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看見日本系列||看見專屬於你的青蛙-從鑑賞藝術的練習到長出自己的花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這次難得(是第一次,也希望不只這一次)想在PODCAST節目中與大家分享我覺得非常有趣的一本書,日文書名叫做《「自分だけの答え」が見つかる13歳からのアート思考」》,如果直譯成中文的話,應該是翻成《「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答案」,從13歲開始的藝術思考》。怎麼樣,好像不太吸引人是吧?但我就是被「13歲」這個關鍵字所吸引,而停下了腳步,進而拿起這本書來翻閱的呢!

《「自分だけの答え」が見つかる13歳からのアート思考」》/照片來源:NANA濕婦

《「自分だけの答え」が見つかる13歳からのアート思考」》/照片來源:NANA濕婦

日本遠在天邊的數一數二的偏遠縣

話說上個月,因為帶團工作的關係,NANA濕婦來到了位於日本山陰地區、鄰日本海的超~~~級鄉下的鳥取縣,跟其西南方的島根縣。這兩個縣根本是難兄難弟,一起佔據日本排行第一與第二的縣(驕傲)!恩...全日本人口最少與倒數第二少的縣。所以,別說是外國人了,就連日本人也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來到這裡;再加上日本人對於「鳥取」與「島根」兩個縣市的漢字,有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導致大家常常把這兩個縣混為一談。而他們自己也就乾脆拿這個梗來開自己的玩笑,出了一款自嘲的土產餅乾,餅乾盒上寫著「島根か鳥取か分からないけどそこら辺に行きました(不知道是島根還是鳥取,總之我就是去了那一帶)」,一旁還附上地圖教學的小卡,非常的貼心呢(結論就是,我為了這個幽默的盒子,還真的買了一盒回家)。

島根か鳥取か分からないけどそこら辺に行きました

島根か鳥取か分からないけどそこら辺に行きました

這趟行程是我睽違了將近八年才終於又能帶到這一區的團,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2025年3月才剛開幕的鳥取縣立美術館而來。在這座美術館開幕之前,鳥取人常常被取笑說他們是個連星巴克都沒有的縣,而後來有新巴克開幕之後,他們又被取笑是全日本唯一沒有「縣立美術館」的鄉巴佬。因此,這個美術館的開幕,對於當地人來說可是一件大事,而美術館的營運團隊也非常地認真,想要告訴大家,我們鳥取縣的縣立美術館終於開幕了!!!而且我們還砸了2億9145萬日圓,買下了安迪沃荷的作品《ブリロ・ボックス(Brillo Boxes)》(五個),做為開幕展的亮點,大家趕快來看!於此同時,幾乎在鳥取縣內的車站、旅館、餐廳等處,都能看到美術館開幕的展覽訊息與迷你的Brillo Boxes展示,著實可以感受到整個鳥取縣都因為這座美術館的落成而動了起來。當然,也有不少的反對聲浪出現,認為與其花這麼多錢去買五個木箱子,倒不如把錢拿來做一些建設來得實在。不過,無論是正反面的聲音,這五個木盒子的確起到了引起媒體與大眾注意與討論的效果,也讓大家對於鳥取縣的認識更多了一些呢。

鳥取縣立美術館/照片來源:NANA濕婦

鳥取縣立美術館/照片來源:NANA濕婦

鳥取縣的用餐餐廳中,也能看到美術館的周邊商品/照片來源:NANA濕婦

鳥取縣的用餐餐廳中,也能看到美術館的周邊商品/照片來源:NANA濕婦

因為建築旅行而相遇的一本書

雖說主要是想帶大家去看鳥取縣立美術館的建築,但畢竟還是會走進去參觀藝術品,所以還是得跟旅伴們介紹美術館中的亮點作品,而這就是我傷腦筋的時候了。因為我真的是麻瓜一隻啊~如果是跟日本人有關連的印象派作品,還至少跟日本有點關聯,但是這次安迪沃荷的五個《ブリロ・ボックス(Brillo Boxes)》,還真的讓我辭窮了。畢竟我是日本的導遊,看到西方的藝術史與作品時,就像看到教堂一樣陌生啊(相反地,如果是神社跟寺廟就覺得親切多了)。

