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一件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會產生很多聲音,這些聲音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可能讓人開心,也可能讓人不開心。
甚至更誇張的狀況是,在做的同時還會怨東怨西,或是自我否定和自我抨擊。這些都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察覺並做出調整。我想分享我自己,無論是在Podcast創作,還是文字創作的過程中,都發現自己從中獲得很多能量、價值和成就感。因為我持續在做,比如我的Podcast已經錄製超過350集,每集平均10到15分鐘,累積了相當的量。
這個過程也讓我鍛鍊放下完美主義的心態,並在分享中獲得很多不同的靈感、想法與策略。
我現在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用同樣的概念,透過文字來進行創作。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文字還有不少完美主義和限制性的想法,但如果我能把這種模式應用到文字上,延伸出更多可能性,比如把文字集結成書籍,或變成付費的部落格內容,這都是很有趣且值得嘗試的方式。
有意識地鍛鍊放下完美主義,其實就是在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受限於某些想法或完美主義,反而無法完成作品。我覺得自己正在鍛鍊如何讓文字更自然流暢,產出更多創作內容。原本我會把作品發佈在不同平台,現在嘗試放在部落格上,看看會帶來什麼樣的可能與發揮。
在創作的過程中,也不必想太多,只要持續產出即可。創作的內容可以來自你的靈感、想法、當下經歷、讀過的書、看過的影片,這些都是養分。透過內容行銷,我們在大量創作的過程中,會逐漸找到自己的聲音、風格與方式,這也是一個找自己的過程。
回顧過去,我的創作沒有現在這麼多元,但隨著經歷累積,創作變得更有趣、更好玩。從臉書到Google Blog,再到現在,都留下一些創作的軌跡,這些都是寶貴的學習痕跡和筆記。
即使沒有流量也沒關係,因為創作本來就是為自己而做,是一種回顧和提醒自己重要觀念、方法與目標的方式。創作變得簡單且有趣。當然會注意流量變化,例如某篇文章流量高達五千,但後面幾篇只有幾十,這有時會影響心情,但不該讓數據左右自己。
重要的是,在創作的過程中累積經驗。以Gary Vaynerchuk為例,他在Wine Library TV上傳超過一千支影片,持續創作使他成為該領域專家。持續產出,才能養成專家。
這也和我們想達成的目標有關:財富、健康、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先明確寫下目標,接著投入足夠時間練習、創作與分享,影響力自然會逐步建立。
我自己就是藉由放下完美主義,持續產出與分享,獲得大量能量與經驗。這些經驗也可以運用在職場、創業、銷售、行銷、個人品牌,甚至一對多的演講與表達。
我正籌備書籍《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上市後,將設計演講稿進行分享。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因為好事多磨。我透過文字和聲音分享所見、所聽、所學與感受,這是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