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材料於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公布營運成果,雖受匯率影響導致營收下滑,但毛利率保持穩定。公司聚焦三大事業單位:合成樹脂、電子材料與特用材料,其中電子材料事業積極佈局北美市場,以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及供應鏈重組趨勢。北美PCB產業受AI、電動車等高階應用驅動,成長潛力大,長興憑藉在地化優勢有望搶佔市場。公司對下半年營運持保守看法,預期營收平穩並維持獲利能力。
會議摘要
長興實業於2025年8月15日及16日舉行第二季營運成果暨電子材料事業單位北美市場耕耘與佈局說明會,由總經理陳彥亨博士及財務長郝玉璇女士主持。會議內容涵蓋公司概況、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電子材料事業單位的發展策略,以及對未來營運的展望與挑戰。以下為會議的詳細摘要。
一、公司簡介
長興實業創立於1964年,由高國倫先生擔任董事長,主要從事化學電子材料的製造、加工及銷售。公司在全球擁有4,899名員工,2024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442億元,研發經費佔比4%,研究人力達597人。長興在全球設有26個生產基地,包括台灣5個、中國大陸15個、美國1個、泰國1個、日本2個、馬來西亞1個及義大利1個。
產品演進歷程: 長興產品線從1964年的合成樹脂材料起步,逐步拓展至:

全球佈局: 長興擁有26個生產基地,分為合成樹脂(9個)、特用材料(7個)及電子材料(15個)三大類別。銷售據點遍佈全球65個國家,共36個據點,確保產品能快速觸及市場。
2024年產品營業額比重:
- 合成樹脂:47.71%(如醇酸樹脂、壓克力塗料樹脂)。
- 特用材料:26.31%(如單體、寡聚體、UV成型材料)。
- 電子材料:25.53%(如乾膜光阻、真空壓膜機、5G高頻材料)。
- 其他:0.45%(如體外檢測酵素、半導體封裝)。
近5年銷售趨勢與區域市場比重: 長興2024年合併營收為442億元,較2020年的384億元成長顯著。區域市場方面,中國大陸及香港佔59%,東南亞11%,台灣10%,歐洲及其他7%,東北亞6%,美洲5%,非洲及中東各1%。
二、2025年第二季營運成果
合併資產負債表摘要(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重要財務指標:
- 平均收現日數:131天(2025Q2)vs 129天(2024)vs 141天(2023)。
- 平均銷貨日數:95天(2025Q2)vs 89天(2024)vs 99天(2023)。
- 流動比率:186%(2025Q2)vs 186%(2024)vs 182%(2023)。
綜合損益表摘要(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重要財務指標:
- 純益率:4%(2025Q2)vs 4%(2024)vs 4%(2023)。
- 每股盈餘(元):0.6(2025Q2)vs 1.56(2024)vs 1.28(2023)。
- 股東權益報酬率:5%(2025Q2)vs 7%(2024)vs 6%(2023)。
現金流量表摘要(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合併營收及毛利: 2025年第二季營收為10,40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1%,但較上一季成長3.4%。毛利為2,16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4%,較上一季成長5.6%,毛利率為20.8%。財務長指出,毛利率受匯率波動影響(特別是5月初的劇烈波動),公司約40%的業務以美元報價,導致業外匯損約3,293萬元,影響稅後淨利為1,051.9萬元,EPS為0.15元,較去年同期衰退。
各事業單位營收表現(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 合成樹脂: 營收5,191(年減7%,季增10%),營業利益207(年增9%,季增5%),佔比47%。
- 電子材料: 營收2,569(年減14%,季減3%),營業利益284(年增15%,季增75%),佔比25%。
- 特用材料: 營收2,585(年減12%,季減1%),營業利益262(年減20%,季減2%),佔比27%。

三、電子材料事業單位介紹
電子材料事業單位是長興成長的核心動能之一,成立於1988年,2024年營收達113億元,擁有1,288名員工。
事業概況:

事業發展里程碑:

歷年營收與產品佔比: 電子材料事業單位2024年營收113億元,2025年上半年為52億元。2025年上半年三大產品佔比:乾膜(DF)64%、設備(EQ)17%、積層材料(LM)19%。

主要產品與應用:


