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饕餮時代──從〈我們的饕餮時代〉學習寫出有理有據又幽默的文章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本文作者以自己無法抗拒零食的經驗開頭,幽默寫下自己犯了七宗罪的饕餮罪,隨後以理性的筆法分析大眾迷上零食的原因,並引用數據說人們對零食的需求與癡迷,以及其所帶來的危害,例如:

「臺灣的零食市場一年高達一百億新臺幣」
「美國人一年要吃掉十億磅的玉米花」
「美國人平均每一年要吃十公斤的零食,消耗量是二十年前的兩倍。」
「二十年美國人只有兩成人口體重超標,現在卻有超過超過六成,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屬於癡肥,每年因肥胖相關病症而死的有三十萬人。不只美國多胖子,臺灣也有近五成的超重,中國有四成,香港有兩成半,全世界加起來,至少有十億人超重。」

最後拋出耶魯大學「飲食與體重失調中心」凱力‧布朗奈主任所提出的「開徵垃圾食物稅」議題,以及在時代與飲食習慣變遷下,正常食物與垃圾食物不容易區分的反思。


一般人都可以理解與同意,如要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可透過增加具體數據或引用研究,但如何要讓筆觸變得幽默,似乎更加不容易。

請試分析以下文字中,作者的寫作手法如何讓平凡的敘述變得幽默風趣?

  1. 我氣自己的手指不聽使喚,反射動作一樣把爆米花送進嘴裡,我氣舌頭牙齒都沒出息,明知道毫不可口,卻還是來者不拒、無力抵。大腦一直發出警告,斥責這是粗食,這樣的吃法叫做墮落,可是手和嘴才不理它,自顧自墮落下去。
  2. 我很內疚,向朋友告解,卻惹來她一陣狂笑,說我發神經小題大做,如果吃零食是饕餮罪,那麼除了喝奶的嬰兒,全世界都是罪人慣犯,末日審訊要大排長龍,這輩子可能還輪不到我呢,光一個美國就夠上帝忙的了。
  3. 零食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必需品,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從清早到深宵,都有人在嗤嗤嗤咬著爆米花,卡滋卡滋吃著洋芋片,囫圇吞著蒟蒻果凍,青筋畢現嚼著魷魚絲,意亂情迷舔著巧克力,稀哩呼嚕灌著可樂果汁。
  4. 所以零食速食和冰淇淋銷量高漲,不是因為品味或者歡樂,極可能是療傷止痛的避難所,以脂肪 窒息焦慮,用糖漿淹死憂傷;酗可樂酗咖啡直到醺醺然,在口腔的滿足快感裡暫忘現實,讓強烈的甜蜜或者辛辣麻痺所有感覺。

以下是解析線


我氣自己的手指不聽使喚,反射動作一樣把爆米花送進嘴裡,我氣舌頭牙齒都沒出息,明知道毫不可口,卻還是來者不拒、無力抵。大腦一直發出警告,斥責這是粗食,這樣的吃法叫做墮落,可是手和嘴才不理它,自顧自墮落下去。

→內心獨白加入腦、手、嘴的擬人敘述,讓敘述句畫面感,更為生動活潑。

我很內疚,向朋友告解,卻惹來她一陣狂笑,說我發神經小題大做,如果吃零食是饕餮罪,那麼除了喝奶的嬰兒,全世界都是罪人慣犯,末日審訊要大排長龍,這輩子可能還輪不到我呢,光一個美國就夠上帝忙的了。

→在人際互動的描寫,加入宗教儀式與用語,讓敘述生動活潑。

零食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必需品,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從清早到深宵,都有人在嗤嗤嗤咬著爆米花,卡滋卡滋吃著洋芋片,囫圇吞著蒟蒻果凍,青筋畢現嚼著魷魚絲,意亂情迷舔著巧克力,稀哩呼嚕灌著可樂果汁。

→善用排比、狀聲詞、動詞,使敘述生動活潑。

所以零食速食和冰淇淋銷量高漲,不是因為品味或者歡樂,極可能是療傷止痛的避難所,以脂肪 窒息焦慮,用糖漿淹死憂傷;酗可樂酗咖啡直到醺醺然,在口腔的滿足快感裡暫忘現實,讓強烈的甜蜜或者辛辣麻痺所有感覺。

→以轉化(具象化)手法和對感官的具體描寫,生動呈現零食為人類帶來的撫慰。

 

下次寫作時,可以學習善用以上寫作技巧,增加文章的趣味喔!


