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AI 時代的晶片巨人,從創辦人傳奇到全球布局的深度剖析

Mech muse 人型機器人新知-avatar-img
發佈於臺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全球智慧型手機、AI 晶片、自駕車系統,背後大多離不開同一家公司?這家公司不是 Apple、不是 NVIDIA,而是來自台灣的 台積電(TSMC)。在這篇文章中,你將會完整了解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它的創辦人故事、業務範疇、近年的財報表現,以及 AI 如何徹底改變台積電的營運與全球地位。最後,我也會分享我對台積電的觀察與疑問,邀請你一起思考它的未來。


一、創辦人的故事:張忠謀如何奠基「護國神山」

台積電的歷史,要從張忠謀博士談起。

張忠謀出生於 1931 年,年少時赴美留學,後來進入 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 深造。1960 年代,他加入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TI),一路做到全球半導體部門的副總裁。當時,他已是美國半導體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然而,張忠謀始終有個未完成的夢想:打造一個屬於華人的世界級科技公司。1985 年,他接受台灣政府的邀請,回到台灣主持工研院,並在 1987 年創辦了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決定。因為當時全世界的半導體公司,都堅持「自己設計、自己製造」。張忠謀卻逆勢操作,開創「純晶圓代工」模式——專心替別人做晶片,不與客戶競爭。

結果證明,他賭對了。三十多年後,台積電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製造商。


二、業務版圖:從奈米製程到先進封裝

今天的台積電,不只是「代工廠」,而是整個科技產業的核心基礎設施。

1. 晶圓代工服務

台積電的核心業務是 晶圓製造,涵蓋最先進與成熟的製程節點:

  • 先進製程:3 奈米、5 奈米,主要用於 AI、伺服器、高效能運算(HPC)智慧型手機旗艦晶片。Apple A 系列、M 系列,NVIDIA 的 GPU 幾乎全由台積電代工。
  • 成熟製程:16/20 奈米、28 奈米,應用於 汽車、物聯網、電源管理晶片。這部分雖然毛利率較低,但市場穩定,是長期基礎。

2. 先進封裝與測試

隨著 AI 與高速運算的需求,單靠縮小晶片已經不夠,台積電投入巨資發展先進封裝:

  • 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多顆晶片堆疊並高速互連,是 AI GPU 的關鍵。
  • SoIC®(System on Integrated Chips):3D 晶片整合,提升性能與功耗效率。
  • InFO®(Integrated Fan-Out):適合手機應用,Apple A 系列晶片大量使用。

這些技術讓台積電不僅是「製造者」,更是「系統整合者」。

3. 設計支援與生態系

台積電的 OIP(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連結全球超過 40 家設計軟體公司與 IP 提供商,協助客戶降低設計與量產之間的落差。


三、財報剖析:數字中的力量

數字最能說話。來看看台積電近年的表現。

1. 年度表現

  • 2024 年:營收 新台幣 2.89 兆元,淨利 1.17 兆元,毛利率 54%。
  • 2025 年 Q2:營收 300.7 億美元(年增 38.6%),淨利 135 億美元,毛利率飆升至 58.6%

2. 月度亮點

  • 2025 年 4 月營收達 新台幣 3,495 億元,刷新單月紀錄。
  • 1–7 月份營收均呈現雙位數年增率,顯示 AI 帶來的需求強勁。

3. 全球比較

  • 三星:在 3 奈米製程上技術卡關,良率不穩。
  • Intel:急起直追,力推 IDM 2.0,但短期內難以撼動台積電的代工地位。
  • 台積電仍穩坐 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 60% 以上 的霸主地位。

四、AI:推動台積電進入黃金時代

AI 的崛起,是台積電近兩年最大的催化劑。

1. NVIDIA 的關鍵夥伴

NVIDIA 的 Rubin GPUVera CPU 已經在台積電完成 tape-out,預計 2026 年量產。這意味著未來數據中心、AI 訓練需求,將直接轉化為台積電的營收。

2. 市值破兆

2024 年底,台積電因 AI 熱潮,市值突破 1 兆美元,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

3. 供應鏈挑戰

不過,AI 帶來的不只是紅利,也有壓力:

  • 先進封裝產能不足:CoWoS 月產能雖已擴增至 7.5 萬片,但仍供不應求。
  • 人才短缺:需要大量半導體工程師與材料專家。
  • 成本壓力:美國、日本廠投資金額龐大,毛利率短期受壓。

五、Mech Muse 的觀察與思考

身為觀察者,我認為台積電的未來有三大變數:

