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受孩子心跳的那一刻起,
生命之重,迫使我努力學習。
只是,那份「希望孩子好的初衷」,
漸漸變成了好多規範與限制,
彷彿沒有這些約束。孩子就會走歪。
過去的我,被知識焦慮推著跑,
看書、上課、做了滿滿筆記,
教養知識的確很有幫助,
卻也常讓我聽見心底的聲音:
"我對孩子不夠好"
"我不夠好"
一路走來,我才明白,
教養其實沒有想像中那樣遙遠。
理論可以變成一個小步驟、
一句簡單的話,落在日常裡。
現在,我給自己一個新的標準:
"我不必每天都是100分,
我可以依孩子和自己的狀況調整。"
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滋養自己。
我想透過書寫整理人生,
讓自己走在慢慢變好的路上。
我們家的小方法,輕輕放在這邊,希望也能溫柔地陪伴你ᵕ̈
🕊️「利利寫生活」以後想說:
𓆰簡單育兒|立即能用的教養小招式
𓆰正念日記|了解情緒,陪伴孩子和自己
𓆰教養實驗|理論 vs 姊弟倆迸出的火花
𓆰繪本共讀|紀錄姊弟重複翻看的愛書
𓆰免費資源|好用教養資源分享
最後一張照片圖說:知識焦慮期的學習歷程
--
後話:整理完才想到:還沒懷孕,我就去聽育兒講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