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記憶宮殿:古代書院
想像一座古代書院,分為不同的殿堂,每個殿堂代表不同的哲學領域:
第一殿:認識論大廳(智慧之眼)
記憶圖像:一個巨大的眼睛
- 智的直覺 → 想像一隻金色的第三隻眼,能夠穿透雲霧直視太陽
- 識心之執 → 想像眼睛被鎖鏈綁住,只能看到表面
- 無執的存有論了解 →想像鎖鏈斷開,眼睛自由飛翔
第二殿:道德殿堂(良心的燈塔)
記憶圖像:一座發光的燈塔- 良知 → 想像燈塔頂端有顆心形的明珠,既照亮方向又創造光明
- 良知坎陷 → 想像明珠暫時躲進雲層,為了幫助船隻導航
- 道德創造 → 想像從心形明珠射出的光線變成實物(房屋、橋樑)
第三殿:本體庫房(存在的倉庫)
記憶圖像:一個巨大的寶庫
- 本體界 → 想像寶庫的地下室,存放真正的寶物
- 現象界 → 想像寶庫的展示廳,放著寶物的複製品
- 物自身 → 想像每件展示品都有一個透明的標籤寫著「真品在地下室」
第四殿:修養練功房(工夫階梯)
記憶圖像:一座螺旋向上的階梯
- 逆覺 → 想像一個人在階梯上倒著往上爬(向內看)
- 體證 → 想像爬到頂端的人擁抱一顆發光的心
- 踐履 → 想像每一個台階都是腳印的形狀
第五殿:中西會堂(圓桌與方桌)
記憶圖像:一個大廳,一邊是圓桌,一邊是方桌
- 圓教 → 想像圓桌,所有人圍坐,沒有對立
- 別教 → 想像方桌,每個人坐一邊,清楚分工
- 分解說:長桌上的學者把蘋果切成很多片。
- 綜合說:圓桌上的人把不同食材煮成一鍋湯。
第六殿:文化三廳(三足鼎立)
記憶圖像:一個巨大的三腳鼎
- 三統並建 → 想像三腳鼎的三隻腳分別標示:
- 政統:第一隻腳是皇冠(政治)
- 道統:第二隻腳是心形(道德)
- 學統:第三隻腳是書本(學術)
- 記憶口訣:「三統如鼎足,缺一不可立」
宗教哲學術語 —「雙重天梯」
兩座天梯直達雲端,一條在世間之內,一條超出世界之外。
- 宗教的超越:通往遠方雲海的天梯。
- 道德的超越:通過行善攀登的天梯。
- 內在超越:世間花園中隱藏的階梯,邊走邊超越。
- 外在超越:穿越雲層離開塵世的階梯。
邏輯哲學術語 —「兩種智慧之橋」
兩座橋,一座由精準的石塊構成,一座由流光組成。
- 概念的邏輯:石橋,穩固嚴密。
- 無概念的智慧:光橋,直接通達彼岸。
- 辯證的綜合:兩橋在中間合為一體。
- 直覺的洞察:站在橋中央,瞬間看見彼岸全景。
生活化記憶法
認識論相關(怎麼看世界的)
- 智的直覺:就像不用聽別人解釋,你一看就懂事情的核心。
- 識心之執:腦袋老是在分好壞、對錯,放不下比較心。
- 無執的存有論的了解:不要分你我對立,直接感受「我們都在這裡」。
- 存有論的知識:去認識「事情本來的樣子」,而不是表面現象。
道德形上學(道德背後的大意義)
- 道德的形上學:做好事,不只是做好事,還能看見生命更深的真相。
- 道德創造:不只是分辨對錯,還能自己開創更好的規則。
- 道德理性:既能判斷是非,也能動手改變現實。
- 自由的因果性:超越「事情必然這樣發生」的規則,走出自己選的路。
本體論(世界的底層真相)
- 本體界:世界的「真實模式」,不是我們平常看到的表面。
- 物自身:事物真正的樣子,不受我們想法影響。
- 無限智心:宇宙裡最高的智慧和善意,是一切的源頭。
- 性體:人最核心、最真實的本性,能不斷創造可能性。
良知學說(心裡那把尺)
- 良知:心中自帶的「是非雷達」,還能創造世界。
- 良知坎陷:為了發展知識和制度,把雷達功能暫時調弱。
- 良知的自我坎陷:主動限制自己的無限可能,讓現實更好運作。
- 逆覺體證:反過來觀察自己,慢慢摸到生命的本質。
修養工夫(怎麼練自己)
- 逆覺:向內看自己,而不是一直向外追求。
- 體證:自己真真切切地體驗到真理。
- 踐履:把道理用在日常行動裡。
- 格物致知:深入研究身邊的小事,學到真正的知識。
中西哲學對比
- 圓教:像圓桌會議,大家把不同想法融在一起。
- 別教:像長桌會議,大家分得清清楚楚各說各的。
- 分解說:把事情拆得很細來分析。
- 綜合說:把不同的部分整合起來看全貌。
文化哲學(文化的骨架)
- 三統並建:政治、道德、學術三方面一起發展。
- 政統:政治制度的傳承與變化。
- 道統:道德文化的傳承。
- 學統:學術思想的傳承。
- 文化生命:一個民族文化裡的活力和精神。
宗教哲學(超越的方法)
- 宗教的超越:用信仰超越日常生活。
- 道德的超越:用道德實踐達到超越境界。
- 內在超越:不離開現實生活,卻在心靈上超越。
- 外在超越:超出這個世界,去到另一個境界。
邏輯哲學(思考的方法)
- 概念的邏輯:用精準的定義和推理來思考。
- 無概念的智慧:直接感受真相,不靠定義。
- 辯證的綜合:不同觀點碰撞後,找到更高的融合。
- 直覺的洞察:不經過長篇推理,直接看穿重點。
美學(看美的方式)
- 美的直覺:第一眼就被打動,不用分析為什麼。
- 藝術的創造:用感受創造出新的作品。
- 美善統一:美與善在最深處其實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