感謝每一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全家人的語文沙龍
2會員
74內容數
這是以國中國文課本為基礎, 希望可以幫助所有人更好地理解與表達的語文沙龍天地。 無論你幾歲,不知道要讀什麼,就讀國文課本吧! 我們每周更新,如果有想認識的主題也歡迎告訴我! 為了不錯過更新,請記得加入沙龍,並追蹤Deer L !
2025/09/20
在被貶至黃州後,許多原本的朋友為自保,紛紛與蘇軾斷聯。 孤獨的蘇軾轉而向山水與古人「對話」,在其中尋找新的理解角度。 這樣的「對話」方式相較一般單純的對話,更為深入自身的內心,也因此有了異乎尋常的收穫。
2025/09/20
在被貶至黃州後,許多原本的朋友為自保,紛紛與蘇軾斷聯。 孤獨的蘇軾轉而向山水與古人「對話」,在其中尋找新的理解角度。 這樣的「對話」方式相較一般單純的對話,更為深入自身的內心,也因此有了異乎尋常的收穫。
2025/09/1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課選自《孟子》一書。孟子先舉例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的故事開頭,說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以苦難加以磨練,才能增加所欠缺的能力。 隨後接以「個人」的角度說明,人總是需要犯錯與遇到困難後,甚至被他人糾正,才能明白問題,加以振作。最後延伸到國家的視角。
2025/09/1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課選自《孟子》一書。孟子先舉例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的故事開頭,說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以苦難加以磨練,才能增加所欠缺的能力。 隨後接以「個人」的角度說明,人總是需要犯錯與遇到困難後,甚至被他人糾正,才能明白問題,加以振作。最後延伸到國家的視角。
2025/09/11
本篇文章是賈伯斯(Steve Jobs)於史丹佛大學2005年畢業典禮的演講稿,主要由三個賈伯斯重要的生命故事與其反思所組成,包含「關於人生的點滴如何被串在一起」、「愛與失去」及「關於死亡」三個主題。
2025/09/11
本篇文章是賈伯斯(Steve Jobs)於史丹佛大學2005年畢業典禮的演講稿,主要由三個賈伯斯重要的生命故事與其反思所組成,包含「關於人生的點滴如何被串在一起」、「愛與失去」及「關於死亡」三個主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有人覺得作者的文字很有趣,但同時也有讀者認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個人意見和評價,甚至帶有一點「賣老」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懷舊黑心食品」這個書名,確實有點偏頗;其中包含的絕不只是那些過去曾發生過的食安事件,甚至更多的其實是關於台灣人「吃」的一些冷門知識。
Thumbnail
有人覺得作者的文字很有趣,但同時也有讀者認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個人意見和評價,甚至帶有一點「賣老」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懷舊黑心食品」這個書名,確實有點偏頗;其中包含的絕不只是那些過去曾發生過的食安事件,甚至更多的其實是關於台灣人「吃」的一些冷門知識。
Thumbnail
閱讀文學和文學飲食揉進生活日常,既消暑也飽滿,尤其在靜瑟午後。對身為美食作家又罹患重病後重獲健康的作者來說,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人生,逛市場和墳場更勝博物館。
Thumbnail
閱讀文學和文學飲食揉進生活日常,既消暑也飽滿,尤其在靜瑟午後。對身為美食作家又罹患重病後重獲健康的作者來說,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人生,逛市場和墳場更勝博物館。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食物的價值以及人們對食物的態度一直在改變。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食物的價值以及人們對食物的態度一直在改變。
Thumbnail
吃素早已是飲食文化的趨勢,台北甚至曾經被CNN評選為「素食友善城市」之一👍🏻 而影響人們選擇吃素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宗教、環保、健康,如果要深入研究,每個原因都有說不完的好處。
Thumbnail
吃素早已是飲食文化的趨勢,台北甚至曾經被CNN評選為「素食友善城市」之一👍🏻 而影響人們選擇吃素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宗教、環保、健康,如果要深入研究,每個原因都有說不完的好處。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