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常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
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
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節自沈復〈兒時記趣〉
不知道大家在讀〈兒時記趣〉時,是否曾對作者或是兒童的想像力感到自嘆弗如?
為什麼只是尋常的蚊子和花臺,作者就可以這麼有戲,還認為癩蛤蟆是龐然大物?
事實上,〈兒時記趣〉包含兩大「如同鏡頭」的視角調整,而正是這樣的視角轉換
讓作者從尋常的事物發揮想像力。
仰視角: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平行低視角+拉近放大: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神遊其中。
當我們改變視角的時候,看出去的鏡頭不一樣,對周遭的感知也會不同。
當我們體驗世界的時候,若能善用變換視角的技巧,往往就能從尋常的事物中發現獨一無二的樂趣!
相對的,當我們身為創作者,若希望能引領觀眾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活用視角的轉換,
將能有效傳達我們希望帶給觀眾的感受!
感謝每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