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我們還不懂那顆星球的校規 EP5》:理解與接納,是否比規則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還不懂那顆星球的校規 EP5》這集提到主角白鳥健治(磯村勇斗 飾演)的童年。

白鳥律師從小就能聽到、感覺到各種聲音,例如:風的顏色、聲音的氣味、與動植物對話...等等,媽媽始終溫柔接納他的特別。但在媽媽因病去世後,爸爸無法忍受,經常斥責他:「適可而止,拜託你,表現普通點。」

小學時,白鳥的特殊性,遭受同學的霸凌。而導師則輕描淡寫的將這件事輕輕帶過,讓霸凌惡化,直到某一天,他試圖用「法律」捍衛自己,那之後他開始蒐證、寫訴狀,到律師事務所對同學、導師與學校提告。

然而,這件事反被大人們視為荒唐的舉動,通告學校,引起了大騷動。身為高中教師的爸爸,知道自己兒子要對學校提告,除了對他的行為大失所望外,也覺得此事很丟臉,無法再與兒子繼續生活下去。

看到這段劇情時,讓我深深思考著:如果孩子不符合「常態」,我們的社會真的有能力接住他嗎?



1. 接納 vs. 期待

在白鳥的童年,媽媽代表「理解」,爸爸代表「排斥」。

白鳥能「聽見聲音的顏色」這種感受世界的方式,讓我聯想到「高敏感特質」、「神經多樣性」...等等的孩子。

有這些特質的孩子,他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或許因為感受力太強而容易焦慮不安,但社會往往缺乏理解,反而先貼上「奇怪」的標籤

許多家庭其實都曾經歷過這種拉扯:父母知道孩子有那麼一點與眾不同,卻因害怕眼光與壓力,選擇強迫孩子「正常化」。

然而,壓抑並不會消除差異,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孤立與被否定,甚至可能成為孩子最大的傷害。

朋友的真實經歷:

還是孩子的他,從小就是左撇子,但父母、老一輩的家長堅決要他改成右撇子。
不斷的跟他說:「用左手跟別人不一樣,很奇怪!」「大家都是用右手,你這樣學習會有障礙。」

只要他下意識用左手,就會被打。在這樣的環境成長下,他也漸漸否定自己,甚至害怕自己跟別人有不一樣,凡事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活,去觀察其他人的言行舉止,並且去模仿,最後漸漸的失去自我。

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其他班級也有人用左手時,他去找對方聊天成為朋友,赫然發現父母曾經灌輸他的觀念,在那個人身上根本沒有發生,從那之後,他在學校都會偷偷用左手,然而家人的奇怪觀念已無法改邪歸正,所以在父母面前,還是用右手,最後他反成為左右皆能開弓的人,也漸漸的不再那麼自卑的否定自己。

故事結局是好的,朋友很幸運的遇到了另外一個帶他做自己的人,但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這麼幸運呢?

究竟父母的「期待」是出自孩子的幸福,還是社會的眼光?



2. 法律的力量與限制

導師對霸凌「輕描淡寫」的態度,促使白鳥試著用法律來對抗不公,他蒐證、寫訴狀,甚至到律師事務所尋求幫助。看到這段情節時,覺得很諷刺:法律明明存在,但對於一個小孩而言卻遙不可及。這點出法律雖是保護的工具,但若執行者缺乏同理或責任感,制度就可能變成冷漠的外殼

現實中也常見類似情況:因為麻煩、因為擔心形象,選擇忽視問題的人,是存在的。
有時候不禁會想,學校到底是培養孩子發展的地方,還是維護表面秩序的機構?



