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得敵對政黨支持者無知、不道德、沒有做個現代人的資格,這在美國是個嚴重問題。社群網路時代,對「外團體」(敵對政黨)的厭惡,往往會大於對「內團體」(支持政黨)的喜愛。而「討厭」常是驅動人民出來投票的根本原因。
學者的用語是「基本道德偏見」(basic morality bias),人民普遍認為敵對政黨支持者,有高比例違反社會認可的基本道德底線。共和黨人認為民主黨人普遍支持外遇、偷情,民主黨人認為共和黨人普遍支持逃稅,但實際上雙方都大大高估了這些偏差值。
美國保守派稱自由派是「嬰兒殺手」,自由派認為保守派是「種族主義者」。當我們認為某群人道德敗壞時,就會更傾向認為他們缺乏理性、自我控制能力,不值得對話。社群媒體會更強化人們對敵對政營支持者的想像,使人們越來越相信對方「壞透了」。學者用語是「去人性化」,如果人們覺得政治對手缺乏人性,會更傾向於在生活中與之保持距離。2024年的研究,學者拿六個「基本道德議題」,來詢問兩黨支持者,認為敵對政黨選民支持不道德行為的比例,結果都是明顯高估。共和黨人認為超過三成的民主黨人挺外遇,民主黨人也認為有三成共和黨人支持婚內偷情。現實上都沒那麼高,都不到10%。
又如共和黨人認為兩成民主黨人接受「挪用公款」,民主黨人認為兩成五共和黨人覺得挪用公款沒關係。共和黨人認為兩成民主黨人覺得「錯誤監禁」沒關係,民主黨人認為兩成五共和黨人覺得錯誤監禁不是大事情。這也表示人們對覺得敵對政黨支持者的道德底線比較低。
學者放了兩題「非人化測試」。很少人道德上會接受虐待動物與兒童色情,如果你認為敵對陣營支持者可以接受,那就是不把對方當成有道德理性的人了。結果在研究裡,人們還是認為敵對陣營支持者有15%會包容虐待動物與兒童色情的行為。
當我們覺得臺灣政治紛亂、人民敵對時,其實在歐美國家可能更嚴重。社群網站惡化了政黨政治的對立與極端化,這在全世界民主國家都存在。覺得敵對陣營支持者道德低落、甚至有反人類行為,美國兩大黨支持者都一樣。這是根植在人類大腦演化裡的「內外差異」,我們本來就會不理性地偏愛自己人、質疑外人。
要怎麼改善這些認知偏誤?或許啦,多一些實體世界的互動,少在網路上戳來戳去,會是比較有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