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一部帥叔叔Tom Hanks 所主演的 A man called otto,劇情搞笑又溫馨,很適合假日與家人一起觀看。
這裡小小插播,推廣一下個人近日推出的Line貼圖-第一彈,喜歡海獺,又或者是喜歡次女的朋友們可以購買支持一下唷! 😁
滑稽又愚蠢的後輩
次女從小就有看動畫的習慣,像是「我們這一家」、「湯姆貓與傑利鼠」、「蠟筆小新」,所以我爸很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都幾歲的人了,還在看卡通,可不可恥。」但隨著AI的廣泛應用,某天電視上的某則泡麵普渡廣告,無厘頭的內容,讓我那頑固的老爸噗嗤一笑。
我驚訝的看著他,從那刻我感受到人類的世界將迎來巨大的改變。
時代的主流價值觀改變
我爸同電影中的男主一樣,都堅持著自己所相信的信念,像是十幾年前,他會認為電腦這玩意沒什麼用,他堅持採人工的方式去進行所有的事物。直到一年多前,他才開始接受科技,而不再對新事物批評。
好笑的是,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我爸爸和奶奶的身上,每個時代的人在長時間的生活下,都會慢慢形成一個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會認為「這樣才是正確的,怎麼現在的人都…」,但偏偏環境是會改變的,社會的環境和趨勢不會是短時間或由一兩個人形成。
所以,不論是哪個時代的人,不固執己見融入社會才是最好的方式。多元沒什麼不好,就像電影中男主鄰居從多年的Ford汽車換成Toyota也不是壞事,換成Luxgen也很好。🤣
告別 與 開放自己
回想過去,我自己也是偏好獨自作業的人。喜歡獨自作業的原因是因為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做事,而且好掌控。但最近,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試著走出去與人合作。
想改變的原因是因為我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有限」與「人終究是群居動物」這件事,再怎麼孤僻的人還是得跟社會互動。男主再怎麼固執、憤怒還是得被迫接受。
唯一了解自己的妻子過世、連倒車入庫都不會的新鄰居、把自己趕出管委會的老朋友,與其將自己鎖在過去憤憤不平,不如試著調整想法,既然家裡只剩自己一個人,那與他人的生活多一些互動、連結,或許也是一個方式。
未來的社會
這部電影改編自瑞典2015年的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電影談到不少社會議題,如墨西哥鄰居、子女成年後至他國定居、房價高漲、獨居老人、工作環境的轉變,以及現代的人空有倒車顯影,開車技術卻不如一隻狗,等事。事實上,開車技術不如狗,類似的話我爸也曾對我說過的。
這是一個「網路」、「多元」、「智能」與「半自駕車」的新時代?
海獺桌布分享-250824

免費右鍵下載

手機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