  1. 技術領先能否延續?
    2 奈米將於 2025 年末量產,若順利,台積電領先可望再延續五年;若卡關,三星與 Intel 將有機會切入。
  2. 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歐洲、日本都在要求「在地生產」。對台積電來說,這是市場機會,也是成本壓力。
  3. 永續與 ESG
    半導體製程耗水、耗能,台積電已在台灣、美國建置 再生水廠、投資綠電,但能否兼顧產能與環保,將影響其國際形象。

六、結語:台積電的未來十年

台積電的故事,是台灣科技產業最精彩的一章:從張忠謀的一個夢想,變成今天全球科技巨頭的支柱。未來十年,AI 仍將是推動台積電前進的火車頭,但挑戰不會少。

作為讀者的你,我想拋出一個問題:

👉 你認為台積電在 AI 熱潮後,還能保持這樣的高速成長嗎?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也別忘了追蹤 Mech Muse,讓我們一起見證這家「護國神山」如何塑造未來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8會員
137內容數
27歲的剛畢業碩士生,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分享科技最新趨勢,目前寫人型機器人、AI人工智慧、小型核能SMR。透過文字與照片,我希望與你們一同暢想智能時代的可能性,歡迎加入這場科技之旅!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8/31
摘要: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台灣 AI 視覺領導者所羅門如何透過 NVIDIA Jetson Thor 打造會「聽懂人話、看懂世界」的人形機器人,從展場展示到全球競局,讓你一次掌握最新技術突破、應用案例與未來市場潛力。
Thumbnail
2025/08/31
摘要: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台灣 AI 視覺領導者所羅門如何透過 NVIDIA Jetson Thor 打造會「聽懂人話、看懂世界」的人形機器人,從展場展示到全球競局,讓你一次掌握最新技術突破、應用案例與未來市場潛力。
Thumbnail
2025/08/30
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競賽白熱化之際,東元電機正從傳統馬達巨頭,進化為 AI 與智慧製造的新領航者。這篇文章將帶你看見東元如何以高扭矩關節模組搶佔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切入無人機動力藍海、推動智慧低碳工廠,並與鴻海聯手進軍 AI 資料中心,完整揭露台灣產業在智慧新世界中的戰略布局。
Thumbnail
2025/08/30
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競賽白熱化之際,東元電機正從傳統馬達巨頭,進化為 AI 與智慧製造的新領航者。這篇文章將帶你看見東元如何以高扭矩關節模組搶佔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切入無人機動力藍海、推動智慧低碳工廠,並與鴻海聯手進軍 AI 資料中心,完整揭露台灣產業在智慧新世界中的戰略布局。
Thumbnail
2025/08/29
如果你想快速掌握台灣人形機器人元年的最新進展,這篇文章將帶你看見 和椿科技如何從設備供應商華麗轉型為「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供應商」,並揭開其軟硬整合策略、面對缺工挑戰的解法,以及台灣在全球機器人浪潮中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2025/08/29
如果你想快速掌握台灣人形機器人元年的最新進展,這篇文章將帶你看見 和椿科技如何從設備供應商華麗轉型為「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供應商」,並揭開其軟硬整合策略、面對缺工挑戰的解法,以及台灣在全球機器人浪潮中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早期的半導體產業,像 Intel 是採取一條龍垂直整合形式,公司會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封測、自己銷售。然而,這種垂直整合的一個問題,就是非常消耗資本,因為要製造晶片必須要先有晶圓廠,入門門檻非常高。處在這情況下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決定只專注做其中一個部分:IC 製造。
Thumbnail
早期的半導體產業,像 Intel 是採取一條龍垂直整合形式,公司會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封測、自己銷售。然而,這種垂直整合的一個問題,就是非常消耗資本,因為要製造晶片必須要先有晶圓廠,入門門檻非常高。處在這情況下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決定只專注做其中一個部分:IC 製造。
Thumbnail
本篇會把焦點在美中台三地,台灣的台積電是如何創立的,而他又帶給晶片業什麼樣的影響,接著是中國的掘起與美國既是顧客又是對手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本篇會把焦點在美中台三地,台灣的台積電是如何創立的,而他又帶給晶片業什麼樣的影響,接著是中國的掘起與美國既是顧客又是對手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也因此,在某種程度來說,台灣現在在晶片世界的國際關係,跟現實世界的國際關係有微妙的關聯與相似性。現在台積電號稱護國神山,是亞洲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他的創辦人張忠謀可說是靠著一己之力,撐起台灣產業半壁江山,也改變了世界晶片的發展格局。
Thumbnail
