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真的有用嗎?》一本開啟身心靈轉化的書籍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瑜伽緣起

自從17歲開始接觸瑜伽,在那個只把瑜伽當作是一種雕塑身材與拉筋運動的年代,我卻在練習完瑜伽之後的大休息過程,隨著指導師溫柔平和的口令引導,淚水卻不由自主靜靜地從眼角淌出。那時的我,並不清楚真正的原因,即便經歷了人生種種的重要階段,也參與了許許多多的瑜伽課程,包括各種類別的研習班,甚至是多次的教師培訓課程,我仍舊還在尋找著答案。

閱讀感想

讀了這本《瑜伽真的有用嗎?》感受特別深刻,原來,尋尋覓覓的根本源頭,早已存在這本《瑜伽經》當中,千年前的大師將智慧濃縮成這本小書,而《當和尚遇到鑽石》的作者麥可羅區格西,用一本小說,以故事性情境來緩緩演示出其中的道理。當我讀到17章節的【筆非筆,牛非牛】以及18章節的【以為所見事物就是事物本身,這就是自我】時,不由得自內心笑了出來,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原來,在逐漸瞢懂的那個年齡,在大眾遵循的那個年代,以為這個世界給予我的是一個牢籠,所有的一切,只能按照既定的人生軌跡,例如,用功讀書才能擠進大學窄門,努力工作才能獲得成就,結婚生子才能擁有幸福等等。然而,我的心靈似乎在牢籠內、外不斷地遊走,似是而非的想法,考驗著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也讓我帶著疑惑,不斷地在人生旅途路上,尋找著答案。難怪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的第一課就是,「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具任何意義」。而《金剛經》就更妙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裡的智慧教會我們"不著相”,就是要我們別被外境所轉,一切要向內求。聯想到這裡的我,嘴角揚得更高了,原來,智慧的真理不論古今中外都是殊途同歸啊!

故事開始

若使用這本書的原文書名,或許會更好地理解:〝How Yoga Works:Healing Yourself and Others With The Yoga Sutra〞瑜伽如何發揮效用:用《瑜伽經》來療癒自己和他人。

故事是描述在西元1101年,一個來自西藏的17歲女孩,帶著一本書和一隻小型西藏犬,在獨自前往印度尋找瑜伽導師學習的路上,莫名地冠上偷竊罪名而被逮捕入獄,在監牢期間發生的種種事件。故事裡的人物不多,卻各有其明顯特質,例如,長年背痛加上工作不快樂的隊長、脾氣不好且冷酷無情的中士、性格懶散卻是天真憨厚的下士,以及似乎有雙透視眼的隔壁牢房神秘大叔。通過女孩教授的瑜伽課,逐漸讓這些人物背後的故事更加清晰地完整呈現,故事循序漸進、情節高潮迭起,而在最後幾個章節,謎團的答案才真正地浮出了水面。

書中內容主要是透過瑜伽的練習來闡述《瑜伽經》的奧義,我們往往是因為身體出現明顯的狀況,才會想辦法著手去治療,然而問題點的成因大都是由內心產生的,按部就班地規律練習瑜伽,不僅僅是外在形式的修身,更是內在力量的修心,由內向外才是瑜珈真正的練習方式。這位名為"星期五"的西藏女孩,不但學會運用瑜伽的智慧療癒自己,還能幫助他人打開一個又一個心結,可以說是一場轉化命運的覺醒之路。

全書共有48個章節,不但有懸宕起伏的故事,還有瑜伽練習的遵行規律,並且伴隨著《瑜伽經》的奧義詮釋。我個人認為,甚至可當成在日後教授瑜伽課的教師指導手冊。

跟隨著星期五小老師的引導,在瑜伽墊上練習的意念愈來愈清晰,每一個清楚的口令與溫柔而堅定的話語,感覺就像是一位熟悉的瑜伽指導師,心,在不知不覺當中微笑著。

瑜伽練習首重「呼吸」

從自我覺察開始吧!以瑜伽體式來練習承擔與贈予,藉由規律呼吸來疏通內脈。了解自身的身體結構,如日月脈、中脈及念頭風息,如何運用內在的力量,用正確坐姿的靜心冥想,來讓努力與放鬆維持平衡,以深長且規律的呼吸,隨時記得要打開眉心,帶著一抹微笑來練習瑜珈。

「瑜伽練習,重點不是動作本身在旁觀者眼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比方說,你在做出西方伸展式時,不在於你的頭是否碰到了膝蓋。重要的是動作開展的過程,是它在你體內做的事:看它如何拉直、打開你的內脈。」

我們經常「以為所見事物就是事物本身」,然而,「筆非筆,牛非牛」,決定所看到的事物是心靈。「控制心靈的轉變,就是瑜伽。」瑜伽的最終目的和意義,就是約束這種轉化事物的思考方式。

