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創作不為流量,只為真實的自己:我的成長筆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去做一件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會產生很多聲音,這些聲音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可能讓人開心,也可能讓人不開心。

甚至更誇張的狀況是,在做的同時還會怨東怨西,或是自我否定和自我抨擊。這些都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察覺並做出調整。

我想分享我自己,無論是在Podcast創作,還是文字創作的過程中,都發現自己從中獲得很多能量、價值和成就感。因為我持續在做,比如我的Podcast已經錄製超過350集,每集平均10到15分鐘,累積了相當的量。

這個過程也讓我鍛鍊放下完美主義的心態,並在分享中獲得很多不同的靈感、想法與策略。

我現在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用同樣的概念,透過文字來進行創作。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文字還有不少完美主義和限制性的想法,但如果我能把這種模式應用到文字上,延伸出更多可能性,比如把文字集結成書籍,或變成付費的部落格內容,這都是很有趣且值得嘗試的方式。

有意識地鍛鍊放下完美主義,其實就是在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受限於某些想法或完美主義,反而無法完成作品。我覺得自己正在鍛鍊如何讓文字更自然流暢,產出更多創作內容。原本我會把作品發佈在不同平台,現在嘗試放在部落格上,看看會帶來什麼樣的可能與發揮。

在創作的過程中,也不必想太多,只要持續產出即可。創作的內容可以來自你的靈感、想法、當下經歷、讀過的書、看過的影片,這些都是養分。透過內容行銷,我們在大量創作的過程中,會逐漸找到自己的聲音、風格與方式,這也是一個找自己的過程。

回顧過去,我的創作沒有現在這麼多元,但隨著經歷累積,創作變得更有趣、更好玩。從臉書到Google Blog,再到現在,都留下一些創作的軌跡,這些都是寶貴的學習痕跡和筆記。

即使沒有流量也沒關係,因為創作本來就是為自己而做,是一種回顧和提醒自己重要觀念、方法與目標的方式。創作變得簡單且有趣。當然會注意流量變化,例如某篇文章流量高達五千,但後面幾篇只有幾十,這有時會影響心情,但不該讓數據左右自己。

重要的是,在創作的過程中累積經驗。以Gary Vaynerchuk為例,他在Wine Library TV上傳超過一千支影片,持續創作使他成為該領域專家。持續產出,才能養成專家。

這也和我們想達成的目標有關:財富、健康、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先明確寫下目標,接著投入足夠時間練習、創作與分享,影響力自然會逐步建立。

我自己就是藉由放下完美主義,持續產出與分享,獲得大量能量與經驗。這些經驗也可以運用在職場、創業、銷售、行銷、個人品牌,甚至一對多的演講與表達。

我正籌備書籍《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上市後,將設計演講稿進行分享。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因為好事多磨。我透過文字和聲音分享所見、所聽、所學與感受,這是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創作怪獸|Allen Peng
12會員
76內容數
10 年職業軍人,退伍後走入職場,現為斜槓創業者。骨子裡住著一位喜劇人,喜歡發掘生活中的幽默感。經營 Podcast《不離職創業 Allen Peng Podcast》,並持續透過文字創作,分享個人成長、創業歷程與人生體悟。首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籌備出版中。
2025/08/09
我認為,在創作上越簡單越好。這裡的「簡單」並不是隨便,而是放下完美主義。 因為完美主義常常扼殺創造力,讓我們陷入不斷的自我否定——覺得文字編排不夠好、聲音有瑕疵、畫面不夠完美。這些想法,會讓許多原本可以很棒的作品胎死腹中。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作品會突然在社群媒體爆紅,或是帶來新的機會與舞台
2025/08/09
我認為,在創作上越簡單越好。這裡的「簡單」並不是隨便,而是放下完美主義。 因為完美主義常常扼殺創造力,讓我們陷入不斷的自我否定——覺得文字編排不夠好、聲音有瑕疵、畫面不夠完美。這些想法,會讓許多原本可以很棒的作品胎死腹中。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作品會突然在社群媒體爆紅,或是帶來新的機會與舞台
2025/08/08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觀念,這也是我自己最近反覆思考、學習的。 為什麼不要當面批判別人?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看到別人做了某些事情,覺得不太對勁,忍不住想批評他? 我們通常會直接說他哪裡不好,甚至覺得他太天真或做法幼稚。 但問題是,如果你跟對方還沒有建立足夠的信任,他很可能聽不
2025/08/08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觀念,這也是我自己最近反覆思考、學習的。 為什麼不要當面批判別人?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看到別人做了某些事情,覺得不太對勁,忍不住想批評他? 我們通常會直接說他哪裡不好,甚至覺得他太天真或做法幼稚。 但問題是,如果你跟對方還沒有建立足夠的信任,他很可能聽不
2025/08/02
我一直對於學習與創業這兩個議題非常感興趣,尤其是:怎麼透過這些行動,有機會增加自己的收入。  當然,市面上存在許多不同的商業模式。例如,你可以成為一位線上教練,這是一種模式; 或者你販售實體產品,透過店家銷售商品與服務,像是餐點、餐廳,也是一種模式。 但若能讓毛利提升、創造最大化的利潤,選擇一
2025/08/02
我一直對於學習與創業這兩個議題非常感興趣,尤其是:怎麼透過這些行動,有機會增加自己的收入。  當然,市面上存在許多不同的商業模式。例如,你可以成為一位線上教練,這是一種模式; 或者你販售實體產品,透過店家銷售商品與服務,像是餐點、餐廳,也是一種模式。 但若能讓毛利提升、創造最大化的利潤,選擇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們相信過程吧,好嗎?
Thumbnail
我們相信過程吧,好嗎?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努力讓自己的成長,變得更有價值,努力,並不是追名逐利,或者成龍成鳳,不過是為了活得快意,體驗壹路橫沖直撞努力逼近目的地的充實和快感,不虛度人生。而成功是需要靠堅持來填充,靠夢想來維系,靠努力來支撐。在你有意識反省自己的時候,用力敲打自己,人生恍惚幾十年,莫留遺憾給自己。
Thumbnail
努力讓自己的成長,變得更有價值,努力,並不是追名逐利,或者成龍成鳳,不過是為了活得快意,體驗壹路橫沖直撞努力逼近目的地的充實和快感,不虛度人生。而成功是需要靠堅持來填充,靠夢想來維系,靠努力來支撐。在你有意識反省自己的時候,用力敲打自己,人生恍惚幾十年,莫留遺憾給自己。
Thumbnail
猶記得孩童時的自己每天都過的相當愉悅快樂 即便是哭,但哭完後也就拋諸腦後繼續傻呼呼的快樂過日子 即長,接觸的資訊多了,周遭想影響您或指導您的人也變多了 加上整個大環境的氛圍常壓得自己無法喘息 迫於現實,只好跟著潛規則循規蹈矩的活著 考試,就學﹅畢業﹅服役退役﹅然後就業 就業了多年,感覺自
Thumbnail
猶記得孩童時的自己每天都過的相當愉悅快樂 即便是哭,但哭完後也就拋諸腦後繼續傻呼呼的快樂過日子 即長,接觸的資訊多了,周遭想影響您或指導您的人也變多了 加上整個大環境的氛圍常壓得自己無法喘息 迫於現實,只好跟著潛規則循規蹈矩的活著 考試,就學﹅畢業﹅服役退役﹅然後就業 就業了多年,感覺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