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位醫師網路直播手術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美國曾有位醫師網路直播手術過程還大賺錢,後來她怎麼了?

這位醫師網路暱稱Dr Roxy,2018年時就因為在網路上分享醫療照片、影片,被美國俄亥俄州醫學委員會警告。2021年她又收到一次警告,這次除了醫學倫理問題,還包括醫術的質疑,要求補強醫學教育。

隨著TikTok普及,Dr Roxy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她的直播內容包括術前訪談、術後照片、手術費用。TikTok 直播時,她會對著鏡頭講話,一邊手術一邊對網友講解,甚至回答來自其超過 82.5 萬名追蹤者的問題。

Dr Roxy主攻女性胸部整形手術,也提供隆乳、抽脂與腹部拉皮等綜合性療程。2022年暫停醫師執照前,她的手術排程已安排到兩年後,每月進行約 80 至 100 台隆乳手術,每年數千例「巴西提臀術」。隆乳手術費6600美元,抽脂、拉皮等大手術索價15000~20000美元。

俄亥俄州醫學委員會吊銷她執照主要依據三個直播案例:(1) 抽脂手術後出現腹部劇痛及感染跡象,一週後檢查發現小腸多處穿孔並伴隨壞死性軟組織感染,導致需要多次手術補救。(2) 抽脂與肚臍疝氣修補術後劇烈腹痛,再入院檢查發現橫紋肌溶解症與小腸有6處穿孔及多處連續性撕裂傷。(3) 乳房整型手術後出現乳房大量出血、噁心、心搏過速等症狀,乳房嚴重感染,導致雙側乳房植入物全部取出,進行清創手術。

外界普遍認為,Dr Roxy 過度關注她的TikTok 帳號,直播會讓她分心,影響她那本來就不太精湛的醫術。但也確實,她能有那麼多病人,就是因為TikTok直播號召而來。有病人說,當初是被Dr. Roxy「充滿熱情、鼓勵女性自信」的網路形象所吸引,但沒想到術後出了問題卻感覺醫生並沒有提供應有的照護和善後。

Dr Roxy辯解,她希望「打破醫師與病患之間那道可怕的高牆」。她說病患有簽署同意書,授權「Dr. Roxy」直播手術過程,藉此去除人們對手術的神秘感。「我們做的事情有點像是教育,也回答大家的問題,有時候也有點有趣、搞笑」,Dr Roxy 陳述。

2022年11月,醫學委員會以未遵守患者隱私與醫學倫理要求、對至少三名患者的治療未符合最低照護標準、以及過度沉迷社群網站導致對患者的安全不負責任,明確指出Dr Roxy違反了數項俄亥俄州醫療法規條文,強調她繼續行醫將對公眾構成威脅,暫停她的醫師執照,表示可在30天內申請聽證會提出異議。

2023年5月舉行聽證會,Dr Roxy 解釋在網路上分享手術影音是出於善意,且得到患者同意,希望透過公開透明來消除大眾對整形手術的神秘感,而那三例不良結果是醫療行為本來就會有的風險。

不過,醫學委員會以及檢方不接受Dr Roxy的辯解。他們認為,一次又一次的直播沒有必要,過度的TokTok直播混淆了醫師與病人間應有的專業界線,而她對社群網站的沉迷,直接影響了患者照護。

聽證會中檢視影片,Dr Roxy在為患者實施需要高度專注的手術時,曾轉頭朝向鏡頭,導致器械誤傷患者內臟。檢方痛批Dr Roxy 罔顧手術重大風險,行為舉止嚴重偏離專業,「社群媒體宣傳對她而言似乎比病人的生命還重要」。有委員會成員認為,「Dr Roxy的所作所為更像是在追逐網紅效應,她對網路聲量的專注超過了對病人生命的重視」。而且2018年與2021年已經兩度警告過Dr Roxy,所以最後判決,永久吊銷她在俄亥俄州行醫資格。

實務上,Dr Roxy已經無法在美國行醫,從此消聲匿跡,TikTok帳號也不再公開。專業人士追逐網紅效應,會有什麼負面效應?這是最極端的例子,也是美國的經典案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8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討厭的力量」在社群網路時代,往往是左右選舉投票結果的最後關鍵。在臺灣、在歐美國家,都清楚呈現這面貌。
Thumbnail
2025/07/31
「討厭的力量」在社群網路時代,往往是左右選舉投票結果的最後關鍵。在臺灣、在歐美國家,都清楚呈現這面貌。
Thumbnail
2025/07/30
多數人根本不會好好瞭解主要政黨的政策攻防,寧可把時間花在看短影音,這是很無奈的事情。政治學上,這稱為「低資訊陷阱」(Low Information Trap)。
Thumbnail
2025/07/30
多數人根本不會好好瞭解主要政黨的政策攻防,寧可把時間花在看短影音,這是很無奈的事情。政治學上,這稱為「低資訊陷阱」(Low Information Trap)。
Thumbnail
2025/07/29
覺得敵對政黨支持者無知、不道德、沒有做個現代人的資格,這在美國是個嚴重問題。社群網路時代,對「外團體」(敵對政黨)的厭惡,往往會大於對「內團體」(支持政黨)的喜愛。而「討厭」常是驅動人民出來投票的根本原因。
Thumbnail
2025/07/29
覺得敵對政黨支持者無知、不道德、沒有做個現代人的資格,這在美國是個嚴重問題。社群網路時代,對「外團體」(敵對政黨)的厭惡,往往會大於對「內團體」(支持政黨)的喜愛。而「討厭」常是驅動人民出來投票的根本原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回診。 一進去,醫師就說,我有事要跟你說。 反正沒好事…… 原來是這樣, 這次切下來的半邊甲狀腺,裡面也有癌細胞, 但旁邊的淋巴則沒事。 「還好有切。」醫師說。 還好啦,因為上次開刀就已經證實罹癌了嘛, 所以也不算意外。 只是本來超音波、穿刺看來都是良性
Thumbnail
今天回診。 一進去,醫師就說,我有事要跟你說。 反正沒好事…… 原來是這樣, 這次切下來的半邊甲狀腺,裡面也有癌細胞, 但旁邊的淋巴則沒事。 「還好有切。」醫師說。 還好啦,因為上次開刀就已經證實罹癌了嘛, 所以也不算意外。 只是本來超音波、穿刺看來都是良性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乳癌手術前的準備、住院須知、住院當日的所有流程細節,以及當天的所見所聞.......
Thumbnail
乳癌手術前的準備、住院須知、住院當日的所有流程細節,以及當天的所見所聞.......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