「我們曲解了這個世界:事物看似表面所見,其實不然。」

「事物在心中留下的強烈印象,以為所見事物就是事物本身,這就是自我。」

「執念自會在心中成形並日漸壯大,即使知曉之人也難避免。」

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根深蒂固,是否可以重新審視自身的世界觀,把善意當作準則,能夠用體貼入微的方式為人設想,種下小而微的善意種子,並且成為心靈的園丁,藉由自制力與自律性,等待著種子的逐漸長大。我們周圍的一切,或許就是由對他人展現的善意所創造的。

瑜伽的核心法則「善意與慈悲」

「確實,眾生皆苦。」

中間的幾篇章節開始,進入瑜伽練習的核心法則,也就是如何種下正確的心靈種子,並且成為心靈的園丁。選擇種下永久不滅的種子,是想得的且保證一定能得到的最佳途徑,就是以智慧之眼,選擇你希望發生的事,然後刻意種下種子,等待日後豐收。

在瑜伽練習的過程中,找到並追隨你的老師,尊重和敬愛他,療癒的力量就會開展。

「老師就是–容器,瑜珈能一直流傳下來,從一個容器倒進另一個容器,從老師注入學生,然後是學生的學生,延續好幾千年。」

「學生對於老師的尊重和敬愛,就像一個人終其一生對自己醫生的尊重和敬愛;不管傷風感冒或大病大痛,醫生都會一一幫助你度過。」

「一個病人或學生,如果對自己的醫生或老師懷有這種敬愛,就會出現神奇的力量,無論是教何種知識的老師。大師稱這種神奇的力量為『祝福』。所有療癒的力量,所有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奮力學習,學會之後再把這份大禮傳給下一代,好讓它生生不息的力量,都會在你身上釋放。然後,療癒就會展開,瑜伽就會發揮效用。」

「心念與身體感官截斷,掙脫外在事物的束縛,便能重現心念的自然本質。」

除去空間的雜物,亦即是除去心靈的雜物。這便是近年來流行的『斷、捨、離』。家裡的很多東西,不管你有沒有實際使用那些東西,都會佔據了你心靈的一部分。因為每樣東西的資料都會存在你的心裡,可是心靈的容量有限,雖然我們不常這麼想。」「清理掉家裡多餘的東西之後,對你的生活方式也要如法炮製。沒時間好好做的額外事項就不要做,這樣才能更加專注。」「沒有必要說的多餘話語就不要說,學習跟彼此了解、欣賞的朋友用心靈溝通,即時沉默也舒服自在。」

「種子寶庫乃由我們的作為所建。」

「因果之間互有關聯:有的種子長成振奮人心的愉悅經驗,有的長成糾結人心的痛苦經驗,端看你行善或行惡。」

心靈運作的方式,亦即所謂『心想事成』的原理,由無數的心靈種子整合,而成為我們眼前真實的世界。

有形的手,無形的光

隨著謎團的逐漸浮出了水面,也進入到最後精彩的大結局。

「你化成的無數軀體皆來自你的念頭,來自你的真正本質。」

所有的一切都是源於最初的"起心動念 ",亦即"念頭 "決定一切的結果,決定念頭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必須隨時觀照自己的念頭。

「心念鎖定一物,便是專注。」

「心念停在該物上一段時間,便是入定。」

「完美的禪修,看相同的客體即看到它的純粹,它澄澈的光完全沒有自性。」

「整個過程你會意識到,事物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心靈種子使你這樣看待事物。在上課時專注精神、入定冥想,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如果你精通此道,甚至駕馭自如,你就擁有了我們所說的『智慧之眼』。你就是在用包含這三者的智慧之眼在觀照課堂;專注心念、固定心念,然後重新貫穿牛和筆的概念。」

這『合力』的三種心境,專注精神、入定冥想及完美的禪修,可以種下更高層次的好種子。這種種子強大無比,能使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還有全世界徹底轉變。

「把不傷害別人當作一種生活方式,那麼在你面前,所有衝突都將止息。」

瑜伽八支中首重持戒、自律,其自制的5種方法包含:避免傷害任何人、永遠誠實、不偷竊、禁欲,以及克服佔有慾。而自制的最高層次即是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的方式,終極的世界觀就是推己及人,而每個人的天命,便是成為純粹的光。

「洞悉萬物的人,打破了過去和未來乃時間本身的觀念,因此心靈才能獲得力量。」

真正的財富,不在於銀行存摺的數字,而是在自己平日的一言一行,以及對於周圍世界的善意。自己先做到了,才能幫助別人,不斷地精進,並且學習分享,把學到的東西傳授給別人。

