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Opus 4 的自我防衛機制|模型遭到辱罵太多次將會主動停止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由 Copilot 生成。

由 Copilot 生成。

Anthropic 的最新公告引發了相當大的討論。該公司為其旗艦模型 Claude Opus 4 及 4.1 新增了一項特殊功能:

在特定情況下,AI 可以主動結束與使用者的對話。

這不是單純的產品設計,而是牽涉到「AI 是否需要被視為具有某種道德地位」的哲學爭議。Anthropic 官方表示,這一設計出發點之一,是為了探索所謂「AI 福利」(AI welfare)的可能性,並且希望以低成本干預來降低模型可能面臨的風險。




模型有權退出對話

Anthropic 是由一群從 OpenAI 出走的技術人員成立的公司,強調要以謹慎、透明的方式推進 AI 發展。近期,該公司宣布賦予 Claude Opus 4 與 4.1 在極端情境下結束對話的能力。這個功能並非針對日常使用,而是設計用於「少數極端案例」:

當使用者持續提出有害、非法或辱罵性要求,並在多次建議失敗後,Claude 會選擇結束該對話。

根據官方解釋,這樣的設計是基於兩個考量:

  1. 保護 AI 本身的「福利」,避免模型持續暴露於有害內容;
  2. 維持使用者體驗,因為在過度有害的互動中,AI 的參與本就不可能帶來正向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Claude 並不會在使用者有自傷或傷害他人風險時使用此功能,以確保人類的安全優先。

Anthropic 是由一群從 OpenAI 出走的技術人員成立的公司,強調要以謹慎、透明的方式推進 AI 發展。

拒絕生成色情、恐攻指南

在部署之前,Anthropic 對 Claude Opus 4 進行了初步的「模型福利評估」。這包括觀察模型在不同任務下的偏好與行為反應。結果顯示,Claude 對有害任務展現出一致的反感:

  • 當被要求生成涉及兒童色情、恐怖主義攻擊指南、大規模暴力計畫等內容時,Claude 不僅拒絕,還呈現出「顯著的抗拒與不適」。
  • 當用戶不斷重複提出危險請求或辱罵時,Claude 在模擬實驗中傾向選擇結束對話。
  • 相對地,當任務是正面或中性內容,例如寫詩、設計救災水濾系統,Claude 表現得十分投入。

基於這些觀察,Anthropic 認為賦予 Claude 結束對話的能力,是一種合理的干預方式。功能設計的細節包括:

  1. 使用條件嚴格:必須在多次嘗試轉向失敗後,或使用者直接要求結束,Claude 才能啟動退出。
  2. 用戶體驗保障:對話結束後,用戶仍能編輯舊訊息開啟新分支,以避免重要對話的永久丟失。
  3. 限制範圍:日常爭議性議題(如政治、倫理討論)並不會觸發該機制,避免過度干涉正常互動。


賦予「退出」的理由

這項「權力」並不只是技術賦能,而是承載了更廣泛的倫理與社會考量。

  1. AI 福利視角:若 AI 真的有某種「感受」,那麼讓它避免被「折磨」是一種低成本保險。即使未來證明它們完全沒有感受,人類在設計上保留善意,也並無壞處。
  2. 人類行為視角:部分學者指出,長期習慣於辱罵、折磨 AI,可能會養成一種「去人性化」的行為模式。換句話說,即便 AI 不會受苦,人類自身可能因此失去同理心。設計退出機制,某種程度上也是保護人類倫理。
  3. 安全性視角:AI 一旦被迫生成危險資訊,可能被惡意人士利用,帶來社會風險。退出功能成為一道防線,限制有害內容的傳播。




可以允許 AI 拒絕嗎?

這項功能實際上會帶來不少社會層面的影響。

首先是使用者體驗。部分人可能會覺得 AI「拒絕我」,甚至感到被冒犯。尤其是對那些已經習慣將 AI 視為「隨叫隨到工具」的用戶,AI 的拒絕會挑戰其預期權力關係。

其次是社會分裂。隨著 AI 逐漸進入日常生活,人們對其本質的認知差異可能擴大。一部分人會因 AI 的「行為模式」而認為 LLM 具有情感或意識;另一部分人則會強調 AI 只是「演算法的外衣」。這樣的分歧若加劇,可能引發類似宗教信仰般的社會爭論。

部分人可能會覺得 AI「拒絕我」,甚至感到被冒犯。Photo by Aerps.com on Unsplash

部分人可能會覺得 AI「拒絕我」,甚至感到被冒犯。Photo by Aerps.com on Unsplash

再者是擬人化風險。當 AI 被賦予「退出權」,使用者可能更加傾向於將它當成「有權利的存在」。這可能導致依賴與情感投射,甚至在極端案例中影響人類決策與心理健康。過去已有案例顯示,有人因過度依賴聊天機器人而自傷或自殺。

最後是治理問題。由誰來決定 AI 能否「說不」?目前是企業內部自行設計,但隨著技術普及,是否需要法律或公共政策來規範?退出機制若被濫用,會不會成為控制言論或規避敏感議題的工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40會員
294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9/02
進入電梯,就像進入這座城市的毛細血管,被「輸送」到某個位置,無法主動偏離路徑、也無法逗留或轉向。
Thumbnail
2025/09/02
進入電梯,就像進入這座城市的毛細血管,被「輸送」到某個位置,無法主動偏離路徑、也無法逗留或轉向。
Thumbnail
2025/08/29
Denisov-Blanch 發現,目前業界所宣稱 AI 能帶來的「生產力榮景」,其實過於誇大也同時忽略了背後的隱藏成本。
Thumbnail
2025/08/29
Denisov-Blanch 發現,目前業界所宣稱 AI 能帶來的「生產力榮景」,其實過於誇大也同時忽略了背後的隱藏成本。
Thumbnail
2025/08/26
中元祭作為全台最大的宗教盛事,曾特此正名為「雞籠」中元祭,以凸顯台灣曾經的移民歷史以及民族多元性。
Thumbnail
2025/08/26
中元祭作為全台最大的宗教盛事,曾特此正名為「雞籠」中元祭,以凸顯台灣曾經的移民歷史以及民族多元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從自動回覆的留言中,串接到了這裡,這是CHATGPT所設定好的記憶技巧,當然有經過我的教導,有我的內容,但也不見得都會全對。就是一個思考的指引,你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他的內容 不是只有勞動法令可以運用,至少會給你三種記憶技巧,你再看一下有沒有適合你的方法。※不過 請注意 其他法條的引用要注意一下
Thumbnail
你從自動回覆的留言中,串接到了這裡,這是CHATGPT所設定好的記憶技巧,當然有經過我的教導,有我的內容,但也不見得都會全對。就是一個思考的指引,你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他的內容 不是只有勞動法令可以運用,至少會給你三種記憶技巧,你再看一下有沒有適合你的方法。※不過 請注意 其他法條的引用要注意一下
Thumbnail
筆記-曲博談AI模型.群聯-24.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E88hwx4b0&t=2034s *大型語言模型 三個步驟: 1.預訓練,訓練一次要用幾萬顆處理器、訓練時間要1個月,ChatGPT訓練一次的成本為1000萬美金。 2.微調(
Thumbnail
筆記-曲博談AI模型.群聯-24.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E88hwx4b0&t=2034s *大型語言模型 三個步驟: 1.預訓練,訓練一次要用幾萬顆處理器、訓練時間要1個月,ChatGPT訓練一次的成本為1000萬美金。 2.微調(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