也因此,在某種程度來說,台灣現在在晶片世界的國際關係,跟現實世界的國際關係有微妙的關聯與相似性。現在台積電號稱護國神山,是亞洲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他的創辦人張忠謀可說是靠著一己之力,撐起台灣產業半壁江山,也改變了世界晶片的發展格局。
Thumbnail
台積電法說會前瞻:AI市場展望與先進製程將成焦點 台灣科技股近期表現亮眼,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台積電。台積電將於7月20日舉行第二季法說會,投資人對於公司的營運表現、市場前景以及未來策略都十分關注。本文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台積電法說會的重點議題,並探討其對台股的影響。 A
Thumbnail
台積電法說會前瞻:AI市場展望與先進製程將成焦點 台灣科技股近期表現亮眼,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台積電。台積電將於7月20日舉行第二季法說會,投資人對於公司的營運表現、市場前景以及未來策略都十分關注。本文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台積電法說會的重點議題,並探討其對台股的影響。 A
Thumbnail
台積電闖600元大關,AI概念股熱度不減 台積電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商。台積電的股價一直是台股的風向球,近期更是挑戰600元大關,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台積電的成功背後,有哪些因素支撐?AI概念股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台積電
Thumbnail
台積電闖600元大關,AI概念股熱度不減 台積電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商。台積電的股價一直是台股的風向球,近期更是挑戰600元大關,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台積電的成功背後,有哪些因素支撐?AI概念股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台積電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文章:AI浪潮的相關產業(1)-IC設計公司 AI浪潮帶來資料中心、高速運算電腦(HPC)、電動車自駕系統的強勁需求,IC設計公司不僅需要尖端的研發能力,也需要投片給卓越的IC製造公司,才能發揮晶片應有的效能 因此在IC設計公司百家爭鳴的環境下,【台積電】絕對是半導體業的交集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文章:AI浪潮的相關產業(1)-IC設計公司 AI浪潮帶來資料中心、高速運算電腦(HPC)、電動車自駕系統的強勁需求,IC設計公司不僅需要尖端的研發能力,也需要投片給卓越的IC製造公司,才能發揮晶片應有的效能 因此在IC設計公司百家爭鳴的環境下,【台積電】絕對是半導體業的交集
Thumbnail
忙裡偷閒上午跑來參加難得的半導體論壇,由「晶片戰爭」的作者 Chris Miller 和難得出席的 台積電 張忠謀董事長 一起主持。 晶片已經是今日國際世界不可或缺的產品,從手機、電腦、國防、AI的應用都少不了,一個70年前還不存在的的產業,今天已成為了21世紀重要程度不下於石油的資源,副總統賴清
Thumbnail
忙裡偷閒上午跑來參加難得的半導體論壇,由「晶片戰爭」的作者 Chris Miller 和難得出席的 台積電 張忠謀董事長 一起主持。 晶片已經是今日國際世界不可或缺的產品,從手機、電腦、國防、AI的應用都少不了,一個70年前還不存在的的產業,今天已成為了21世紀重要程度不下於石油的資源,副總統賴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封裝 台灣的先進封裝技術又有突破!你們知道嗎?AI(人工智慧)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只是手機、電腦,連汽車、家電都要用到AI。而要讓AI運作順暢,就需要有高效能的晶片。而晶片的效能,除了跟製程有關,還跟封裝有關。所謂的封裝,就是把晶片跟其他元件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路。 CoWo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封裝 台灣的先進封裝技術又有突破!你們知道嗎?AI(人工智慧)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只是手機、電腦,連汽車、家電都要用到AI。而要讓AI運作順暢,就需要有高效能的晶片。而晶片的效能,除了跟製程有關,還跟封裝有關。所謂的封裝,就是把晶片跟其他元件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路。 CoWo
Thumbnail
1978 年問世代號 8086 的英特爾 16 位元處理器,開啟了 Intel Inside 的個人電腦時代。到 2018 年 AMD 首次採用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處理器,打破了英特爾獨霸 30 年的高效能電腦藩籬。在台積電的協助下,蘋果的M1晶片打頭陣;開啟了「自製晶片」百家爭鳴的新時代。
Thumbnail
1978 年問世代號 8086 的英特爾 16 位元處理器,開啟了 Intel Inside 的個人電腦時代。到 2018 年 AMD 首次採用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處理器,打破了英特爾獨霸 30 年的高效能電腦藩籬。在台積電的協助下,蘋果的M1晶片打頭陣;開啟了「自製晶片」百家爭鳴的新時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