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與殘缺
繼挑選基因後,故事中將「完美」的追求推及改造孩子的行為。為什麼想要改造孩子?故事中的家長和老師都認為這樣比較好管教。孩子不吵鬧,聽話又守規矩,這樣不是很好嗎?相信這也是許多父母老師的心聲。然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改造後,孩子聽話了,但也失去衝勁了,孩子安靜了,但是也失去活力了,它們成了殭屍,會動,但沒有自己的心智,只會聽命行事。就算不是殭屍,威爾和達拉斯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彷彿要被吃掉般只能假扮殭屍以自保。
與之相對,故事中有個畸形村。因為有不肖企業傾到廢棄物污染的水導致一整個村成了畸形村,之後又有不肖電視節目業者以製作畸形人拳擊賽的方式吸引觀眾賭輸贏。故事一開始,威爾對這一切是沒什麼想法的:他對畸形人背後的故事不感興趣,只在乎自己看拳擊的樂趣和能賭贏的錢。但當出逃的路上經過畸形村,親眼目睹他才知道:這些人和一般人沒兩樣,或許,只更多了包容心和堅強的心志。
比起變成殭屍的孩子或面目詭異的畸形人,將剝奪視為理所當然的「大人」更讓人覺得恐怖。不想要搗亂吵鬧的孩子,所以每個人一劑疫苗全部解決,就算當中會有人體質不適而死,就算如此會扼殺多少創意和天才也在所不惜。這是何等傲慢的「大人」。母親與父親
威爾家庭中的大人是軟弱溫和而疲累的母親和已亡缺席的父親,這也導致聰明的長子馬克思在家中頗有發言權,當他決定一定要從這個地方逃跑並積極籌劃後,母親也被他說服,能放下在這個地方的房子工作,帶著孩子——甚至「綁架」達拉斯一起出逃。
父親的缺席除了讓出了一家的決策主權和行動主導權,一方面也讓達拉斯有了出逃的藉口:扮成威爾家的爸爸。
達拉斯則來自一個高壓的家庭,有粗魯暴力的哥哥還有霸道且看不起他的父親,在「殭屍化」前,這兩個父權勢力就給他很大的壓力了,更遑論周遭的人都殭屍化後,他在學校在家裡都不得放鬆,有父親盯著挑他毛病想補打針,所以讓他悲觀的放棄出逃,消極的只想假扮殭屍直到被發現或是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