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不是不愛,
只是太晚才懂得怎麼愛。
夫商吉,是那種你一眼就知道「不好相處」的男人。
他說話大聲,動作粗魯,
講錢,講體面,講輸贏,
卻從來沒講過一句:「我錯了。」
都知道他是個難搞的老爹。
但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他的壞,
而是他太努力用「對的方式」證明自己,
結果全錯。
**
他以為,做爸爸就是賺錢、蓋房子、留遺產。
他以為,給孩子好的學歷、好的資源,就是愛。
但他沒發現,孩子真正想要的,
是一頓熱飯、一句肯定、一次傾聽。
他愛他的兒子,但他用責罵說出口。
他也愛他的女兒,卻總在她面前扮演失望。
他愛過太太,只是從不承認,怕被看出自己的脆弱。
他從來沒給過擁抱,
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張開手。
他是那種會在心裡記得孩子喜好的人,
但說出口的,永遠是反對;
他是會偷偷拿出積蓄幫忙的人,
但送出去的,總是沉默。
**
他不是壞人,
他只是太怕輸,太怕軟弱,太怕承認自己也需要被愛。
所以他只會用控制,去證明自己的存在。
但愛,從來就不是這樣的東西。
你不能用錢換來尊重,不能用權威換來親密。
更不能用沈默,要求對方懂你。
**
等到他發現這一切的時候,
太太已經離婚,孩子也走了。
他在空蕩的房子裡,終於願意低頭。
但那一低,是他花了半輩子的驕傲換來的。
《苦盡柑來遇見你》沒有幫他洗白,
它只是讓我們看到:
就算是這樣一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男人,
也有他學著溫柔的時候。
只是那時,孩子已經學會不再等他了。
**
榮欗說:「你在孩子心裡留下的傷口,
就算是一百億,也補不回來。」
這句話不是指責,
是一種無力的告別。
她後來知道他做了很多補償,
但那些愛,在當年沒有及時說出口,
就再也不是孩子需要的形狀。
**
這世界上有兩種父親。
一種是你轉身就能依靠的,
一種是你長大後才終於理解的。
夫商吉是後者。
他不是不愛,只是太遲。
等他學會張開手,孩子已經學會怎麼自己站起來。
他伸出去的那隻手,不再能牽住任何人,
但他還是想試試。
這不是救贖,
只是他終於願意練習愛。
**
這世上有太多像他一樣的男人,
他們在努力之中變得粗糙,
在壓力之下變得堅硬,
在失敗之後變得沉默。
然後在太晚的某一刻,
才開始想起,原來自己也想被愛。
夫商吉的故事不是轉變,
而是一種提醒:
如果你現在還來得及,
就別等到道歉要在葬禮上,
擁抱只能對著遺照,
孩子不再喊你爸爸的那一天,
才問自己:「我是不是錯過了?」
—
這就是他的故事。
不是壞人變好人,而是人終於願意去愛。
哪怕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