《ブリロ・ボックス(Brillo Boxes)》,安迪沃荷/照片來源:NANA濕婦

《ブリロ・ボックス(Brillo Boxes)》,安迪沃荷/照片來源:NANA濕婦

同時,為了爭取可以攝影的時間,我往往只能快速地在有限時間內看完美術館展品,然後開始在整個美術館內趴趴造拍照,以及很重要的「賣店」時間(笑)。美術館的賣店通常都會販售與該美術館相關、或是與當期展覽相關的周邊商品,但我注意到了被放在轉角處的<<「自分だけの答え」が見つかる13歳からのアート思考」>>這本書,首先,因為「13歲」這個關鍵字,這不就是等於我的藝術細胞心智年齡嗎?如果這本書連13歲小朋友都看得懂的話,那我一定也能讀懂;其次是在我拿起來翻了目錄與部分內容之後,發現書裡正好有介紹這次展示的安迪沃荷作品(這大概也是這本書會出現在這裡的原因),由於我實在是太想知道這五個木盒子之所以可以值這麼多錢的原因,所以當下就決定要把這本書買回家了。無奈,櫃台說,因為這本書賣得太好目前都沒有庫存了,但這就讓我更想買它了,於是馬上拍下書籍封面,當晚就上亞馬遜買了電子書來看。

大人看不見的青蛙

雖然很想秉持著盡量不暴雷的原則來介紹這本書,但不免還是想分享一下把我吸進這本書的一個開篇小故事。書籍的開篇並非說教式的內容,而是直接就來一張大原美術館所珍藏的作品,莫內於1906年所繪製的睡蓮(作品下面也附上作品解說),作者要大家先來「鑑賞」看看這幅作品。接著,她問了大家一個問題,請問你花在「看畫的時間」與「閱讀解說文的時間」哪個比較長呢?光是這個問題,就讓我停頓了好久,開始反思剛剛我在美術館中「鑑賞」美術品的過程。由於自認為自己是麻瓜,所以總覺得「鑑賞」美術作品是一件有點壓力的事情,如果一幅作品旁邊有解說的話,我一定會花時間去閱讀,然後再抬頭看一下作品,以「確認」是不是真的跟解說內容寫得一樣,然後在一連串不斷地重複這些舉動之後,彷彿好像就學到了一些甚麼,並完成了「鑑」與「賞」的行為。然而,我實際花在「閱讀解說文的時間」遠比「看畫的時間」還要來得長很多,這也跟我常常在美術館看到許多人的行為模式相同。

接著,作者分享了同一幅作品在大原美館展示時發生的事情,當時,有一個小朋友指著這幅睡蓮說到:「啊!有青蛙!」(此時正在看書的我還真的回去翻出了那幅畫,尋找青蛙的所在)。而一旁的學藝員當然很清楚知道,這幅畫裡根本沒有青蛙,但她還是問了小朋友:「喔?青蛙在哪裡呢?」,小朋友回答:「牠現在潛到水裡去了」,這讓我直覺聯想到小王子裏頭的蛇吞象與帽子的畫面(笑)。作者認為,這個小朋友不像大人一樣嘗試著在解說文上尋找「正解」,而是用自己的視角來欣賞這幅作品,並找出專屬於他自己的答案,這才是真正「鑑賞」藝術的方法。同時,這樣的方法也可應用在人生中所遭遇的各種人事物上,唯有跳脫傳統的「正解」框架,才能夠找出專屬於自己的青蛙(視角與思考模式),並有機會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旅程(這一段一開始我其實不太能理解,直到看完書本最後一個章節中,她以賈伯斯的人生歷程來舉例之後才懂)。

「藝術」這種植物-看見藝術家的種子與根

這本書的作者末永幸步(女)是一位國高中的美術老師,但她卻跳脫了過往傳統的美術教育方式,不只是教學生怎麼創作、而是教學生怎麼思考與探究,她在書中將「藝術」比喻為植物,分別由「表現之花」、「興趣種子」、「探究之根」等三個部分。我們日常所看到的無論是建築、繪畫、攝影作品、雕塑,乃至於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種產品、應用軟體、遊戲...等等,其實都只是露出地表的「花」的部分。但這些花朵之所以能開花,並讓你看到,其實都是來自於藝術家們從他們人生經歷中所蒐集到無數的興趣「種子」們而來;又因為好奇、因為想要解答自己心中的疑問,所以他們而不斷往下探索,並延伸出無限的「探究之根」;最終,經由這些遍布於地底下的根吸收各種養分之後,才好不容易才長出讓你看到的「花朵」。