第五集讓我們看見白鳥成為律師背後的原因,是一個孩子在孤立中,拼命尋找「被理解」的出口。

這集依然用很溫柔的方式講述著沉重也真實的現實議題,我想我們的社會其實並不缺「規則」,缺的是「理解與接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現實之外 · 故事之中
30會員
79內容數
夜深了,你還醒著嗎? 這裡沒有喧囂,只有一些字句,想陪你走過那些無人知曉的時刻。 如果這裡能給你一點點勇氣、一點點溫暖, 那就好像天快亮了,風也變柔了。 願這裡的文字,成為你夜晚的光,也成為你明天的方向。
2025/07/26
《我們還不懂那顆星球的校規》第二集探討情感與霸凌的界線。一段三人之間的感情糾紛,引發主角藤村的情緒崩潰,他認為自己遭受精神霸凌。 劇情看似誇張,實則拋出深刻提問:當情緒受傷時,是否每一份痛都能被認定為傷害? 那些看不見的傷與模糊的情緒勒索,引導觀眾思考何謂真正的霸凌與理解。
Thumbnail
2025/07/26
《我們還不懂那顆星球的校規》第二集探討情感與霸凌的界線。一段三人之間的感情糾紛,引發主角藤村的情緒崩潰,他認為自己遭受精神霸凌。 劇情看似誇張,實則拋出深刻提問:當情緒受傷時,是否每一份痛都能被認定為傷害? 那些看不見的傷與模糊的情緒勒索,引導觀眾思考何謂真正的霸凌與理解。
Thumbnail
2025/07/19
日劇《我們還不懂那顆星球的校規》第一集當男校與女校合併後,性別友善制服引發學生與校方的價值衝突,老師堅守傳統,雙方在模擬法庭中交鋒。透過制服爭議,展開對「常識」、「自由」與「社會觀感」的深刻辯論。 1.「常識」由誰來定義? 校規把性別友善制服訂
Thumbnail
2025/07/19
日劇《我們還不懂那顆星球的校規》第一集當男校與女校合併後,性別友善制服引發學生與校方的價值衝突,老師堅守傳統,雙方在模擬法庭中交鋒。透過制服爭議,展開對「常識」、「自由」與「社會觀感」的深刻辯論。 1.「常識」由誰來定義? 校規把性別友善制服訂
Thumbnail
2025/05/07
《對岸的家事~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以真實又細膩的筆觸,描繪全職媽媽與職業婦女在育兒、工作、家庭間的艱難掙扎。她們總是被期待撐起一切,卻常常在壓力中悄悄崩潰。在母親節,我們不只要感謝,更要學會理解與改變。
Thumbnail
2025/05/07
《對岸的家事~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以真實又細膩的筆觸,描繪全職媽媽與職業婦女在育兒、工作、家庭間的艱難掙扎。她們總是被期待撐起一切,卻常常在壓力中悄悄崩潰。在母親節,我們不只要感謝,更要學會理解與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古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並且用於生活中:“修身、齊家、治國。” 作為孩子的父親,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孩子的學習對象。 孩子們現在經常把這句話講給我聽,因為我常常告訴他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強加於他人。
Thumbnail
古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並且用於生活中:“修身、齊家、治國。” 作為孩子的父親,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孩子的學習對象。 孩子們現在經常把這句話講給我聽,因為我常常告訴他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強加於他人。
Thumbnail
從小在華人的生活中,「溫馴」和「聽話」在教室內被視為非常重要的品德。然而,這些可能成為無形的枷鎖。在華人文化中,「公務員」也是許多中階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工作。對於冒險型的活動,許多家長可能會避免或減少其失敗風險。然而,如何在冒險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如果思考太多,就不敢邁出一步,或者陷入自我想像,無法
Thumbnail
從小在華人的生活中,「溫馴」和「聽話」在教室內被視為非常重要的品德。然而,這些可能成為無形的枷鎖。在華人文化中,「公務員」也是許多中階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工作。對於冒險型的活動,許多家長可能會避免或減少其失敗風險。然而,如何在冒險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如果思考太多,就不敢邁出一步,或者陷入自我想像,無法
Thumbnail
兒子國中七年紀。 他是亞斯伯格症的小孩,也就是《來自星星的孩子》,這樣的小孩不容易被社會化,也就是不懂(大野狼定律)。 萬幸的事我從他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他的不一樣,然後很早就以愛澆灌,以正向話語和他溝通(有些星星兒會有自殺傾向)sometimes 。 媽媽我可是一路披荊斬棘,關關難過,關關過
Thumbnail
兒子國中七年紀。 他是亞斯伯格症的小孩,也就是《來自星星的孩子》,這樣的小孩不容易被社會化,也就是不懂(大野狼定律)。 萬幸的事我從他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他的不一樣,然後很早就以愛澆灌,以正向話語和他溝通(有些星星兒會有自殺傾向)sometimes 。 媽媽我可是一路披荊斬棘,關關難過,關關過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沒有人性本善或本惡一說,父母和照顧者對孩子的身教及家庭教育才是一個人的根本…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沒有人性本善或本惡一說,父母和照顧者對孩子的身教及家庭教育才是一個人的根本…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