- 產業概況
- 地緣政治風險: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及全球地緣衝突影響,全球原物料價格劇烈波動,加速企業供應鏈重組。全球PCB產能高度集中於中國,美中衝突推動「China+1」甚至「China+N」策略,促使PCB業者加速多區域生產配置,以分散風險、降低對單一地區製造的依賴。
- 北美PCB產業發展趨勢:美國為全球高階伺服器、車電、航太與軍工PCB的主要需求市場。為強化供應鏈韌性,產業聚落正朝靠近終端市場布局。根據PRISMARK預估,北美PCB產業正迎來高速成長期,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伺服器、智慧型手機、電動車及高速通訊基礎設施等高效能運算需求,驅動高階多層板 (Multilayer)、軟板 (FPC)、IC載板 (IC Substrates) 與高密度多層板 (HDI) 等高價值PCB產品線的快速擴張。其中,IC載板的複合年均成長率 (CAAGR 2024-2029Y) 預估達18.3%,為成長最快的領域。
-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圖 (此部分在法說會簡報中未直接呈現具體關聯圖,但可從其產品應用推斷。長興作為化學材料供應商,處於產業鏈中上游,為下游的PCB、半導體、顯示器、電子產品製造商提供關鍵材料。)
- 產品之各種發展趨勢及競爭情形 長興電子材料事業單位是全球乾膜光阻產品的領導供應商之一,也是全球載板用真空壓膜機的最大供應商。在北美市場,長興擁有完整的供應鏈,能夠提供在地供應與專業應用技術團隊,這在當前「Made in USA」和「去中化」趨勢下,成為其主要競爭優勢。公司透過經銷據點和技術服務中心,希望做到就近服務,提供客戶彈性及時的銷售服務。
- 技術及研發概況 長興在研發方面持續投入,2024年研發經費佔營業額比重達4%,擁有597名研究人力。公司在多個領域累積了大量的塗佈技術與經驗,可提供精密塗佈代工服務。電子材料事業單位具備多項品質及EHS (環境、健康、安全) 驗證,包括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ISO 50001、ISO 14046、ISO 14064、BS 8001等,顯示其對品質與永續發展的重視。
-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 短期: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提升毛利率。積極應對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
- 長期:全球佈局:電子材料事業單位在全球設有13個生產基地,包含台灣、大陸、美國、泰國、日本、義大利等地,並在馬來西亞新建乾膜光阻生產線,以貼近產業聚落進行生產與客戶服務佈局。北美深耕:鑑於北美PCB產業的成長潛力及地緣政治影響,長興在北美設有生產據點、經銷據點及技術服務中心,以提供在地供應鏈和即時銷售服務,滿足「Made in USA」和「去中化」的需求。東南亞佈局:馬來西亞作為東南亞製造基地,合成樹脂事業已開始獲利,並計劃在此設置電子材料塗佈線,以把握區域經濟成長機遇。
- 市場及產銷概況 長興的產品行銷全球65個國家,擁有36個銷售據點。近五年銷售趨勢顯示,2024年全球營收為442億元。區域市場比重方面,中國大陸及香港佔59%,台灣佔10%,東南亞佔11%,東北亞佔6%,美洲佔5%,歐洲及其他佔7%,非洲及中東各佔1%。中國大陸仍是主要市場,但近年比重略有下降。北美市場佔比約5%,相對較低,但成長潛力大。
- 市場之供需情況及成長性 全球PCB產業因地緣政治影響正經歷供應鏈重組,對多區域生產配置的需求增加。北美PCB市場受高階運算需求驅動,特別是IC載板領域,預計將有顯著成長。這為長興的電子材料事業單位提供了重要的市場機遇。
- 競爭利基 長興的主要競爭利基包括:
- 多角化產品組合:涵蓋合成樹脂、特用材料、電子材料等,分散經營風險。
- 全球生產與銷售網絡:26個生產基地和36個銷售據點,能快速響應全球客戶需求。
- 技術領先:在乾膜光阻和真空壓膜機領域具備領導地位。
- 在地化優勢:特別是在北美市場,擁有完整的在地供應鏈和技術服務團隊,符合當地「Made in USA」和「去中化」趨勢。
- 研發投入:持續的研發投入確保產品創新和技術領先。
- 發展遠景之有利及不利因素
- 有利因素:地緣政治驅動供應鏈重組:有利於長興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生產基地和北美市場的拓展。高階PCB需求成長:AI、電動車等應用帶動IC載板等高價值產品需求。在地化服務趨勢:長興在北美等地的在地化佈局符合市場需求。東南亞經濟成長:為馬來西亞等生產基地帶來營收增長潛力。
- 不利因素:匯率波動:對境外營收和獲利產生較大影響,尤其台幣升值會導致合併營收換算後減少。全球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生產成本。市場競爭:化學材料產業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