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食譜的時候會遇到許多詞,切丁、切絲、切片、滾刀、切塊等。那些切法到底是甚麼形狀,以及該怎麼切呢?今天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練習時的方法,幫助大家有一個初步的理解。
1.選擇練習食材
首推白蘿蔔:不會太硬難切,也不會太軟、容易滑動。形狀好控制,很適合練習
次推馬鈴薯:與白蘿蔔特性大致相同,但通常有泥沙需要清洗,馬鈴薯也較不容易吃完如果想練習肉類:
豬里肌:無骨且筋少,不容易滑動
台灣鯛魚片:已去皮,肉質厚實,且好烹調處理

白蘿蔔
2.練習準備
- 保持握刀手乾燥,避免滑動
- 砧板放置平穩
- 底下墊一條抹布,防止滑動

需要抹布防滑
3.握刀方法
三指抓住刀柄,食指與拇指捏住刀背,以方便控制刀的方向

兩指捏住刀背

三指握住刀柄
左手呈現貓爪狀,拇指絕不能伸出來,利用手指頭頂住刀身,讓刀身可以直上直下

底住刀身避免切到手
常見食材處理方式
塊狀類
切塊:方形或依照食材形狀,切成大小盡量一致的形狀

切塊
滾刀:邊切邊滾動,食材大小一致,但形狀不相同

滾刀
切丁:大小一致的小方塊,通常在1公分左右,訣竅是先切條控制寬度,再切丁

切丁
片狀:
通常會先將食材切成長方形,較穩固也更好操作

長方體更易於練習
厚片:約在2公分上下

厚片
薄片:1公分以下至極薄透光程度

薄片
圓片、1開2、1開4

1開2與1開4
條狀類
條:約1公分寬的長型,先切厚片再分切

條
絲:像線一樣的細狀,先切薄片再切細

絲
段:通常用在本身已經是長條形的食材,如:蔥、四季豆、蘆筍

段
其他常用類型
切末:切成細絲,再切成細碎狀

末
剁碎:通常用來激發辛香料香味,如蒜末、辣椒末、薑末
剩餘食材處理方式
白蘿蔔的味道清淡,加上是蔬菜,熱量低也好烹煮,練習刀工結束後提供幾個方向幫助大家消耗白蘿蔔。
- 塊、滾刀:關東煮、排骨湯

蘿蔔湯
切丁、薄片、條:醃蘿蔔
末:與醬油混合成火鍋醬汁

醃蘿蔔與蘿蔔醬油
絲:炒蛋、煮湯、蘿蔔糕
以上方法提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練習方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