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編織的秘密幾何學:為什麼平針織片會自己捲起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打過棒針嗎?你是否注意過,一塊平針織片擺在那裡,就是會自動往上捲,不管我們怎麼按、怎麼拉,它就是會捲起來!彷彿織片有自己的「脾氣」?

手編織課上,常常有學生問我:老師我的織片/作品這樣捲捲的怎麼辦?我也只能說,除了熨斗,沒有其他快速的方法!


有趣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平針織片會捲,並不是毛線的問題,而是針織布本身的「天性」。


最近,美國德瑞索大學與賓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揭開了這個日常現象背後的數學規律。他們發現,只要理解針目(下針與上針)的幾何特性,就能準確預測織片最後會怎麼折疊、捲曲,甚至可以設計出自我摺疊的紡織品。


針織的基本單位是「針目」。如果你從織片的正面看,一排排整齊的「V」字(我都說「辮子」),就是所謂的下針(knit);翻到背面,會看到一顆顆小凸起,那是上針(purl)。


這兩種針法其實是一體兩面,就像銅板的正反面。但當一整個織片都是同一方向的針目時,這些微小差異就會累積成一股「彎曲傾向」。


實驗顯示:

如果正面是下針,那麼織片上下邊會往前捲、左右邊往後捲。

如果正面是上針,織片的捲曲方向就會完全反過來。


為了解釋為什麼平針織片會這樣彎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


他們把織片想像成一張「有彎曲慣性」的薄片。每一個針目交錯,就像在薄片上加了一點「想要彎曲」的力量;當這些力量全部疊加起來,就會讓織片自然形成特定的曲面。


他們用電腦軟體來模擬這個過程,然後再用針織機(為了降低變數,他們選擇了使用針織機而不是人工編織)打出來的織片來比較。


研究團隊用了「薄殼理論(Föppl–von Kármán energy)」,把布料看成一張可以拉伸、彎曲的彈性薄片。他們給每一個區塊一個「自然曲率」(κx, κy),代表這裡比較想往哪個方向捲。這樣做,最後就是把「上/下針法排列」轉換成一張「有自然彎曲傾向的薄片」,然後用能量最小化去算它最後會折成什麼樣子。


他們先把織片假設成平面,然後一步步增加「彎曲傾向」,看織片會怎麼「自己長」成三維形狀。每一個針目等於一個「小小的彎曲源」,每一針下針,會產生一組「往某方向彎」的力矩;而每一針上針也會產生一個力矩,其方向與下針的方向剛好相反。


最後,一整塊織片要怎麼彎,就是這些力矩的「總和」。


模型算出來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首先,他們計算平針織片(stockinette stitch):下針起針的平針織片與上針起針的平針織片的捲曲方向。

他們計算的結果發現,如果是下針起針的平針織片,則上下邊往前捲,左右邊往後捲。如果是上針起針的平針織片,捲曲的方向則完全相反。


這個計算的結果,和實際編織出來的織片一致。


接著,他們試著計算不同針法組合所產生的折痕與曲面。

他們發現,模型能預測某些圖案(例如「Miura-ori三浦摺疊(日語:ミウラ折り)」)最後會出現哪些直線狀的折痕。

但是,折痕的位置不一定出現在上下針交界,而是出現在數學計算出來最「省力」的地方。


最後,他們發現模型可以告訴我們織片最後會是「圓筒狀」「波浪狀」還是「幾乎平坦」。

雖然它無法精確算出每一針的細節,但能夠掌握織片「宏觀的形狀」。而且,電腦模擬出來的折疊紋路,和真實織片幾乎一模一樣。


總而言之,透過這個數學模型,研究團隊可以預測織片會怎麼折。而且他們發現:織片會怎麼折,與毛線材質無關,而是由上針/下針的排列來決定。


換句話說,有了這個軟體,只要寫好針法圖案,就能事先預測織片會折成什麼形狀。這意味著,這個軟體讓設計織片省事得多,不需要實際上打出一片片織片,可以先用軟體模擬。


你可能聽過「摺紙數學」:一張紙只要設計好折線,就能折成鳥、花或各種立體形狀。


針織雖然也會折,但它和摺紙不同。摺紙的折痕位置很清楚,通常就在兩種區塊的交界處。針織布的摺痕卻比較「任性」:上下針的交界處未必一定會成為折線,織片會自己找到最省能量的方式來彎曲。


