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青少年超討厭粉紅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的靈魂到底能不能做主?@情緒色彩學堂007
raw-image

🎭 小劇場:從甜美寶貝到粉紅恐懼症

回想一下:

三歲的時候,孩子拿到一件粉紅小洋裝,開心到在沙發上轉圈圈;

十三歲的時候,你好心拿出一件粉紅 T 恤,他看你的眼神比看數學考卷還絕望。

你:「不是小時候很愛嗎?」

孩子冷冷回一句:「那是你愛,不是我愛。」

→ 就這麼簡單,青春期的靈魂就是要戳破爸媽的回憶泡泡。


🎯 粉紅色為什麼讓青春期孩子翻桌?

1.粉紅=被呵護=被控制

小時候,粉紅是「安全糖果」。 青春期,孩子開始要獨立,卻發現房間還在用粉紅色告訴他: 「你是我可愛的小寶貝,永遠不准長大。」 粉紅房=你還是小孩,聽話。

→ 孩子當然要翻桌怒吼:「我不要再當你的小寶貝!」

2.粉紅=性別刻板印象的鐐銬

特別是女生,會覺得被強加被強制「要可愛、要溫柔」; 男生更慘,一旦跟粉紅沾上邊,就立刻被同儕笑「娘娘腔」。

青春期的孩子最怕「被貼標籤」, 青春期正好是他們要展現「我是我,不是公主」的階段。 → 所以抗粉紅其實是「自我認同革命」。

3.粉紅太軟弱,撐不起青春期的混亂能量

青春期的大腦在走鋼索:一邊想獨立,一邊還不成熟。內心世界大概是: 早上想獨立,下午想黏人,晚上想翻桌。這股爆炸能量,需要深色或中性色-更有力量感的色彩來平衡。 粉紅在這裡就像棉花糖拿去擋火山爆發,結果只會更狼狽。

🎭 小劇場 Part 2:公主房的反抗

媽:「小時候夢想不是有一個公主房嗎?怎麼現在一看到粉紅就翻白眼?」

女兒(用青春期標配冷漠臉正坐在她的全粉紅房裡):「媽,因為那是『小孩顏色』。窗簾粉紅、床單粉紅、桌墊粉紅,我每天睡醒都覺得自己是一根草莓牛奶吸管。」

此刻媽媽心碎:原來她用心打造的「夢幻天地」,對青春期孩子來說,完全是「爸媽不放手」的證據現場。

媽媽還在懷念「小寶貝的可愛模樣」,孩子已經覺得「粉紅色=被你困在過去的形象裡」。


✅ 那爸媽該怎麼辦?

✨ 1. 承認他們不再是「小寶貝」

孩子不愛粉紅,不是叛逆,而是成熟的必經過程。

所以,拜託不要再講「你小時候最愛粉紅啊」這種話,因為這句話在他耳朵裡翻譯成:「你永遠別想長大。」

✨ 2. 用「過渡色」來降溫

如果房間整間都是粉紅,不用一次全拆。請立刻拉一點灰、白、木色、墨綠來中和,讓房間變「更成熟」。孩子會覺得:「喔,爸媽真的懂我。」

這不只是顏色設計,而是給孩子一個訊息:「我看見你在長大,我願意調整。」

✨ 3. 把選擇權交還孩子

與其跟他戰「房間該是什麼顏色」,倒不如直接說:「來,你選。要牆壁、要窗簾、要床單,決定權給你。」

青春期孩子要的就是——「尊重我」。

(而且很可能他最後選黑色,但放心,黑色只是 emo 的 cosplay,過一陣子他會自己膩。)


