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行派《解深密經》中所說的「影像門唯識說」出現在第六章〈分別瑜伽品〉,在此章中,作為瑜伽修行的實踐方式,講述了「止」(控制內心、導向寂靜)與「觀」(觀察諸法的實相)交互修行的方法,如此之「影像門之唯識說」或可簡稱「唯識觀」。
-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 VR)是由資訊科技所建構的3d立體空間的虛擬世界,使用者頭戴頭盔顯示器等設備,與虛擬世界間產生互動(interaction),配合人們的想像(imagination),並有近乎真實的融入(immersion)感。這似乎與禪法之觀遍大地為白骨充滿的不淨觀、遍緣無量有情起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的假想性「勝解作意」有關,此對於定心的增強與煩惱的對治有相當的效果,進而可以從此類隨心轉變的勝解力的定心經驗,推論到一切外在境界的沒有絕對的自體性--「唯識無境」的體悟,成為大乘佛教「唯識學」或「瑜伽行派」的重要理論根據。
- 但是,真實世界中貪欲境界無量無邊,不只是色身而已。我們應該從「勝解作意」進入「真實作意」,觀察萬物的自相(本質︰色的本質是變礙相,受的本質是領納相,想的本質是取像相,行的本質是造作相,識的本質是了別相……)、共相(共通的原理︰無常、苦、空、無我……),及真如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才能引生真實智慧,普遍的斷盡煩惱。
- 所以《瑜伽師地論》卷11中說:「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禪定)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假想)作意。真實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 相對企圖取代真實世界的「虛擬實境」(VR)與一種稱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的使用者介面,對未來電腦科技的發展以及我們與電腦資訊世界的互動,都將有更深遠的影響。
- 因為真實世界的數量是無量無邊,不可能完全被虛擬取代,不如將虛擬資訊(圖像、文字、聲音…..)加到使用者感官知覺上的電腦顯示器,讓使用者在現實的情境中,及時擴增所需要的資訊,以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
- 將來,藉由資訊科技的發展,讓禪定的修行更方便、更容易融入生活中,應該是科學家與修行者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讓眾生很自然的能互相合作,互攝互入,共創人間淨土。
唯識觀與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
發佈於XR 等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uimin博雅座
1會員
1內容數
面臨「雙A(AI人工智能 + Aging高齡化)時代」的挑戰,以「雙B(BI基本收入+BL基本[健康]生活型態)」的因應會更有長遠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因為融入了Thay的佛法心理學,感覺我把神聖契約兩階課程(自我覺察原型課+靈魂藍圖解讀課)從2D變成了3D~4D一樣。發展出很多很多的排列可能以及解讀方式。
昨天一個學員以他目前的學習傳承做了關係排列。
學員自己是GUIDE,其他系統分別是Virgin和Angel。我,我,我,是Mediator

因為融入了Thay的佛法心理學,感覺我把神聖契約兩階課程(自我覺察原型課+靈魂藍圖解讀課)從2D變成了3D~4D一樣。發展出很多很多的排列可能以及解讀方式。
昨天一個學員以他目前的學習傳承做了關係排列。
學員自己是GUIDE,其他系統分別是Virgin和Angel。我,我,我,是Mediator

釩學院的VR宇宙靈氣課程教授正確的生命觀點,喚醒學員的天賦原力,適用於抒緩疼痛、催眠個案及情緒反應。此課程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學員學會及應用宇宙靈氣。

釩學院的VR宇宙靈氣課程教授正確的生命觀點,喚醒學員的天賦原力,適用於抒緩疼痛、催眠個案及情緒反應。此課程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學員學會及應用宇宙靈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