遠端工作者需要彈性的自由空間、初期創業者可負擔的工作環境、甚至是一般消費者也較無進入門檻的地方。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什麼是高效率的工作環境?60% 的管理者認為在辦公室工作的效率較高。62% 的員工則覺得在家工作效率更高。 但事實是沒有一種工作環境適合所有人。即使對同一個人來說,某天執行某項任務的完美環境,可能並不適合隔天執行另一項任務的環境。
Thumbnail
什麼是高效率的工作環境?60% 的管理者認為在辦公室工作的效率較高。62% 的員工則覺得在家工作效率更高。 但事實是沒有一種工作環境適合所有人。即使對同一個人來說,某天執行某項任務的完美環境,可能並不適合隔天執行另一項任務的環境。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周休三日的好處和必要性,但實際實施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主要是資方這邊,相信有很多考量和疑慮,但其實這個長期對於勞工的產出與效率,有不少的幫助。 但在之前,或許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嘗試實施,也算是一種過渡期,而且這件事情前幾年很多企業都有實施過,而且成效不錯,那就是混合上班制!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周休三日的好處和必要性,但實際實施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主要是資方這邊,相信有很多考量和疑慮,但其實這個長期對於勞工的產出與效率,有不少的幫助。 但在之前,或許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嘗試實施,也算是一種過渡期,而且這件事情前幾年很多企業都有實施過,而且成效不錯,那就是混合上班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作中感到時間被浪費的痛苦經驗,並探討了報復性自由的心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作中感到時間被浪費的痛苦經驗,並探討了報復性自由的心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