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在兒子書包裡,發現一張「我討厭媽媽」的紙條《我們都是不完全的大人》EP10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恆星」系列)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本文獻給每一個在深夜懷疑自己的媽媽。 也獻給那些把情緒藏在書包深處的孩子。

導讀

前幾天,一個讀者私訊我。

她說:「思齊,我在兒子書包找到一張紙條,上面寫『我討厭媽媽』。我哭了一個晚上。」

我回她:「那張紙條,其實是一封情書。」

她傳了一個問號。

我說:「只有很愛很愛的人,才值得被討厭。」

這不是安慰。這是我養三個孩子學到的事——孩子對你的恨,常常是愛的變形。他們還不會處理複雜的情緒,所以用最極端的方式表達最深的在乎。

今天這個故事,來自一個台中的媽媽。 她用了三個月,才有勇氣把這件事說出來。


【讀者來信】

紙條皺巴巴的,上面的字歪歪扭扭。

我站在他房間門口,手裡拿著那張從數學課本裡掉出來的紙。鉛筆寫的,有些字還寫反了。「我討厭媽媽」五個字,每一筆都用力到紙都快破了。

最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她一直罵我。」

我把紙條放回課本原來的位置,走出房間。

客廳裡,他正在看卡通。聽到我的腳步聲,立刻關掉電視,跑去書桌前攤開作業簿。這個動作他已經練習得很熟練了——熟練到讓我心酸。

「功課寫完了嗎?」我聽見自己的聲音。 「快了。」他頭也不抬。 「字寫端正一點。」 「知道了。」

原來我們的對話,已經變成這樣的公式。

晚餐時,他把青椒挑出來堆在碗邊。

以前我會說:「青椒要吃,有營養。」 今天我什麼都沒說。

他偷偷看了我一眼,自己把青椒夾起來,皺著眉頭吞下去。我突然想起,他三歲時第一次吃青椒,哭著說「好苦」,我還拍影片傳給老公看,我們笑了好久。

什麼時候開始,吃青椒變成一場戰爭?

洗碗時,老公進廚房倒水。

「今天很安靜。」他說。

「嗯。」

「你們吵架了?」

「沒有。」

我沒告訴他紙條的事。說出來,好像就變成另一回事了——變成需要「處理」的問題,需要「教育」的時機。可是我累了,不想再處理,不想再教育。

我只是想知道,那個會撲進我懷裡說「媽媽我愛你」的小男孩,去哪了。

九點半,我去他房間說晚安。

他已經躺好,棉被拉到下巴。看到我進來,眼睛閃了一下,然後閉上。

「睡了?」 「嗯。」 「做個好夢。」 「嗯。」

我關上門。 三秒後,聽見他翻身的聲音。

十一點,我經過他房間,門縫透出微弱的光。

推開門,他正拿著手電筒在被窩裡看漫畫。看到我,嚇得差點把手電筒扔了。

「我...我...」他結巴。 「看什麼?」我在床邊坐下。 「蠟筆小新。」聲音小得像蚊子。 「好看嗎?」 他愣住了。大概沒想到我會這麼問。 「還...還好。」

我伸手關掉他的手電筒:「眼睛會壞掉。」

起身要走時,他突然說:「媽媽。」 「嗯?」 「那個...沒什麼。」

回到房間,我打開電腦,新建一個文件檔。

打了第一行字:「兒子,媽媽知道你討厭我。」 刪掉。

「對不起,媽媽最近太兇了。」 刪掉。

「媽媽也討厭現在的自己。」 盯著這行字看了很久。

我想起上個月的家長日。

老師說:「他很乖,就是太安靜了。」

「在家很活潑的。」我說。

老師笑笑:「小孩都這樣,在學校一個樣,在家一個樣。」

現在想想,他在家也很安靜。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大概是我開始每天問「功課寫了沒」的時候。 大概是我開始說「你看別人家小孩」的時候。 大概是我忘記他只有八歲的時候。

