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催生了三天,依舊進度0,經過無數次的無開指內診 (如果有過經驗的媽媽們就知道這有多痛苦),終於剖腹平安生下寶寶。
經過漫長的催生及剖腹的歷程,我生產後三天完全沒有奶,可能是壓力或緊張而導致的,但我仍然堅持要親餵哺乳,就算寶寶沒喝到,我也堅持讓他吸吮,不夠喝就補配方奶。還記得在月子中心時,生產後一周,還在使用針筒收集乳汁,被月中的護理師說:{你的奶怎麼這麼少!},讓我感覺心痛。因此,來整理一下到底母奶到底有多少的定義
奶量究竟知多少 ?
下圖為文獻整理後的總日奶量,供大家參考

下圖是每次的哺乳量

下圖是我喝了兩碗湯所擠出來的奶量(生產後十天),是那陣子擠出來最多的一次。
大家覺得到底是多還是少呢 ??!!??!! 各位辛苦的媽媽們,不要被奶量多少綁架了辣。
其實不用擠出來辣,只是媽媽我晚上托月中姐姐們照顧寶寶,他們方便可以餵寶寶。

究竟如何有效提升奶量呢 ?
科學文獻怎麼說的呢 ?
- 頻繁且有效的排空乳房
確保乳房被定期且徹底排空--> 親測有效
* 左側擠--> 右側擠--> 左側擠完--> 右側擠完
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產後 8 小時內就開始擠乳---> 親測有效
* 就算擠不出來,也要讓寶寶練習吸吮乳房。
每 24 小時 至少 8 次以上,避免間隔超過 6 小時---> 太辛苦啦~ 睡飽再擠,除非脹奶。 - 器械選擇與技巧
手擠搭配吸乳器能增加奶量---> 親測有效,但吸乳器真的太痛了,我後來都親餵而已。
靠近嬰兒進行擠乳,可以提高乳量-->親測有效,聽寶寶的哭聲特別有效。
*在月中沒有親子同室時,我都看寶寶哭聲的影片 >V<親餵母奶與泌乳激素的關係
- 催乳素 (Prolactin):寶寶吸吮乳頭時,乳頭神經受到刺激 → 傳訊到下視丘 → 抑制多巴胺釋放 → 腦下垂體前葉分泌 催乳素。
- 催乳素的主要作用:促進乳腺上皮細胞合成乳汁。
- 每次親餵後,催乳素濃度會上升,對於後續的乳汁製造有幫助。
- 催產素 (Oxytocin):吸吮同時也會促使腦下垂體後葉分泌催產素,引發「噴乳反射 (let-down reflex)」,幫助已製造好的乳汁排出。
- 奶量的增加並不是單靠「激素分泌」本身,而是靠"乳汁移除的頻率與效率"。
- 激素 + 移除乳汁的雙重作用---> 幫助刺激持續泌乳及刺激產生新的乳汁。
☆.。.:*・°☆.。.:*・°☆.。.:*・°☆.。.:*☆.。.:*・°☆.。.:*・°☆.。.:*・°☆.。.:*箴31:28~30 {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願她享受操作所得的;願她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她。} - 催乳素 (Prolactin):寶寶吸吮乳頭時,乳頭神經受到刺激 → 傳訊到下視丘 → 抑制多巴胺釋放 → 腦下垂體前葉分泌 催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