🧠 心理延伸:粉紅=爸媽的控制代碼

對青春期孩子來說,抗拒粉紅不是單純「討厭顏色」,而是討厭顏色背後那份「爸媽掌控」的味道。

當他翻白眼喊「我不要粉紅!」,其實潛台詞是:「媽,放手啦,拜託。」


💬 結語:從粉紅逃亡,其實是長大的開始

青春期孩子抗拒粉紅色,不是他們想跟爸媽唱反調,而是因為粉紅在他們眼裡,已經從「安全感」變成「緊箍咒」。

所以,與其死守「公主房」、「可愛房」,不如陪孩子走一趟「重新選色」的冒險。

因為顏色不只是牆上的漆,它其實是孩子在吶喊:「我在長大,請讓我的靈魂自己作主。」


✅ 粉紅=童年的糖果,但青春期要的是自由的底色

✅ 拒絕粉紅,不是拒絕爸媽,而是孩子要自己的人生上色

我的房間我作主,雖然鈔票還是爸媽出

👉 想用耳朵輕鬆吸收?這篇文章即將推出 Spotify 版本。

連結完成後我會更新在這裡,記得再回來收聽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ulina的空間心理研究室
0會員
35內容數
👉 這裡研究的不是房子,而是住在裡面的人。 這裡不是單純的裝潢頻道,也不是親職碎念集散地。 這是一個把「空間設計 × 情緒心理 × 催眠暗示」混搭起來的研究所。 📌 簡單說:保證比育兒書好笑一點點,也比裝潢手冊實用一點點。 這是一個讓你用比較好笑、不那麼絕望的方式,重新理解「家」與「人」的實驗場。
2025/09/14
你是不是以為,粉紅色是「小女孩的夢幻顏色」?粉紅=浪漫溫柔小公主 要是想用粉紅色打造空間氛圍,建議別一整間塗滿,會從「溫柔」變「膩味」。 用在局部,比如抱枕、窗簾、牆面一角,效果會好得多。 不然你會發現孩子睡前安靜了,但你開始做夢自己在草莓蛋糕裡走不出去。
Thumbnail
2025/09/14
你是不是以為,粉紅色是「小女孩的夢幻顏色」?粉紅=浪漫溫柔小公主 要是想用粉紅色打造空間氛圍,建議別一整間塗滿,會從「溫柔」變「膩味」。 用在局部,比如抱枕、窗簾、牆面一角,效果會好得多。 不然你會發現孩子睡前安靜了,但你開始做夢自己在草莓蛋糕裡走不出去。
Thumbnail
2025/09/05
顏色對高敏感孩子,不只是美觀問題,它們是情緒的開關。 綠色可以幫他找到穩定,紅色可以給他衝勁—— 重點是,你要決定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關。
Thumbnail
2025/09/05
顏色對高敏感孩子,不只是美觀問題,它們是情緒的開關。 綠色可以幫他找到穩定,紅色可以給他衝勁—— 重點是,你要決定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關。
Thumbnail
2025/09/04
上一篇講到綠色其實是個很好用也很難用的顏色,因為斯斯有三種,但是綠色有很多種。 對於一般的孩子來說,綠色能夠有效起到安撫跟穩定情緒的作用,但一不小心用過頭或用錯色,就會讓屁孩變成樹懶.... 但對高敏感孩子來說,綠色則是他.....
Thumbnail
2025/09/04
上一篇講到綠色其實是個很好用也很難用的顏色,因為斯斯有三種,但是綠色有很多種。 對於一般的孩子來說,綠色能夠有效起到安撫跟穩定情緒的作用,但一不小心用過頭或用錯色,就會讓屁孩變成樹懶.... 但對高敏感孩子來說,綠色則是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繪本給人的第一眼⋯⋯ 我說不出什麼來, 在我心裡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所以今天來說說這本書吧! 🔹先從封面看起, 深色背景與藍色調的線條形成鮮明對比, 創造出極為強烈的視覺效果。 封面上孩子的表情嚴肅、沉重, 孩子的眼神和略顯下垂的嘴角, 傳達出一種內心的掙扎或
Thumbnail
🔸這繪本給人的第一眼⋯⋯ 我說不出什麼來, 在我心裡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所以今天來說說這本書吧! 🔹先從封面看起, 深色背景與藍色調的線條形成鮮明對比, 創造出極為強烈的視覺效果。 封面上孩子的表情嚴肅、沉重, 孩子的眼神和略顯下垂的嘴角, 傳達出一種內心的掙扎或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對於兒童來說,繪畫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他們表達內心想法和情感的重要管道。通過仔細觀察孩子們的畫作,特別是他們使用的色彩種類和方式,我們可以獲得洞見他們內心世界的寶貴線索。這正是朗格色彩理論為我們提供的獨特視角。 根據朗格理論,每一種顏色都蘊含著特定的心理含義和象徵意義。比如鮮紅色通常代
Thumbnail
對於兒童來說,繪畫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他們表達內心想法和情感的重要管道。通過仔細觀察孩子們的畫作,特別是他們使用的色彩種類和方式,我們可以獲得洞見他們內心世界的寶貴線索。這正是朗格色彩理論為我們提供的獨特視角。 根據朗格理論,每一種顏色都蘊含著特定的心理含義和象徵意義。比如鮮紅色通常代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小孩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 你給他什麼顏色, 他就呈現什麼顏色。   想給他平靜,就染上粉紅色; 想給他熱情,就染上紅色; 想給他開心,就染上黃色。   凡事父母給的顏色, 終將影響著他的未來。   而在生活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 有些小孩出了點問題, 嚴重的, 則是會出
Thumbnail
小孩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 你給他什麼顏色, 他就呈現什麼顏色。   想給他平靜,就染上粉紅色; 想給他熱情,就染上紅色; 想給他開心,就染上黃色。   凡事父母給的顏色, 終將影響著他的未來。   而在生活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 有些小孩出了點問題, 嚴重的, 則是會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