看完書中的這個觀點,好像也解答了我以往在看到許多「初次見面」的藝術品時,會想要去了解背後的故事的原因。因為如果我只把注意力全放在「花朵」上,我常常無法真心地欣賞它(看不懂啊);然而,當我對這位藝術家過去的經歷、創作當時的時代背景、藝術家想要傳達的理念等背景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也就是嘗試著去理解藝術家的「興趣種子」與「探究之根」)之後,我才比較能「看懂」藝術家的「花朵」。舉例來說,在我第一次看到杉本博司的攝影作品時,老實說我是沒有感覺的,但後來在看過他的書、聽過他的訪談後,再回過頭來看他的創作時,好像就能與他的創作開始對話;同時,他作品中的哲學思考,似乎也默默地對我的人生觀產生了一些影響。像這種從無感、到彷彿能與藝術家對話的藝術欣賞練習過程,對我來說雖然不輕鬆,但卻是非常有趣的歷程。

另一種藝術鑑賞方法的提案:讓自己與作品對話

書中藉由不同年代背景的六件藝術作品以及許多練習圖片,帶領著讀者進行一趟藝術鑑賞的學習之旅(NANA濕婦覺得很好玩,如果家裡有小朋友,也可以帶著一起玩),書中當然多少會探究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例如世界上藝術風潮的時代演變、藝術家為何如此創作、藝術家想挑戰的框架為何、相機的出現如何困住藝術家又如何讓藝術解放等等。然而,她並不是要大家記住這些內容,而是希望提供一條鑑賞藝術品的途徑而已。因此,除了以上這種傳統的藝術鑑賞與理解方式之外,她也提出了另一種途徑,讓我們能以更開放、無框架的方式來鑑賞藝術品,又或是讓自己成為一位藝術家(她自己似乎更喜歡後面這條途徑)。

誠如上一個段落所說的,每位藝術家之所以能開出這朵「花」(作品),都與藝術家手上所捧著的「種子」與「根」(本身的時代背景、經歷、思想、想挑戰的事物)有關,但如果每一件藝術品都得花這麼大的力氣去找尋「正確」答案的話,藝術鑑賞又將回歸到一開始的源頭,是一件讓人覺得「壓力很大」、「很辛苦」的事情了。然而,如果我們能換個視角,先不管藝術家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而是專注於「我自己」與「眼前的藝術品」之間的對話,或許會有另一番不同的體驗,因為這是奠基於「我」的人生體驗之上的視角,所以只要用「我」的視角來解讀「眼前的藝術品」,與之互動即可。這種不需要再花力氣揣測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是甚麼,而是專注於認真感受作品給我的感動的方法,NANA濕婦就曾經在豐島美術館的體驗中,聽旅伴分享過。豐島美術館中所展示的作品,其實是有名稱的(母型),裏頭不斷從地底冒出的地下水,也是有其隱喻意涵的;然而,為了不破壞旅伴們獨一無二的「第一次」體驗,NANA濕婦並不會在進館前講太多,反而是在走出美術館後,聽聽旅伴們的分享。曾經有旅伴將這些在美術館中不斷冒出、滾動與凝聚的水珠們,比喻成人在一生中的經歷,從出生、與其他人相遇、離別、到最後回歸大海...。這真的是一段讓我印象很深刻也很感動的分享,雖然她的體悟與藝術家所想要表達與呈現的完全不同,但她確實用了自己的視角來深刻地與這個作品產生了互動與共鳴,就像這本書的開篇故事所說的,她找到了那隻專屬於自己的青蛙。我想,這遠比記得藝術家的名字、創作理念等等還要更有意義。