凌晨兩點,我還是睡不著。

起來倒水,看見他的書包在客廳。數學課本露出一角,那張紙條應該還在裡面。

我走過去,把課本拿出來。 紙條不見了。

垃圾桶裡,一團揉得很緊的紙球。 攤開來看,是那五個字。但旁邊多了一個哭臉。

隔天早上,我比平常早起半小時。

煎了他愛吃的蔥蛋,切了蘋果擺成兔子形狀——這是他幼稚園時最愛的早餐。

他揉著眼睛出來,看到桌上的早餐,愣了一下。 「今天不是趕著上班嗎?」 「今天不趕。」我說。

他坐下來,叉起一塊蘋果,小口小口咬著。 陽光從窗戶照進來,照在他臉上,我看見他嘴角有一點點笑意。

送他到校門口,他背著書包要進去時,突然回頭: 「媽媽。」

「嗯?」

「那個蘋果兔子...很好吃。」

然後飛快跑進學校,書包在他背上一晃一晃。

那天晚上,我在他的課本裡放了一張紙條。

只有五個字:「媽媽也愛你。」

隔天早上,紙條還在原位。 但旁邊多了一個歪歪扭扭的愛心。

有些話,八歲的孩子說不出口。 有些話,三十八歲的媽媽也說不出口。

但沒關係。 我們都在學著,用自己的方式,穿過那些說不出口的愛與恨。


【思齊的話】

我養三個孩子,最深的體悟是:

養孩子不是在存錢。 不是你存一百,就能領一百。

它比較像在種樹。 你每天澆水,不知道它會不會開花。 你每天施肥,不知道它會長成什麼形狀。 甚至你都不確定,這到底是棵櫻花樹還是芭樂樹。

但你還是得澆水。 因為不澆,它肯定會枯死。


當爸爸之前,我以為教養是一門科學。 輸入A,就會得到B。 付出愛,就會收穫愛。

當爸爸之後才發現,這根本是玄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恆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598會員
805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我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在隔代教養中長大、現在又是三個孩子父親的普通人。
2025/07/28
我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在隔代教養中長大、現在又是三個孩子父親的普通人。
2025/07/13
這些存款,會在某一天開花結果,成為他們人生路上最堅實的力量。
2025/07/13
這些存款,會在某一天開花結果,成為他們人生路上最堅實的力量。
2025/06/25
孩子不是來滿足我們情感需求的,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權利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2025/06/25
孩子不是來滿足我們情感需求的,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權利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了,你想好了送什麼給媽媽嗎? 小朋友的世界覺得,這是不公平的。 明明每人都只有一個生日,多了一個母親節,變相媽媽多了一天生日。
Thumbnail
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了,你想好了送什麼給媽媽嗎? 小朋友的世界覺得,這是不公平的。 明明每人都只有一個生日,多了一個母親節,變相媽媽多了一天生日。
Thumbnail
(摘錄) 當父母的誰不是自以為是用珍惜的心路種下緣分的,只是子女未必當下都能解讀吧,甚至常出現亂碼,理解錯了,以致於塵封幾十年,甚或半個世紀。 #游乾桂 #愛的幸福存摺
Thumbnail
(摘錄) 當父母的誰不是自以為是用珍惜的心路種下緣分的,只是子女未必當下都能解讀吧,甚至常出現亂碼,理解錯了,以致於塵封幾十年,甚或半個世紀。 #游乾桂 #愛的幸福存摺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種集合文章的概念,每篇故事都是來自於不同的作者,背景也是非常不同的。在一本書裡看到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內容,況且就算是都圍繞在同一個議題,還是可以有著許多不同的故事。即便科技進步、交通便利,也不要忘了多關心重要的家人跟朋友。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種集合文章的概念,每篇故事都是來自於不同的作者,背景也是非常不同的。在一本書裡看到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內容,況且就算是都圍繞在同一個議題,還是可以有著許多不同的故事。即便科技進步、交通便利,也不要忘了多關心重要的家人跟朋友。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上次媽媽跟我分享,安親班老師在聯絡簿上寫,考試接近了,請超級賽亞呈要把心思多多放在正確位置。 結果超級賽亞呈回家時問媽媽:
Thumbnail
上次媽媽跟我分享,安親班老師在聯絡簿上寫,考試接近了,請超級賽亞呈要把心思多多放在正確位置。 結果超級賽亞呈回家時問媽媽:
Thumbnail
家長是大人, 大人的世界, 應有的應對進退網路禮儀, 應該是有一致的共識的。 如果欲跟家長討論一些孩子的事, 如果 家長 已讀 不回, 那應該就 可以 知道, 家長的回答了。 ## 【🥦菜b導日記】
Thumbnail
家長是大人, 大人的世界, 應有的應對進退網路禮儀, 應該是有一致的共識的。 如果欲跟家長討論一些孩子的事, 如果 家長 已讀 不回, 那應該就 可以 知道, 家長的回答了。 ## 【🥦菜b導日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