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賈伯斯的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認識六種人生時間觀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本篇文章是賈伯斯(Steve Jobs)於史丹佛大學2005年畢業典禮的演講稿,主要由三個賈伯斯重要的生命故事與其反思所組成,包含「關於人生的點滴如何被串在一起」、「愛與失去」及「關於死亡」三個主題。

「關於人生的點滴如何被串在一起」:

賈伯斯從大學退學,基於興趣學習美術字體的經驗,成為日後創業的基礎。

「愛與失去」:

被自己所創立的公司開除,但賈伯斯仍然積極投入自己熱愛的事物,擇己所愛。

「關於死亡」:

面對癌症的經驗,讓賈伯斯深刻理解到生命的有限性,並透過此判對生命中何謂重要的事情。

大學畢業是學子脫離學生身分,步入嶄新階段的開始,賈伯斯作為全球知名品牌公司的執行長,將自身對生命的深刻省思,與年輕人誠摯分享。綜觀賈伯斯所提出的三個省思,可以發現不外乎是在關於在每個時間點,能綜合考量過去、現在與未來。

 

1. 「關於人生的點滴如何被串在一起」:能對自己過去的累積的經驗正向詮釋,相信這些點滴可以在未來的每一刻串連成線。

2. 「愛與失去」:不要受到過去失去的束縛,不要擔心未來是否更好或更糟,也不要輕易相信自己「注定」只能如何,接受老天爺的當頭棒喝,積極地擇己所愛,投入當下。

3. 「面對死亡」:生命存在有限性和階段性,每個人都有面對死亡的一天,從未來的觀點加以思考,甚至是最後面對死亡的時候,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呢?

 

前述有關對「過去」、「現在」、「未來」時間點的切換,其實可以用心理學理論中津巴多的「時間觀」加以理解。


什麼是時間觀呢?

建構心理時間的一個基本向度,在認知歷程我們會將經驗劃分進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框架中,並在決策行動中受其影響。


每個人都擁有六種不同的時間觀: 

1.積極過去:反映一種對過去的熱情、多感的態度,認為過去大體上是美滿的

2.消極過去:反映對過去普遍消極、厭惡的看法。

3.宿命現在:一種對未來和生活已被注定、無法改變、無助和絕望的態度。

4.享樂現在:表明了一種對當前快樂的偏好,很少關心未來的後果。

5.未來:行為以追求未來目標和回報為主。

6.超未來:相信死後會有某種形式的存在,對未來的關注並不會隨著身體的死亡而終止。

 

而不同的時間觀,將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方式,進而促成我們的不同行動,如:

1.積極過去:「想起過去讓我很高興」、「我懷念我的童年」

2.消極過去:「我總覺得人生有些事情應該可以不一樣」、「過去的痛苦經常在我心中重演」。

3.宿命現在:「運氣比努力工作更能得到回報」、「你無法真正計劃未來,因為事情變化很大」、「命運決定了我的大部分人生」。

4.享樂現在:冒險讓我的生活不再無聊」、「我做事很衝動」、「我經常跟隨我的心而不是我的頭腦」

5.未來:「當我知道有工作要做時,我能夠抵制誘惑」、「約會遲到讓我感到不安」、「我通過穩步推進按時完成項目」

6.超未來:「死亡只是另一個新的起點」、「只有我的肉體消逝」。

 

若希望能擁有較高生活滿意度,擇應該擁有:

平衡的時間觀 A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平衡時間觀被定義為根據任務特徵、情境考慮和個人資源在時間觀間靈活切換的心理能力。

 

多半由較強烈的「積極過去」,較弱的「消極過去」與「宿命現在」,適當的「享樂現在」與「未來時間觀」組成。

意即能正向詮釋自己過去的生命經驗、適度的積極投入當下,並規劃未來。

而這些概念其實正好賈伯斯的理念不謀而合。

如果你對自己時間觀的現況也有興趣,不妨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https://www.thetimeparadox.com/zimbardo-time-perspective-inventory/

 

透過調整自己詮釋過去、現在與未來經驗的方式,願我們都能擁有更無悔而衝實的人生。


感謝每一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全家人的語文沙龍
2會員
74內容數
這是以國中國文課本為基礎, 希望可以幫助所有人更好地理解與表達的語文沙龍天地。 無論你幾歲,不知道要讀什麼,就讀國文課本吧! 我們每周更新,如果有想認識的主題也歡迎告訴我! 為了不錯過更新,請記得加入沙龍,並追蹤Deer L !
2025/09/10
〈與宋元思書〉自題目而言,是一封書信,就內容則是一篇寫景抒懷的短文佳作,描寫富陽至桐廬,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美景。 全文包含山水視覺與聽覺的描寫,最後抒懷自然美景當前,使人忘卻世俗煩憂。就文字特色而言,全文不只篇幅短小、用字精煉。
2025/09/10
〈與宋元思書〉自題目而言,是一封書信,就內容則是一篇寫景抒懷的短文佳作,描寫富陽至桐廬,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美景。 全文包含山水視覺與聽覺的描寫,最後抒懷自然美景當前,使人忘卻世俗煩憂。就文字特色而言,全文不只篇幅短小、用字精煉。
2025/09/10
以的921大地震為題,在20年後訪問當年倖存的孩子以及協助他們的社工與兒福聯盟成員。文中提供具體時空背景、引用客觀真實數據、專家社工見解、當事者的心路歷程分享,既為本篇文章的真實性提供立論基礎,同時也透過敘述結構的安排與文學的筆法,提升報導的故事性,讓文章更為引人入勝、深入人心。
2025/09/10
以的921大地震為題,在20年後訪問當年倖存的孩子以及協助他們的社工與兒福聯盟成員。文中提供具體時空背景、引用客觀真實數據、專家社工見解、當事者的心路歷程分享,既為本篇文章的真實性提供立論基礎,同時也透過敘述結構的安排與文學的筆法,提升報導的故事性,讓文章更為引人入勝、深入人心。
2025/09/10
李煜的這首以虞美人為詞牌的作品,是經典的早期詞作,寫於降宋後亡國後,抒發物是人非的哀愁與感嘆。
2025/09/10
李煜的這首以虞美人為詞牌的作品,是經典的早期詞作,寫於降宋後亡國後,抒發物是人非的哀愁與感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今天又來翻書- 《史詩人生-米爾頓艾瑞克森》,一翻就翻到 《艾瑞克森醫生與死亡有關的案例》。 若在團體中突然有位學生走了,那麼接下來這個團體動力會是?
Thumbnail
今天又來翻書- 《史詩人生-米爾頓艾瑞克森》,一翻就翻到 《艾瑞克森醫生與死亡有關的案例》。 若在團體中突然有位學生走了,那麼接下來這個團體動力會是?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這個文章提供了多年的地特四等作文題目,並提供每個題目的具體內容和提點。
Thumbnail
這個文章提供了多年的地特四等作文題目,並提供每個題目的具體內容和提點。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書籍,包含一些問題和心得,下面選取幾個來進行介紹 在這本書中提到死亡,有提到幾個問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書籍,包含一些問題和心得,下面選取幾個來進行介紹 在這本書中提到死亡,有提到幾個問題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
Thumbnail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