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有個朋友,她的個性非常直言不諱。
有什麼就說什麼,完全不修飾。

但這樣的真實,卻常常惹來麻煩。
她會因為一句話得罪人,也因為表達太直接,讓另一半覺得「難以相處」。
有一次她很無奈地問我:
「為什麼我不能做自己?為什麼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能接受真正的我?是不是對方就是不對的人?」

我後來才發現,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都有。
我們都渴望做自己,但「做自己」真的只有一個版本嗎?
我自己認為有兩種做自己:
一種是
我說出來,是因為想嗆爆別人。
帶著情緒與稜角,講完後自己還在翻騰。
另一種是
我說出來,是因為這就是我,而且說完我內心覺得很安穩。
帶著真實,但同時有溫柔、覺知與美感,講完後心是安的。

差別不在於「話的內容」,而在於 能量的底氣。
一個是想證明或反擊,一個是單純地分享與表達。

所以答案不是「不能做自己」,
而是:你能不能找到 讓自己心安、讓人願意靠近的做自己。
真正的「光版自己」不會讓你失去個性,反而會讓你的人際關係、事業磁場都更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