這意味著,光看針法排列,我們不一定能猜到織片會怎麼捲。這就是為什麼,要發展一個新的編織圖案,往往曠日廢時:因為需要實際上動手做,然後再一次次地進行修改。但是,這個數學模型卻能幫我們算出答案。


也就是說,未來使用「Knitogami™」(研究團隊給軟體取的名字),無論是設計功能性布料或開發新的工藝美學產品,都可以變得更有效率。「Knitogami™」可以很方便的幫我們預測織片的形狀,不需要一再地人工試誤。


從這項研究我們瞭解到,科學不只存在於實驗室或顯微鏡、望遠鏡裡。我們每天穿的衣服,其實也有深刻的幾何學的原理在其中。每一個針目,都是一個小小的數學動作;當它們串在一起,就能讓一條紗線變成三維的世界。


參考文獻:

Niu, L., Dion, G., & Kamien, R. D. (2025). Geometric modeling of knitted fabric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2(7), e2416536122. https://doi.org/10.1073/pnas.24165361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76會員
924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8/30
2024年2月,第一株發光植物正式進行商業化販賣。 就在昨天,由中國南方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新的「發光植物」。而且,這次用的是石蓮。 一開始,我也覺得很厲害,轉殖石蓮? 不過仔細看了幾篇報導後發現其實差蠻多的...
Thumbnail
2025/08/30
2024年2月,第一株發光植物正式進行商業化販賣。 就在昨天,由中國南方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新的「發光植物」。而且,這次用的是石蓮。 一開始,我也覺得很厲害,轉殖石蓮? 不過仔細看了幾篇報導後發現其實差蠻多的...
Thumbnail
2025/08/29
當我看到某食農粉專宣稱日本的研究團隊做出了玉米與小麥的「混種」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 為什麼?因為雖然小麥和玉米都屬於禾本科,但卻分屬不同亞科。 於是我去找了論文來看...果然不是「混種」!
Thumbnail
2025/08/29
當我看到某食農粉專宣稱日本的研究團隊做出了玉米與小麥的「混種」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 為什麼?因為雖然小麥和玉米都屬於禾本科,但卻分屬不同亞科。 於是我去找了論文來看...果然不是「混種」!
Thumbnail
2025/08/28
在光合作用的世界裡,Rubisco每天負責把二氧化碳(CO₂)固定下來,變成植物能用的能量來源。沒有它,就沒有米飯、麵包,也沒有我們熟悉的森林與農田。 但Rubisco有兩大毛病,一個是慢,另一個是氧氣與二氧化碳傻傻分不清。 能不能讓它變更好呢?最近的研究發現:可以!
Thumbnail
2025/08/28
在光合作用的世界裡,Rubisco每天負責把二氧化碳(CO₂)固定下來,變成植物能用的能量來源。沒有它,就沒有米飯、麵包,也沒有我們熟悉的森林與農田。 但Rubisco有兩大毛病,一個是慢,另一個是氧氣與二氧化碳傻傻分不清。 能不能讓它變更好呢?最近的研究發現:可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交織的線條在紙上舞動, 如同心靈的編織,
Thumbnail
交織的線條在紙上舞動, 如同心靈的編織,
Thumbnail
好幾天沒有發表了,這幾天自己鉤織了兩個娃娃,好可愛,覺得鉤針很好玩,可以做玩的,可以做圍巾,還可以做衣服外套之類的,雖然全部都是自學的,但一點問題也沒有,畢竟有書可以看,有影片可以學。這個年代,要自覺真的只需要自制力就足夠了。 無論是鉤針或是畫畫,還是要學程式,都很方便。 這樣就想起自己學生時代
Thumbnail
