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還在迷惘、還在找方向就等於失敗嗎?別急
每週三,分享一個故事
今天來看看——梵谷成名前的糟糕人生
大家都知道他是個偉大的畫家,但你可能不知道,梵谷在27歲以前,人生一塌糊塗。
如果你也是那種看著身邊朋友買房、升職、結婚。
而你還在想「我到底適合做什麼?」——那你真的該認識一下梵谷。

即使是梵谷,也曾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梵谷也曾經不斷的失敗
小時候他學畫,被老師打槍:你沒天分。讀書也讀得很痛苦,輾轉幾間學校,最後選擇輟學。接著,他靠著叔叔介紹,進了藝術品公司工作,當時做得還不錯,薪水甚至比他爸還高。結果呢?他愛上房東的女兒,表白被拒,整個人一蹶不振,對藝術市場產生厭惡,沒多久就被公司開除了。
失戀+失業,他沒放棄,轉戰教育界當代課老師,但學校一搬家,他就離職了。後來又去書店打工,結果整天不是賣書,而是在角落翻譯聖經,連店長都搞不懂他在幹嘛。
他開始沉迷宗教,試著考神學院、參加傳教士訓練,兩次都沒考上。但他還是跑去比利時當傳教士。熱情是有,但他太投入了——把自己的房子讓給流浪漢,自己住在草堆裡,像礦工一樣生活。結果教會嫌他太狂、太邋遢。
他形容自己就像春天裡的籠中鳥,胸懷大志,感覺自己很有本事,卻什麼也做不到。
時間永遠都不晚,開始人生的第一筆
直到27歲,他才重新拿起畫筆,學著一筆一筆畫出自己的情緒與靈魂。自學素描、透視、人體結構,還去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上課。沒人看好他,畫得不像、畫得怪異。家人擔心他瘋了,朋友覺得他頹廢。只有一個人始終支持他——他的弟弟。
但他從未懷疑這條路會通往哪裡。他只是不停地畫,畫出別人不敢看的真實,畫到自己的靈魂也燃成顏料。
他一生只賣出一幅畫,活在病痛與窮困中,最後自殺身亡。可他的畫,在他死後改變了世界。

人生總會有那一刻,你會像他一樣,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畫布
三十歲還在找方向?你不孤單,也沒落後
那些他曾經搞砸的事,最後都變成他作品裡的顏色與線條。他不是靠「一下就選對跑道」成功的,而是靠「不斷試錯,不輕易放棄」走出來的。
所以,如果你三十歲還在摸索,不要慌。因為就連梵谷,都曾經在人生裡打了好幾個轉,最後才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
你只是還沒找到你的畫布。你走過的彎路,最後都會變成你畫裡最有力的線條。
就算別人不看好你,也請你別先放棄自己。因為每一筆失敗,終究會變成你靈魂的底色。
故事說完了。
你學到了什麼,不關我的事,
因為我不教知識,只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