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以自己無法抗拒零食的經驗開頭,幽默寫下自己犯了七宗罪的饕餮罪,隨後以理性的筆法分析大眾迷上零食的原因,並引用數據說人們對零食的需求與癡迷,以及其所帶來的危害,例如:
「臺灣的零食市場一年高達一百億新臺幣」
「美國人一年要吃掉十億磅的玉米花」
「美國人平均每一年要吃十公斤的零食,消耗量是二十年前的兩倍。」
「二十年美國人只有兩成人口體重超標,現在卻有超過超過六成,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屬於癡肥,每年因肥胖相關病症而死的有三十萬人。不只美國多胖子,臺灣也有近五成的超重,中國有四成,香港有兩成半,全世界加起來,至少有十億人超重。」
最後拋出耶魯大學「飲食與體重失調中心」凱力‧布朗奈主任所提出的「開徵垃圾食物稅」議題,以及在時代與飲食習慣變遷下,正常食物與垃圾食物不容易區分的反思。
一般人都可以理解與同意,如要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可透過增加具體數據或引用研究,但如何要讓筆觸變得幽默,似乎更加不容易。
請試分析以下文字中,作者的寫作手法如何讓平凡的敘述變得幽默風趣?
- 我氣自己的手指不聽使喚,反射動作一樣把爆米花送進嘴裡,我氣舌頭牙齒都沒出息,明知道毫不可口,卻還是來者不拒、無力抵。大腦一直發出警告,斥責這是粗食,這樣的吃法叫做墮落,可是手和嘴才不理它,自顧自墮落下去。
- 我很內疚,向朋友告解,卻惹來她一陣狂笑,說我發神經小題大做,如果吃零食是饕餮罪,那麼除了喝奶的嬰兒,全世界都是罪人慣犯,末日審訊要大排長龍,這輩子可能還輪不到我呢,光一個美國就夠上帝忙的了。
- 零食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必需品,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從清早到深宵,都有人在嗤嗤嗤咬著爆米花,卡滋卡滋吃著洋芋片,囫圇吞著蒟蒻果凍,青筋畢現嚼著魷魚絲,意亂情迷舔著巧克力,稀哩呼嚕灌著可樂果汁。
- 所以零食速食和冰淇淋銷量高漲,不是因為品味或者歡樂,極可能是療傷止痛的避難所,以脂肪 窒息焦慮,用糖漿淹死憂傷;酗可樂酗咖啡直到醺醺然,在口腔的滿足快感裡暫忘現實,讓強烈的甜蜜或者辛辣麻痺所有感覺。
以下是解析線
我氣自己的手指不聽使喚,反射動作一樣把爆米花送進嘴裡,我氣舌頭牙齒都沒出息,明知道毫不可口,卻還是來者不拒、無力抵。大腦一直發出警告,斥責這是粗食,這樣的吃法叫做墮落,可是手和嘴才不理它,自顧自墮落下去。
→內心獨白加入腦、手、嘴的擬人敘述,讓敘述句畫面感,更為生動活潑。
我很內疚,向朋友告解,卻惹來她一陣狂笑,說我發神經小題大做,如果吃零食是饕餮罪,那麼除了喝奶的嬰兒,全世界都是罪人慣犯,末日審訊要大排長龍,這輩子可能還輪不到我呢,光一個美國就夠上帝忙的了。
→在人際互動的描寫,加入宗教儀式與用語,讓敘述生動活潑。
零食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必需品,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從清早到深宵,都有人在嗤嗤嗤咬著爆米花,卡滋卡滋吃著洋芋片,囫圇吞著蒟蒻果凍,青筋畢現嚼著魷魚絲,意亂情迷舔著巧克力,稀哩呼嚕灌著可樂果汁。
→善用排比、狀聲詞、動詞,使敘述生動活潑。
所以零食速食和冰淇淋銷量高漲,不是因為品味或者歡樂,極可能是療傷止痛的避難所,以脂肪 窒息焦慮,用糖漿淹死憂傷;酗可樂酗咖啡直到醺醺然,在口腔的滿足快感裡暫忘現實,讓強烈的甜蜜或者辛辣麻痺所有感覺。
→以轉化(具象化)手法和對感官的具體描寫,生動呈現零食為人類帶來的撫慰。
下次寫作時,可以學習善用以上寫作技巧,增加文章的趣味喔!
感謝每一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