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紙任務,在我們家一開始叫「磁鐵任務」,
從最簡單的版本至今,已經執行一年多了。
當時大班的女兒,喜歡用各種不同的磁鐵,一步一步完成任務。
那張專心移動磁鐵的小臉,寫著滿滿的成就感,比任何獎勵都還珍貴✨
(記得要確認磁鐵是否黏牢,也不要太小顆,以免誤食喔)
後來,任務表進化成「貼紙任務」。
把任務裝進資料夾,用膠帶貼起來,就可以重覆黏貼了!
有時是用彩色圓點貼,有時是用她喜歡的貼紙,
不過因為太容易折損,最後還是用回單純的圓點貼。
貼紙的好處是可以帶著走,容易邊做邊看,也方便自行安排進度。
我偶爾會聽見女兒做任務時,默默練習拼音的聲音。
媽媽想靠近再聽一次,但每次都被她拒絕🥲
現在,任務項目變多了,
我以時間區分成「上學任務」、「回家任務」和「睡前任務」。
我和女兒都習慣把回家任務、睡前任務 放在同一個資料夾的正反面。
有時候她會先把睡前任務完成,
有時則把回家任務延到晚上。
上小學前,我想輕輕帶領她練習自理,
希望升小一的階段,能少一點磨合,多一份從容,
在新生活裡更自在、更安心🕊️
💭利利卡關時的小方法:
▫️從兩三項小任務開始,習慣後再增加
▫️一起做,或「我做一件、你做一件」
▫️讓孩子自己決定順序
▫️退步是正常的,給孩子和自己一點時間
➢孩子常常是「進步兩天、退步一天」, 但別擔心啦,18 歲前應該都學得會吧😌
▫️一起討論任務表,適時增減
✨ 別忘了感謝和鼓勵:
「謝謝你洗碗、這樣明天就有乾淨的碗可以用了!」
「你長大了,會自己穿衣服,今天搭配得很好看喔!」
小小的話語,可以給孩子滿滿的前進能量。
你有鼓勵孩子的好台詞嗎?留言分享給我吧🕊️
補充
💭 Q&A :任務表開始的時機?
我自己覺得升大班再開始,親子都比較不挫折。
下圖是我家姊姊小班下學期時的任務表, 但其實沒有用上,
因為那時候都是大人陪著一起做, 從陪伴慢慢走向獨立。
剛升小班,建議先專注在「適應環境」就好, 或者只練習一件事(例如:回家洗手)

製作:Word
免費字體:ㄅ注音芫荽Regular(可自動標示注音)
圖片:ChatGPT、真實照片
想陪孩子一起慢慢長出獨立嗎? 三個小任務請你幫忙:
❶ 追蹤利利寫生活的 IG 或 FB
❷ 在「貼紙任務」貼文,點個愛心+留一句話給我
❸ 主動私訊我,領取任務表 ᵕ̈
#簡單育兒 #教養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