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瞭解政策問題的人,很少很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多數人根本不會好好瞭解主要政黨的政策攻防,寧可把時間花在看短影音,這是很無奈的事情。政治學上,這稱為「低資訊陷阱」(Low Information Trap)。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近十年的統計,美國人經常主動關注新聞的比例,從2016年的51%,大幅下降到2022年的38%。許多選民每週花在閱讀政治新聞的時間,甚至只有短短10分鐘。

華盛頓郵報報導,即使在選戰熱戰時期,只有四分之一的選民會主動尋找競選相關的新聞,有三分之一的選民幾乎不關注選戰消息。選民往往不知道政府如何運作的基本事實,在投票時依賴情緒和直覺。政策辯論的細節,影響力其實不大。

有調查顯示,美國大約64%的受訪者知道當月最重要的新聞事件,但對第二、第三重要的新聞,只有37%和32%的人知道。美國公民的政治資訊是「少數人高度關注、大多數人相對忽視」,這種落差還在逐漸擴大。

關心政治新聞的人,會高估一般民眾對政治問題的關心程度。人民有自己的工作、有家庭生活,他們可能連自己所在選區的民代做了什麼都不太知道。

選民關注什麼?通常是生活開銷、薪資收入,以及物價漲幅。醫療支出、社會福利、各種帳單等荷包問題,才會時時吸引人民關注。如果物價飛漲、自己薪資所得趕不上物價,多數人就會判斷「經濟不好」。收入趕上生活成本時,人民才會對經濟發展有信心。

路透社的全球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的人會主動迴避新聞,因為新聞會帶來負面情緒或無力感。年輕人會從社群網站取得碎片化的新聞,對深度議題的掌握越來越薄弱。

美國的調查顯示,多數選民對國會的關注度極低。例如共和黨在2023年的眾議院領袖更迭混亂事件,許多美國人幾乎沒聽說過。對政治人物及政黨運作的認知薄弱,導致選民難以將責任歸因。這種資訊鴻溝解釋了為何一些理論上「應受選民懲罰」的行為(如國會癱瘓、極端言論),實際上很少轉化為選票,因為大批選民根本沒意識到問題存在。

一項針對46個國家的調查發現,有3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迴避看這些政治新聞,這比例比十年前明顯上升。各國民眾對政治新聞的興趣普遍下滑,對媒體的信任度也在降低。新聞迴避(news avoidance)成為全球現象,許多人因為新聞令人生煩、感到無力改變而選擇少看甚至不看新聞報導。

當多數選民對政策討論幾乎完全不瞭解時,他們如果決定要去投票,會怎麼取捨呢?或許,「討厭的力量」,這時就會擁有關鍵影響力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78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覺得敵對政黨支持者無知、不道德、沒有做個現代人的資格,這在美國是個嚴重問題。社群網路時代,對「外團體」(敵對政黨)的厭惡,往往會大於對「內團體」(支持政黨)的喜愛。而「討厭」常是驅動人民出來投票的根本原因。
Thumbnail
2025/07/29
覺得敵對政黨支持者無知、不道德、沒有做個現代人的資格,這在美國是個嚴重問題。社群網路時代,對「外團體」(敵對政黨)的厭惡,往往會大於對「內團體」(支持政黨)的喜愛。而「討厭」常是驅動人民出來投票的根本原因。
Thumbnail
2025/07/19
AI搶走實習生的工作,AI搶走科技業的工作,AI搶走很多人的工作。最近國外媒體有許多這類的報導。 例如The Conversation的報導提到,Z世代年輕人找工作時,實習生跟初階職位大量減少,職位的競爭激烈程度增加了14%。
Thumbnail
2025/07/19
AI搶走實習生的工作,AI搶走科技業的工作,AI搶走很多人的工作。最近國外媒體有許多這類的報導。 例如The Conversation的報導提到,Z世代年輕人找工作時,實習生跟初階職位大量減少,職位的競爭激烈程度增加了14%。
Thumbnail
2025/07/14
我們漸漸不想對公共議題發表意見,即使是在同事與同學面前。社群網路時代讓意見表達極端化,多數人開始選擇當旁觀者。
Thumbnail
2025/07/14
我們漸漸不想對公共議題發表意見,即使是在同事與同學面前。社群網路時代讓意見表達極端化,多數人開始選擇當旁觀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是政治遊說?什麼樣的政治遊說比較有機會成功。這則漫畫嘗試將時事與理論結合,以期讓更多人瞭解政治遊說成功的秘訣。
Thumbnail
什麼是政治遊說?什麼樣的政治遊說比較有機會成功。這則漫畫嘗試將時事與理論結合,以期讓更多人瞭解政治遊說成功的秘訣。
Thumbnail
一介無知婦孺如叮噹,沒有修讀新聞或政治的背境,卻又特別喜歡觀察政情世事,還膽粗氣壯的學着人家班門弄斧寫政治文章,想想也真是汗顏!可幸讀者們不嫌棄叮噹對政治的浮淺見解,還常來閱讀,真是感激不盡......
Thumbnail
一介無知婦孺如叮噹,沒有修讀新聞或政治的背境,卻又特別喜歡觀察政情世事,還膽粗氣壯的學着人家班門弄斧寫政治文章,想想也真是汗顏!可幸讀者們不嫌棄叮噹對政治的浮淺見解,還常來閱讀,真是感激不盡......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這就是「小草們」,或「大小藍教信徒」的真面目。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求證,也從來不會「看過、思考」他們手上的那些資料,他們就是那些「想要學人講話」的鸚鵡一樣,牠根本不知道意義,只是照著講而已。
Thumbnail
這就是「小草們」,或「大小藍教信徒」的真面目。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求證,也從來不會「看過、思考」他們手上的那些資料,他們就是那些「想要學人講話」的鸚鵡一樣,牠根本不知道意義,只是照著講而已。
Thumbnail
網路上撿到這張圖,我想這改革哪有這麼厲害於是搜尋了完整條文 有網友提供這份文件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ppg.ly.gov.tw/ppg/download/agenda1/02/pdf/11/01
Thumbnail
網路上撿到這張圖,我想這改革哪有這麼厲害於是搜尋了完整條文 有網友提供這份文件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ppg.ly.gov.tw/ppg/download/agenda1/02/pdf/11/01
Thumbnail
台灣還有真正支持民主自由的人嗎?
Thumbnail
台灣還有真正支持民主自由的人嗎?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Thumbnail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Thumbnail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