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到「康橋」,你可能會想起「康橋雙語學校」這個品牌。它招牌高掛「雙語」,但網路上常有人問:康橋究竟是國際學校嗎?這篇文章帶你一次看懂康橋的教育定位、與國際學校的區別,以及你選校時應該問哪些關鍵問題。
康橋是「雙語體系」──不是國際學校
首先要釐清明確的定義:康橋屬於台灣的私立雙語學校,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學校」。
在國際學校的招牌下,多半會使用 IB(國際文憑)課綱或外國官方課綱,例如美國的 AP 或英國的 A-Level,老師多來自不同國家,學生組成也多為跨文化家庭。然而,康橋採用的是雙語模式——中文與英文並重教學,課程內容大多仍以台灣本地綜合課綱為主,並在部分科目導入英語加強。
這也意味著:康橋不是想完全扶正國際學校定位的模仿,而是為滿足台灣雙語教育需求所發展的特色體系。
康橋哪裡像國際學校?又在哪裡不同?
相似之處:
- 課程中有英語教學:科學、社會或專案經常採英語授課,類似國際學校導入英語的做法。
- 重視跨文化素養:康橋設計多元文化或國際認知活動,例如校際交流或英語戲劇社,類似養殖全球視野。
- 外師比例較高:部分校區安排外籍老師協助英文教學,讓學生熟悉純英文互動氛圍。
差異之處:
- 沒有IB課綱:康橋的教學方向仍以台灣課綱為主,而國際學校通常使用 IB 或其他國際認可課綱。
- 學生組成偏本地:與國際學校多為外籍學生或雙文化家庭不同,康橋學生以台灣家庭為主。
- 畢業證書類型不同:康橋頒發的是台灣教育主管機關認可的畢業證書,較少被各國高等院校視為「國際文憑」。
選校建議:你適合康橋還是真正的國際學校?
若你正在比較到底選康橋還是國際學校,不妨先釐清以下三個問題:
1.你是否想要國際文憑(如 IB)作為跳板?
如果你想畢業後出國留學、進軍英美大學,IB 課綱的國際學校可能更符合需求。
2.家庭是否偏好台灣教育系統?
康橋有其語言優勢,卻保留本地課綱及社會文化價值,對不想出國的家庭來說可能更親切。
3.旅外家庭是否短期在台?
如果你家常在海外移動,希望孩子銜接台灣教育,康橋提供穩定雙語教學但仍接軌本地體系。
總結:康橋是雙語學校,但跟真正的國際學校還有差異
- 康橋是雙語學校、國際學校,但不等同外僑學校。
- 它在導入語言與文化素養上確實有擬國際學校的軸線,但教學核心仍保留本地課綱特色。
- 適不適合,要視你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學習脈絡與未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