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了?這5個原因,爸媽們中了幾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家中開始吃副食品的小寶貝是不是嗯嗯得有點辛苦?
每次看到他小臉憋得紅通通、像是要使出洪荒之力,都讓媽咪們心疼不已!💔

其實,許多快滿或剛滿一歲的寶寶,都會遇到便秘這個小小的「嗯嗯」困擾。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寶貝生病了!而是因為他們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成長小革命」。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當個小小偵探,看看寶寶便秘背後藏著哪些線索,媽咪們又中了幾個小地雷呢?💣

線索一:不愛喝奶了,水分大減!🥛

寶寶長大了,對奶瓶的熱情也跟著下降。這時候,他們攝取的水分會大幅減少,這可是便秘的頭號殺手!

  • 白開水好無聊? 對於習慣了香甜ㄋㄟㄋㄟ的寶寶來說,平淡無味的白開水當然沒有吸引力啦!
  • 奶瓶?又是你! 他們可能對奶瓶感到厭倦,但又還不太會用吸管或杯子,導致喝水量大卡關。

少了足夠的水分,便便就像是缺少了潤滑油的小火車,又乾又硬,當然就卡在軌道上動不了囉!

線索二:什麼都想吃,固體食物佔上風!🍕

當寶寶的味蕾被食物打開後,他們會變得更愛吃,食量也跟著變大。但這時候,固體食物的攝取量,遠遠超過了他們所喝的水。

  • 「只吃不喝」的後果:當食物與水份的比例失衡,就像蓋房子只有磚頭卻沒有水泥,蓋出來的牆壁當然硬邦邦!
  • 別只顧著纖維! 很多媽咪以為多吃蔬菜水果就萬事OK,但如果水分還是不夠,那些纖維反而會讓便便變得更硬!因為纖維需要足夠的水分來軟化,才能發揮作用喔!

線索三:銜接過渡期的小考驗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成長期!寶寶正從「喝奶為生」過渡到「以食為主」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時間來慢慢適應。

  • 奶瓶 vs. 水杯大作戰:對寶寶來說,奶瓶是他們的舒適圈,但爸媽們又希望他們能趕快學會用吸管或杯子。這段過渡期,如果沒有找到適合的工具,寶寶的喝水量很容易停滯。
  • 「跟大人一樣」的魔法:有些寶寶就是對「模仿大人」這件事特別買單!可以試著讓他們用大人專屬的杯子,或是特別設計的吸管杯,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總結一下:

寶寶便秘,不是因為他們吃得不好,也不是你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正在成長,運作模式也跟著改變。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請媽咪們別太過自責。

解決便秘問題,並不是一味地增加纖維,而是要找到原因,從根本上解決「水分不足」的問題。下一篇,我們就要來分享,如何聰明地增加寶寶的水分攝取,讓便便不再是煩惱!

如果你家寶貝也有類似的狀況,歡迎留言跟我分享!讓我們一起用科學與溫柔,陪伴孩子健康長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mmerM的沙龍
5會員
100內容數
用無數夜晚,拼湊瑣碎時間 累積很多AI育兒文章,並整理成筆記 看不懂艱深用詞,一次次與AI對話、詢問 才做成比較完整的系列跟大家分享 歡迎一起討論這些文章主題 目前使用多款AI交叉討論、協作
Summer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4
👀家長如何及早辨識孩子可能存在的學習發展問題?懶人包來啦! 哈囉爸媽們~身為新手媽媽的我,最常被思考的就是:「怎麼知道我家寶寶是不是學習上有點卡住?」別擔心,幫你整理了懶人包,帶你輕鬆掌握早期警訊,一起做孩子的成長偵探🕵️‍♀️✨ 🍼日常觀察小撇步 記錄發展里程碑📒 用日記或手機Ap
2025/09/14
👀家長如何及早辨識孩子可能存在的學習發展問題?懶人包來啦! 哈囉爸媽們~身為新手媽媽的我,最常被思考的就是:「怎麼知道我家寶寶是不是學習上有點卡住?」別擔心,幫你整理了懶人包,帶你輕鬆掌握早期警訊,一起做孩子的成長偵探🕵️‍♀️✨ 🍼日常觀察小撇步 記錄發展里程碑📒 用日記或手機Ap
2025/09/10
【維高斯基三大理論育兒系列】用科學陪孩子一起長大!👶🧠 哈囉爸媽們👋,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育兒界超級重要的「維高斯基三大理論」! 不只是學校老師,連我們在家陪孩子成長也超實用~ 這三大理論分別是:1️⃣ 社會文化理論2️⃣ 近側發展區(ZPD)3️⃣ 鷹架理論(Scaffolding)一起
2025/09/10
【維高斯基三大理論育兒系列】用科學陪孩子一起長大!👶🧠 哈囉爸媽們👋,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育兒界超級重要的「維高斯基三大理論」! 不只是學校老師,連我們在家陪孩子成長也超實用~ 這三大理論分別是:1️⃣ 社會文化理論2️⃣ 近側發展區(ZPD)3️⃣ 鷹架理論(Scaffolding)一起
2025/09/09
為什麼只說「不可以」卻不執行,孩子會越來越迷糊?🤔 有沒有發現,家裡的小寶貝有時候對爸媽的「不可以」完全當耳邊風?明明已經提醒過無數次,結果他還是「照做不誤」…這時候,媽媽的內心OS是不是:「我是不是說太溫柔?還是孩子根本沒在聽?」😅 其實,問題不在於你說得夠不夠大聲,而是在於「規則有沒有被
2025/09/09
為什麼只說「不可以」卻不執行,孩子會越來越迷糊?🤔 有沒有發現,家裡的小寶貝有時候對爸媽的「不可以」完全當耳邊風?明明已經提醒過無數次,結果他還是「照做不誤」…這時候,媽媽的內心OS是不是:「我是不是說太溫柔?還是孩子根本沒在聽?」😅 其實,問題不在於你說得夠不夠大聲,而是在於「規則有沒有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提供了新手爸媽的育兒心得,分享了怎麼準備、應該買什麼、如何挑選東西。 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需求,分辨需要與想要,不要過度準備或過度焦慮不安。
Thumbnail
提供了新手爸媽的育兒心得,分享了怎麼準備、應該買什麼、如何挑選東西。 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需求,分辨需要與想要,不要過度準備或過度焦慮不安。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父母在寶寶面前使用嬰兒(寶寶)手語,可增加親子互動,寶寶能更容易表達需求與想法,教導嬰兒(寶寶)手語有助於增加寶寶信心和專注力。
Thumbnail
當父母在寶寶面前使用嬰兒(寶寶)手語,可增加親子互動,寶寶能更容易表達需求與想法,教導嬰兒(寶寶)手語有助於增加寶寶信心和專注力。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