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輔羅斯曾經是東歐一股相當主宰性的力量,但即使是在這個斯拉夫-維京文明最強大的時代,他們也經常在拜占庭帝國手下吃虧。其中一位苦主,就是「維京傳奇」出現過的基輔羅斯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
在1043年左右,出於不明原因,雅羅斯拉夫派遣大批維京長船,聲稱要「懲罰」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此時正好焦頭爛額,限於內戰和外敵之間,於是派人請求雅羅斯拉夫,希望能大事化小,和氣生財,但雅羅斯拉夫一口回絕。
拜占庭當下的皇帝君士坦丁九世是文官出身,只好硬著頭皮,召集拜占庭艦隊,讓心腹將領在海上應戰。
於是兇猛的斯拉夫-維京艦隊,與後世盛傳「文弱」的拜占庭武力相遇,結果似乎甚是明顯——
基輔羅斯的軍隊一敗塗地。
大批船隻遭到拜占庭的武器「希臘火」燒毀,逃到陸上的殘兵又被拜占庭軍隊截擊,死傷極重。拜占庭大勝而歸。
重申一次,基輔羅斯可不是什麼小國,他們在十世紀到十一世紀初之間,是可以壓制保加利亞帝國和東方的可薩汗國的新興力量。而這已經不是基輔羅斯第一次慘敗給拜占庭了。
所以,很明顯的是,我們很難一股作氣地說,拜占庭一千年來都非常弱小——這很大程度上是把幾場大敗和帝國最後巴列奧略的衰弱套用到整個千年歷史上的結果。就像我們也不能因為基輔羅斯慘敗,就說拜占庭千年來都很強一樣。
至於很多時候帝國看起來忙不迭地想要求和避戰,不一定是因為打不贏,許多時候是其他地方麻煩很多,精算利弊之後的決策。
真打起來敵人可能就會發現,原來見過呂布是真的不能覺得自己能打贏關羽的。
&
資料來源:
Anthony Kaldellis, "Streams of Gold, Rivers of BLood: The Rise and Fall of Byzantium, 955A.D. to the First Crusa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