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忌妒心理學之後,後來才理解為何人只能往同類頻往來。
有些思想、野心或說權謀就是你只能與同類頻交流,不然你會被仇富,會被說不食人間煙火。
就像私人美術館讓周圍鄰居議論紛紛,說是國王的城堡。城堡的女主人說「要不我們開放招待周圍鄰居進來免費參觀一日? 」
城堡的主人說「不用! 」
因為牧羊人最多理解騎士的英勇,但能理解國王的收藏或說國王的新衣嗎?
忌妒不要以為只有女性,男性更明顯。尤其當你思想、野心與社交能力超越時,在亞洲社會的傳統文化裡,他們會覺得你挑戰了權力與思維邊界。所以當你拔尖了,你從二哈變成邊牧,在那個社群關係裡會發酵,連話語權這個權力結構產生微妙變化,原來優勢的人如狼王的存在感也會動搖。所以還待在那個同溫層就是會被嫉妒或打壓,那怎辦?
我自己目前找到解方是,如果戴上榮格說的人格面具,扮演弱者繼續與同溫層求和或爭辯,你是邊牧還要再演回二哈感覺疲憊甚至說不快樂,那不如向上學習去結交新的朋友-去獅子層裡玩沙,去跟獅子學習。
因為向上那一個層次的人,事業心誰都比誰強,包容你的不足或說尚未加強,能承接並欣賞你的思維,不會因你有思維跨界他們而退縮,甚至可能覺得這是加分項。
「不須要靠批評誰來墊高自己」
「成年人哪來那麼多委屈」
「誰不委屈? 」
你去實踐了就會懂。
要嘛和靈魂有趣的人結交,
要嘛和簡單善良的人相處,
如果沒有,
那就單槍匹馬。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
用二哈、狼王、獅子去比喻不知是否洽當,反正當成形容詞了,請看官自行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