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周休三日的好處和必要性,但實際實施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主要是資方這邊,相信有很多考量和疑慮,但其實這個長期對於勞工的產出與效率,有不少的幫助。
但在之前,或許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嘗試實施,也算是一種過渡期,而且這件事情前幾年很多企業都有實施過,而且成效不錯,那就是混合上班。
混合上班(hybrid working),其實就是混合實體上班和遠距上班的一種辦公方式,常見的有四天在辦公室上班+一天WFH(Work From Home),或者三天在辦公室+兩天WFH。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其實上班的時間成本很高,一天基本8小時的上班時間,時間成本就至少是10~12小時,其中包含了中午休息、上下班通勤時間和上班前的準備時間,尤其是後兩者,每天都花了人們至少1~2小時在上面,甚至有些住著更遠的,每天花快3小時在通勤上面,更誇張則是有美國矽谷的極限通勤族,每天花6小時在通勤上面,詳細可以去找,鱸魚的"美國夢的高昂代價:矽谷的「極限通勤族」"這一文章來看,但畢竟是國外的案例,在台灣每天通勤到3個小時,就非常誇張了。
我曾經有位同事,他家裡住在桃園平鎮,上班地點則是位於台北市中山區,他每天6點多得起床,快速洗漱後就得出門,先騎機車去火車站,然後換搭開往台北的火車,到了台北車站後,換搭捷運,然後再走路才能在9點前趕到公司打卡。
他說:"已經好一點了,之前公司在內湖,花的時間更多。"
回家也是一樣的過程,只是反過來,每天6點下班,回到家可能都快8點。
可以WFH的話,其實對於這樣的人,就起到很大的幫助,至少每周有一兩天可以不用花大把的時間在通勤上,可以多睡一點,然後就坐到電腦前開始辦公,精神也會好上許多,這樣工作起來的效率也是更加好。
對於公司來說,不敢開放WFH的原因,可能就是不放心,擔心員工不在公司上班,沒有長官的監視,那就會偷懶、不工作等等,甚至沒有效率。
我覺得這件事,可以用一些方式來避免。
本質上來說WFH一方面是一種增加員工效率、減少疲勞的方式,應是一種獎勵,而志於是獎勵,那可能就不是平頭式,而是依照表現、考核。
比如說,一個員工想要申請每周可以WFH一天,經過申請後,且經過長官考核後,確認此人WFH是OK的,該做的事情都有做到,然後就讓他可以每周WFH一天,而且最好避開一些重大的、需要面對面的會議的那一天,而如果發現該員WFH表現不佳,那就取消該員的資格,等到後續考核確認OK,才能重新有WFH的資格。
而且申請WFH資格,也是有限制,比如新進員工就不行,除非等到他工作都上手,而且經過考核後,才能有WFH的資格。
為什麼人們喜歡打電動,因為電動有很多即時反饋的獎勵和成就,同時也會有失敗,而WFH的資格,依照這樣的方式去設置,也會變相鼓勵員工要努力工作、好好做出成果,才能獲得WFH資格的這個獎勵,同時如果表現不好,那就沒有WFH的資格,短期來說可能會讓公司有一些成本,來考核這些員工是否OK,但長期來說,是一個正面的循環,因為會有一定比例的員工,為了取得WFH的資格,努力表現。
我認為最好的WFH天數,一周不要超過兩天,工作的時候,很多的專案必須多人一起協作,而面對面的討論,有時候比較方便的,而且面對面的時候,就算有衝突,火氣也不會那麼大,但如果是線上會議,那可能就比較不留情面。
以我個人喜歡比例來說,三天在辦公室+兩天WFH,對我的工作效率和疲勞恢復來說,是很不錯的比例,但很多時候對於公司來說,可能也太多,也會擔心和疑慮,所以對於很多公司來說,我會建議是四天在辦公室+一天WFH。
我覺得,我還是得要強調一下,台灣的勞工,算是奴性很重那種,依照統計,2022全球勞工工時的排名,台灣在全球排名第六,在亞洲僅次於新加玻。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2023年台灣每人每月的總工時平均是168.4小時,較2022年增加1.1小時。
已經這麼奴了,也並非讓公司少一天班,僅僅是讓勞工少一點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通勤上面。
有WFH的彈性這件事,還有另一個對於公司的好處,就是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除了那些願意花費大量時間通勤的人之外,還有一部分優秀的人才,對於通勤也是非常精打細算的,所以有些較為偏僻的公司來說,是十分不利。
比如說有些居住於新店的人,可能對於北投、淡水之類的公司就完全不想去,比如一些位於汐止的公司,對於位於桃園、中壢、林口的人才來說,就缺少了吸引力,所以有了WFH的彈性,對於這些人來說,就多了願意去這些公司任職的吸引力。
我認為混合上班制,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未來會發展的工作模式,尤其是科技越發達的現在,不應拘束人們只有在公司內才能工作的現況。
減少無謂的通勤,增加員工的彈性與休息,進而有精力專注於創意與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