把書合上的這一刻,似乎找到了我的天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綠蒂的天空
19會員
16內容數
書房是夏綠蒂的小天地,喜歡被書堆淹沒的感覺。有新書淺嚐,也有舊書反芻,不定期會來發布閱讀心得,歡迎格友們一起來加入討論。
夏綠蒂的天空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這篇文章探討了戲劇《忘了我記得》引發的關於親情、記憶與人生選擇的反思。文章以自身經驗與劇中情節產生共鳴,描述了現代人面對生活壓力與家庭責任的掙扎,並呼籲讀者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Thumbnail
2025/05/29
這篇文章探討了戲劇《忘了我記得》引發的關於親情、記憶與人生選擇的反思。文章以自身經驗與劇中情節產生共鳴,描述了現代人面對生活壓力與家庭責任的掙扎,並呼籲讀者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Thumbnail
2024/07/22
這是一個冬夜的故事,講述了一位新進學員在密集訓練期間面臨的迷惘和成長。通過教練的鼓勵和指導,她逐漸擺脫心理障礙,全身心投入學習電話銷售的技能。最終,她在實戰中穩健應對,展現出出色的表現。這篇文章闡述了她的成長歷程,呼應著每個人都可以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潛能。
Thumbnail
2024/07/22
這是一個冬夜的故事,講述了一位新進學員在密集訓練期間面臨的迷惘和成長。通過教練的鼓勵和指導,她逐漸擺脫心理障礙,全身心投入學習電話銷售的技能。最終,她在實戰中穩健應對,展現出出色的表現。這篇文章闡述了她的成長歷程,呼應著每個人都可以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潛能。
Thumbnail
2024/07/12
透過這篇故事,瞭解一本絕版書對兩位朋友之間的情誼與交流。透過互相幫忙尋找書籍、分享閱讀和電影的經驗,彰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價值觀。另外,文章也提到與不同城市的相遇,串連故事起點和結局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2024/07/12
透過這篇故事,瞭解一本絕版書對兩位朋友之間的情誼與交流。透過互相幫忙尋找書籍、分享閱讀和電影的經驗,彰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價值觀。另外,文章也提到與不同城市的相遇,串連故事起點和結局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平時我們常聽到身體痠痛會去中醫針灸,或是瑜伽可以伸展筋骨讓身心靈放鬆,但把中醫的經穴理論與瑜伽做結合,不僅可以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身體許多部位為何莫名疼痛,也透過練習瑜伽的過程去認識身體的經絡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 書中很詳盡地介紹身體的各種疾病與不適是由於哪些經絡阻塞所導致,也有
Thumbnail
平時我們常聽到身體痠痛會去中醫針灸,或是瑜伽可以伸展筋骨讓身心靈放鬆,但把中醫的經穴理論與瑜伽做結合,不僅可以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身體許多部位為何莫名疼痛,也透過練習瑜伽的過程去認識身體的經絡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 書中很詳盡地介紹身體的各種疾病與不適是由於哪些經絡阻塞所導致,也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七年多前,當我與 瑜珈療癒師 Yoga Therapist- 王旭亞 Jelly Wang 在構思《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時,就一直在思索著,在這麼多瑜珈師資培訓的市場中,究竟我們要給予人們什麼?我們是否能給予更多彌補當代「瑜珈迷思」及「不適切觀念」的資源? 身為瑜珈療癒師
Thumbnail
七年多前,當我與 瑜珈療癒師 Yoga Therapist- 王旭亞 Jelly Wang 在構思《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時,就一直在思索著,在這麼多瑜珈師資培訓的市場中,究竟我們要給予人們什麼?我們是否能給予更多彌補當代「瑜珈迷思」及「不適切觀念」的資源? 身為瑜珈療癒師
Thumbnail
一個長期成癮於瑜伽的愛好者,但後來因教學瑜伽的經歷遭遇打擊,導致對瑜伽產生了抵觸情緒......
Thumbnail
一個長期成癮於瑜伽的愛好者,但後來因教學瑜伽的經歷遭遇打擊,導致對瑜伽產生了抵觸情緒......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瑜珈對於自我的療癒力,從某個角度而言,是讓自己看見內心的恐懼,進而放下綑綁及耗竭身心的執念。 在印度學校待了幾週後,我逐漸熟悉了學院裡的每個人,也越來越能享受這種自由、無所為而為的瑜珈練習。打從我剛到學校的前幾天,就對長住於學校中練習的學長、姐們充滿了好奇,他們的停留時間多為一年至二、三年,
Thumbnail
瑜珈對於自我的療癒力,從某個角度而言,是讓自己看見內心的恐懼,進而放下綑綁及耗竭身心的執念。 在印度學校待了幾週後,我逐漸熟悉了學院裡的每個人,也越來越能享受這種自由、無所為而為的瑜珈練習。打從我剛到學校的前幾天,就對長住於學校中練習的學長、姐們充滿了好奇,他們的停留時間多為一年至二、三年,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