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提到過的一本書,書名是《駭客思維》(Hacking Life)。這本書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觀念——數據化。因為只有在數據化之後,你才有辦法持續進步。當所有事情都能被量化時,你就能更清楚地掌握每一個大小數字,包括健康狀況、事業發展、個人成長、運動紀錄,以及生活中的其他面向。
我覺得這個觀點相當受用。如果今天要寫書,最好也能將過程數據化,例如花了多少時間寫了多少字。因為只有有數據,你才知道自己是否在進步。過去我在寫作時,看了許多關於寫作的書籍,其中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重點是「時間限制與產出要求」——在限定的時間內,必須寫出一定字數。雖然我忘了確切數字,但這個設定讓我意識到一件事:你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
這種寫作方式的重點,就是不要中途停下來。例如,不管是寫書還是寫部落格,都不要花五到十分鐘思考,而是持續產出,先把內容完成,再回頭修改。
我認為這個方法非常好,因為多數人在停下來思考時,常常會陷入完美主義。我們會覺得這句話不夠好、這個想法沒必要寫,結果就被太多限制與阻礙卡住。與其如此,不如先全力把內容寫出來,再在後期進行修飾。整個過程中,不要讓自己停下來,才有機會產生更大量且更真實的內容。
我反而覺得這個策略非常好。後來我在練習的過程中,也一步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一開始,我採用手寫的方式,完全不去修飾,只是卯起來寫。之後再將內容打成文字,後來又改用語音輸入(Voice Input)。這個方法對我來說太棒了,因為能更快速地產出內容,再進行下一步的整理或修飾。
Gary Vaynerchuk 對我的影響很大,他的理念是 Document, Don’t Create(記錄,不創作)。我就是用這個策略,錄了 358 集 Podcast 並上傳到串流平台,所以在 Apple Podcast 和 Spotify 上都能聽到我的節目。當初的策略現在我同樣運用在部落格和文字創作上,我覺得這是一個簡單又高效的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持續產出內容。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獲得新的想法與靈感。
這些經驗也讓我更加確信一件事:完美本身並不存在,它只是主觀感受。你可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但別人卻認為很棒。
我記得有一次在 Facebook 做正能量的直播分享,內容包括我的經驗、書籍閱讀以及觀察。當時直播結束後,我覺得整體並不理想——網路速度、品質、內容都不完美。畢竟 Live 是即時的,不能停下來修改或調整。然而,竟然有人傳訊息告訴我,那一場分享讓他獲得啟發與收穫。
錄 Podcast 也是一樣的概念。我從來不是為了別人而錄,而是為自己記錄學習、體悟與發現。當然,有些內容是針對別人的提問或反饋來分享,但更多時候只是記錄自己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釐清了許多思緒,獲得不同的靈感與策略。
最有趣的是,有聽眾在 Facebook 留言特別指出他在哪幾集 Podcast 收穫很大,並分享了感想。這讓我意識到——當你專注於真實記錄,而不是追求完美時,反而能觸動到更多人。
我自己覺得,光是能夠釐清思緒,這個價值就已經高得不可思議。事實上,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或人生旅途中,都會有很多時刻思緒混亂,而這種混亂往往會影響我們的選擇與決定,甚至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問題、關卡或挑戰。
我後來發現,每當我錄完一期 Podcast,談論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或觀察時,即使不會完全透露事件細節與人名(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與他人的個資),仍然能讓我獲得一種不同的視角。
這個視角有點像「上帝視角」或「第三人視角」,讓我可以跳脫當下的情境,像旁觀者一樣去看待自己。正如俗話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在其中的人,往往感到混亂;但當你抽離出來再回頭審視事情時,看到的就會完全不一樣,會變得更清楚。
我常想,如果能像靈魂出竅般,讓身體依然在原地,而靈魂則漂浮在房間角落,從遠處看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與表現的狀態,那會怎麼樣?這時候就能更客觀地評估——自己是否正一步步邁向更好?如果沒有,那就代表在經歷的過程、正在做的事或既有習慣上,可能需要調整與改變。
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自我檢視過程。當你用第三視角看待自己時,你會更清楚判斷:現在的狀態是 OK,還是需要調整。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別人也可能直接挑戰你——無論是針對你的健康、財富,還是人際關係。這三大領域是大多數人最在意的,而你的狀態往往會成為他人觀察甚至質疑的焦點。
我有時會想像,一個人被公開挑戰,還是在一場有媒體在場、全程記錄的記者會上。對方可能質疑你的思維、做法、結果,甚至指出你在財務、人際或其他方面的失誤。但在這些情況下,我依然認為——只要擁有健康,人生就有無限可能。
因為財富可以再賺,人際關係可以重新建立,唯獨健康是失去了就無法挽回的。只要健康還在,你能走、能跑、能跳、能工作、能呼吸,就還有機會去創造與改變。健康意味著萬事皆有可能,而這也是我在自我觀察中得到的最重要體悟之一。
最後,我想表達的一個重點就是——不要抱怨。
事實上,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帝安排、注定會發生的。在某個時刻,即使你選擇抱怨或批判,那一刻發生的事情,依然是上帝有意安排的,且背後一定有祂的目的。祂希望你能藉此做出新的調整、改變與突破。
關鍵在於,你要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緒、語言與思維。因為情緒、語言與思維會深刻影響你的人生。如果它們失控,你的人生就可能陷入巨大的混亂,甚至嚴重到威脅生命。
因此,要感恩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並藉此調整自己、學習與成長。同時思考——你還能多貢獻什麼?能為世界、社會、甚至家人創造什麼價值?
我在先前的部落格中曾提到,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改變你的財務。當財務改善後,你可以做出更多選擇,甚至將資源用於幫助需要的人,做出更大的貢獻。而要改變財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事業做起來。
在我的人生原則中,第三條原則就是:
把事業做起來,並達到理想的財務目標。
上班當然沒有問題,因為它能帶來收入。如果你的工作能加薪、升遷,甚至薪水比一般人高出一倍、兩倍、三倍,那也是非常棒的事。但長遠來看,我們依然需要打造一個更穩固的財務安全網。
這個安全網就像是一份保險——當發生任何突發狀況時,你的事業能支撐你、保護你,幫助你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