<後記>

以上,是分享一些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共鳴,最後,讓我們回到最初讓我在這本書前停下腳步的關鍵字「13歲」。讀完書之後我才明白,書名上之所以會選這個歲數的原因,其實不在於讓13歲的小朋友能讀懂這本書,而是因為「13歲」是一個重要的分歧點,許多人開始不喜歡藝術的分歧點,就是「13歲」。這剛好是我們上國中的年紀,也剛好是在學校教育中,所有的科目都開始以「知識與技術」為主流的年紀,於是,美術課開始以知識量與技藝水平等的標準來「衡量」大家的藝術才能時,大家便會覺得「反正我畫畫又不好看」、「反正我不懂啦~」,進而慢慢疏遠藝術領域。然而,作者認為,「藝術」是不僅是一門沒有的評量標準的學科,反之,如果可以學會打破框架的藝術思考方式,更能將其運用在人生其他的領域中,為生活帶來許多非日常的刺激才對。

就像NANA濕婦一開始只是為了想要了解,安迪沃荷的木盒子到底為什麼可以值這麼多錢的原因(到底為什麼呢?請大家去買書來看就知道了喔),所以買下了這本書(種子)。看完之後,以後再看到其他新的藝術作品時,就能在毫無任何背景知識底下,運用書中所建議的方法來找到自己的青蛙(與作品對話、互動)。而這些青蛙,又會再變成影響我人生觀的一部分(我地底下的樹根又多長了一條),逐漸帶領我朝向我想去的地方前進(這畫面怎麼好像有點怪怪的),最後有一天,或許會開成一朵三八阿花也不一定(?)。所以我告訴自己,以後當我腦袋思緒混亂的時候,沒事就去美術館逛一逛吧,說不定可以找到甚麼靈感也不一定呢。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讓人可以輕鬆讀、邊玩邊讀的書;同時卻也是一本後座力很強、讓我思考很久、很廣的一本書。由於作者的寫作方式非常淺顯易懂,就像在跟你聊天一樣,再加上書中藉由遊戲問答的方式,帶領讀者用半玩樂、半對話的互動,輕輕鬆鬆就能讓我們對藝術產生興趣,所以很快就能讀完整本書(因為會想一直玩下去),整體閱讀體驗非常愉悅。重點是,即便在闔上書本之後,書中的練習仍可以被廣泛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上的,不僅是解放了我對於藝術欣賞的不安,也讓我在面對許多未知的領域時,扭轉了原本慣有的理性思維角度,以及一定「有標準答案」的思考邏輯。所以非常推薦大家有機會可以去買來看看,如果你看得懂日文,當然建議看原文版最好,當然,如果想看中文版本,台灣也有出,只是書名吼...叫做<<商界菁英搶著上的六堂藝術課:30幅全彩名畫╳6大關鍵字╳6大習作,扭轉框架限制,建立觀點,快速判斷,精準決策>>。我真的不懂為什麼這本書會被翻譯成又商業又菁英的書名,彷彿不跟這些名詞扯上邊,就賣不出去一樣,這完全跟內容不符啊(我很慶幸我是先看到日文版,否則我應該不會想買這本書)。總之,還是推薦大家去買這本中文書名很奇怪,但內容很有趣的書嘍XD~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NA濕婦的沙龍
297會員
206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NANA濕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休』這個字如果把它拆開來,就是『人』依靠著『樹木』的狀態。 聊聊如何把森林療癒的體驗帶到日常生活中,來一趟從「無感」到「五感」的練習與實踐旅程。
Thumbnail
2025/07/26
『休』這個字如果把它拆開來,就是『人』依靠著『樹木』的狀態。 聊聊如何把森林療癒的體驗帶到日常生活中,來一趟從「無感」到「五感」的練習與實踐旅程。
Thumbnail
2025/03/22
這一次,我們要來介紹星野集團中的最後一個系列品牌-OMO。有別於過去星野集團的其他品牌多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OMO系列應該可以算是在地點與價格上,都相對親民的系列,非常適合獨旅、年輕朋友、家族,又或是第一次接觸星野集團的入門飯店選擇。
Thumbnail
2025/03/22
這一次,我們要來介紹星野集團中的最後一個系列品牌-OMO。有別於過去星野集團的其他品牌多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OMO系列應該可以算是在地點與價格上,都相對親民的系列,非常適合獨旅、年輕朋友、家族,又或是第一次接觸星野集團的入門飯店選擇。
Thumbnail
2025/03/08