好幾天沒有發表了,這幾天自己鉤織了兩個娃娃,好可愛,覺得鉤針很好玩,可以做玩的,可以做圍巾,還可以做衣服外套之類的,雖然全部都是自學的,但一點問題也沒有,畢竟有書可以看,有影片可以學。這個年代,要自覺真的只需要自制力就足夠了。 無論是鉤針或是畫畫,還是要學程式,都很方便。 這樣就想起自己學生時代
Thumbnail
打毛線(knitting)是一種很有趣的活動。套用梁實秋說的話,「兩根蔑棍,一上一下,織出多少物事」,真的是「令人拍案叫絕」。不同織法的排列組合,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織片,而這些織片的物理性質也不相同喔!
Thumbnail
打毛線(knitting)是一種很有趣的活動。套用梁實秋說的話,「兩根蔑棍,一上一下,織出多少物事」,真的是「令人拍案叫絕」。不同織法的排列組合,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織片,而這些織片的物理性質也不相同喔!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篆篆,今天我要講的手作是「毛線編織」! 毛線編織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例如:釘板編織、鉤針編織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篆篆,今天我要講的手作是「毛線編織」! 毛線編織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例如:釘板編織、鉤針編織
Thumbnail
首先將針線分拆 看到窗邊 有人在接吻 針輕聲墜落 線頭隱藏在髮尖 很快便出嫁了 卻愛上了暗示 只是一瞬之間 躲到隔壁的房間 聽到了海浪聲 那兒不遠了 當記憶分開了 裙子又復原了 利用指尖探訪 先拾起了碎屑 或許由此製造了針 剪髮的剪刀送來 有着偽裝的
Thumbnail
首先將針線分拆 看到窗邊 有人在接吻 針輕聲墜落 線頭隱藏在髮尖 很快便出嫁了 卻愛上了暗示 只是一瞬之間 躲到隔壁的房間 聽到了海浪聲 那兒不遠了 當記憶分開了 裙子又復原了 利用指尖探訪 先拾起了碎屑 或許由此製造了針 剪髮的剪刀送來 有着偽裝的
Thumbnail
手作是我工作之餘的興趣,最初從台灣開始流行手作市集時,看到許多手做愛好者所展示出的作品,令人感到療癒和喜愛,總想動手試試看,從羊毛氈,刺繡,到現在的毛線編織等,後來有些基礎後,就自己去購買材料,看書或網路教學來製作,過程中,常常會經過錯誤,或耐心不足等,但完成後,會非常有成就感哦
Thumbnail
手作是我工作之餘的興趣,最初從台灣開始流行手作市集時,看到許多手做愛好者所展示出的作品,令人感到療癒和喜愛,總想動手試試看,從羊毛氈,刺繡,到現在的毛線編織等,後來有些基礎後,就自己去購買材料,看書或網路教學來製作,過程中,常常會經過錯誤,或耐心不足等,但完成後,會非常有成就感哦
Thumbnail
女仕女事使用桌上型織布機,但線條有手捻的苧麻線、植物染後的工廠線,呈現的作品是共同交織的創作,讓過去和現在並存及流動,使一塊布可以有不同故事對話,只要心繫著傳統美好的價值,就可以讓不同世代透過織布方式創造更多樣子。
Thumbnail
女仕女事使用桌上型織布機,但線條有手捻的苧麻線、植物染後的工廠線,呈現的作品是共同交織的創作,讓過去和現在並存及流動,使一塊布可以有不同故事對話,只要心繫著傳統美好的價值,就可以讓不同世代透過織布方式創造更多樣子。
Thumbnail
自由書寫初嘗試,把文字當儲思盆。
Thumbnail
自由書寫初嘗試,把文字當儲思盆。
Thumbnail
每一根捲髮後面,一定都躲著另一根捲髮。找出接納不完美的解方。
Thumbnail
每一根捲髮後面,一定都躲著另一根捲髮。找出接納不完美的解方。
Thumbnail
自今年農曆年後開始學鉤織,我最喜歡鉤的就是包包,因為感覺很實用,這次做了一個水桶拼接包。
Thumbnail
自今年農曆年後開始學鉤織,我最喜歡鉤的就是包包,因為感覺很實用,這次做了一個水桶拼接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