上一回我們大致上認識了山口縣的長門湯本溫泉區的改造之路之後,這次我們就繼續帶大家進到界長門中看看、也到溫泉區上走走,或許下次有機會造訪時,不一定要選擇住在界長門,即便是住在別的旅宿,也能在漫步的過程中,發現長門湯本溫泉區的改變與嫻靜之美。
Thumbnail
2025/03/08
上一回我們大致上認識了山口縣的長門湯本溫泉區的改造之路之後,這次我們就繼續帶大家進到界長門中看看、也到溫泉區上走走,或許下次有機會造訪時,不一定要選擇住在界長門,即便是住在別的旅宿,也能在漫步的過程中,發現長門湯本溫泉區的改變與嫻靜之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勇敢活下去!一起努力!打造美好世界,閱讀室請坐,把檯燈開到溫暖的色調。好好地去讀書與閱讀,你就會知道,我如何活成現在的樣子給你看! 已經擁有一批粉絲在追蹤我了!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我都會抽空回覆讀者的意見。 祝福連假順心
Thumbnail
勇敢活下去!一起努力!打造美好世界,閱讀室請坐,把檯燈開到溫暖的色調。好好地去讀書與閱讀,你就會知道,我如何活成現在的樣子給你看! 已經擁有一批粉絲在追蹤我了!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我都會抽空回覆讀者的意見。 祝福連假順心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3 Q.回想小時候,你曾對哪些事物感到好奇? ✍️音樂或舞蹈……藝術。 Q.如果可以繼續探索,你會想如何滿足自己? ✍️耐心與毅力。 寫於20240403(週三)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3 Q.回想小時候,你曾對哪些事物感到好奇? ✍️音樂或舞蹈……藝術。 Q.如果可以繼續探索,你會想如何滿足自己? ✍️耐心與毅力。 寫於20240403(週三)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赴日打工度假的初心] 從小時候開始,日本文化就一直陪伴著我。 日本卡通、音樂、動畫、設計、日劇、YouTube 頻道等等, 不論是開心、想放鬆、沮喪與失落的時候,總因為有能給予力量的動畫或音樂存在, 我才能漸漸成為現在擁有很多內在力量、很喜歡的自己。
Thumbnail
[赴日打工度假的初心] 從小時候開始,日本文化就一直陪伴著我。 日本卡通、音樂、動畫、設計、日劇、YouTube 頻道等等, 不論是開心、想放鬆、沮喪與失落的時候,總因為有能給予力量的動畫或音樂存在, 我才能漸漸成為現在擁有很多內在力量、很喜歡的自己。
Thumbnail
你可以專注的地往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我”
Thumbnail
你可以專注的地往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我”
Thumbnail
年初才收到的書,很意外自己蠻快就讀完的,起初只是翻一翻,結果就這樣順讀下去,最近似乎蠻常這樣的,我想,主要原因是作者推廣閱讀的理念與我此刻的想法非常接近,再加上,近期心理的狀態實在是很需要透過閱讀來發洩。
Thumbnail
年初才收到的書,很意外自己蠻快就讀完的,起初只是翻一翻,結果就這樣順讀下去,最近似乎蠻常這樣的,我想,主要原因是作者推廣閱讀的理念與我此刻的想法非常接近,再加上,近期心理的狀態實在是很需要透過閱讀來發洩。
Thumbnail
讀完兩遍柚子甜的新書後,我在方格子討論區詢問大家最近看了哪些推薦的書,然後大家分享了《走過,才知你的存在平凡又特別:大小貓的相遇旅程》、《羞辱創傷》、《最神奇的24堂課》、《越工作越自由》、《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僧人心態》、《拯救手機腦》、《化學課》,以及《身為職業小說家》,真是感謝!
Thumbnail
讀完兩遍柚子甜的新書後,我在方格子討論區詢問大家最近看了哪些推薦的書,然後大家分享了《走過,才知你的存在平凡又特別:大小貓的相遇旅程》、《羞辱創傷》、《最神奇的24堂課》、《越工作越自由》、《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僧人心態》、《拯救手機腦》、《化學課》,以及《身為職業小說家》,真是感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