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談戀愛後就失去自己?心理學視角的3個原因與修復方法《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愛裡的甜蜜,為什麼讓人漸漸不見自己?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一開始談戀愛時,兩個人都很快樂,但慢慢地,你卻發現自己好像變得不太一樣了。 你不再堅持原本的習慣,開始迎合對方的喜好; 你把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他,卻很少留給自己; 甚至有時候,你連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都模糊了。

談戀愛,真的會讓人失去自己嗎?

心理學告訴我們,這背後往往有跡可循。以下,我想跟你分享三個常見的原因,以及我們能如何重新找回自己。


一、取悅型人格的陷阱:為了被愛,漸漸忘了自己

有些人天生帶著「取悅型人格」(people pleaser)的傾向。

在關係裡,他們總是把對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害怕拒絕會引來衝突或失去愛。

心理學研究指出,這種模式往往與原生家庭有關。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學會:只有壓抑自己、順從父母,才會被接納,那麼長大後,他也容易在親密關係中延續這種習慣。

問題是,當我們不斷犧牲自己來成全關係時,久而久之,就會真的忘記「自己到底要什麼」。

愛情,成了一場隱形的自我消失。


二、焦慮型依附:把「我值不值得」交給對方決定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指出,人際連結方式可分為安全依附、焦慮依附、迴避依附等類型。

其中,「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戀愛中最容易失去自己。

他們很需要伴侶的愛與肯定,甚至把自我價值綁在「對方是否愛我」上。

於是,他們傾向過度依附,不敢表達真實的感受,只怕一旦顯露脆弱或需求,就會被拒絕。

當一段感情讓你「越愛越不安」,那不是因為你太黏,而是因為你害怕失去愛的同時,也失去了自我。


三、文化與性別期待:愛等於犧牲的錯誤信念

除了個人特質,文化與社會期待也在悄悄影響著我們。

在某些文化中,戀愛被描繪成「全心全意為對方付出」,甚至把「犧牲」等同於「真愛」。

特別是女性,更容易承受「為愛退讓」的隱形壓力。

於是,有人把夢想放下,有人割捨朋友,有人放棄自我追求,只為了不辜負愛情。

但真正的親密關係,應該是兩個完整的「我」,共同成就一個「我們」;

而不是其中一方逐漸隱形,最後連自己都不再認得自己。


四、如何在愛裡保有自己?三個修復練習

如果你正在經歷「談戀愛後失去自己」的狀態,別急著責怪自己。這不是失敗,而是一個可以學習調整的過程。

1. 練習說不,從小事開始

先從生活裡的小界線開始,勇敢拒絕那些你真的不想做的事。

當你能在關係裡表達「不」,你才有機會讓自己的「是」更真實。

2. 保留獨立的生活圈

再親密的感情,也需要留白。

繼續經營自己的友誼、興趣與工作,不要把所有時間都綁在伴侶身上。 因為唯有保持自我,你才不會在愛裡逐漸模糊。

3. 覺察並接納自己的需求

試著定期問自己:

「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個選擇是因為我想要,還是因為我怕失去對方?」 覺察,是重建自我價值的第一步。


愛裡的「我」與「我們」

談戀愛並不代表要失去自己。

如果一段關係讓你感覺越來越不像自己,那不是愛太深,而是愛得失衡。

真正健康的愛,是在「我們」的連結裡,依然能清楚看見「我」。

當你願意好好珍惜自己,也才有能力好好愛對方。

💌 願這篇文章,能陪你在愛裡找回自己。


📚 系列導讀

《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 探討愛情與人際中,界線、親密與自我價值的微妙關係。

系列文章清單:

為什麼我們在曖昧中容易自我懷疑?心理學的答案《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①
不敢設界線的背後:取悅型人格的情感代價《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②
當愛變成控制:如何辨識與脫離情感勒索《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③
當伴侶需求不同步:情感協調的心理策略《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④
⑤ 為什麼有些人談戀愛後就失去自己?心理學視角的3個原因與修復方法
⑥ 分手後的糾纏:為什麼我們捨不得放手?(即將發布)
⑦ 如何在愛裡保持自由?心理學的親密與獨立平衡法(即將發布)
⑧ 愛得太用力:過度付出的心理原因與自我療癒(即將發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新視界
18會員
73內容數
嗨!這裡是心靈新視界,讓我們了解生活心理學,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心靈新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8/22
愛裡的「不同步」時刻 一方想要更多的陪伴,另一方卻需要更多的空間。 一方想盡快邁入承諾,另一方還在猶豫觀望。 這些情境並不代表「愛不夠」,而是需求不同步。 在心理學裡,這樣的差異很常見。問題不是「需求不同」,而是我們如何協調。 ① 為什麼會「不同步」?心理學解析 伴侶需求的落差,往往來
Thumbnail
2025/08/22
愛裡的「不同步」時刻 一方想要更多的陪伴,另一方卻需要更多的空間。 一方想盡快邁入承諾,另一方還在猶豫觀望。 這些情境並不代表「愛不夠」,而是需求不同步。 在心理學裡,這樣的差異很常見。問題不是「需求不同」,而是我們如何協調。 ① 為什麼會「不同步」?心理學解析 伴侶需求的落差,往往來
Thumbnail
2025/08/18
💔 開頭:當「愛」成為控制 「如果你真的愛我,就不要跟朋友出去。」 「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怎麼可以拒絕我?」 「要不是你,我也不會變成這樣……」 這些話聽起來像是愛的證明,但你心裡卻覺得越來越窒息。這就是情感勒索——一種最常出現在親密關係中的心理操控。 很多人陷在其中,卻分不清這到底是
Thumbnail
2025/08/18
💔 開頭:當「愛」成為控制 「如果你真的愛我,就不要跟朋友出去。」 「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怎麼可以拒絕我?」 「要不是你,我也不會變成這樣……」 這些話聽起來像是愛的證明,但你心裡卻覺得越來越窒息。這就是情感勒索——一種最常出現在親密關係中的心理操控。 很多人陷在其中,卻分不清這到底是
Thumbnail
2025/08/11
你為什麼總是說「沒關係」? 有些人在關係裡,幾乎習慣性地把「對方好」放在「自己好」之前。 明明很累,卻硬著頭皮去赴約 明明不喜歡,卻微笑著說「我沒意見」 明明受傷,卻替對方找理由 這種總想滿足別人、害怕拒絕的模式,在心理學上常被稱為 取悅型人格(People Pleaser)。 為什麼
Thumbnail
2025/08/11
你為什麼總是說「沒關係」? 有些人在關係裡,幾乎習慣性地把「對方好」放在「自己好」之前。 明明很累,卻硬著頭皮去赴約 明明不喜歡,卻微笑著說「我沒意見」 明明受傷,卻替對方找理由 這種總想滿足別人、害怕拒絕的模式,在心理學上常被稱為 取悅型人格(People Pleaser)。 為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愛情中遭遇挫折可能會引發單身焦慮,讓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本文深入探討這些心理問題及其根源,並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障礙。透過閱讀、自我提升及擴大交友圈,重新建立信心與吸引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版本,最終走上吸引理想對象的道路。愛情不應該是壓力來源,而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Thumbnail
在愛情中遭遇挫折可能會引發單身焦慮,讓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本文深入探討這些心理問題及其根源,並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障礙。透過閱讀、自我提升及擴大交友圈,重新建立信心與吸引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版本,最終走上吸引理想對象的道路。愛情不應該是壓力來源,而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Thumbnail
不少人談戀愛踏入婚姻之後,感覺以往屬於個人的時間都被壓縮,甚至失去。請參考此文。
Thumbnail
不少人談戀愛踏入婚姻之後,感覺以往屬於個人的時間都被壓縮,甚至失去。請參考此文。
Thumbnail
愛情是人生中最深刻的情感體驗之一,然而,當一段戀情結束時,我們常常面臨強烈的失落感。失戀不僅僅是情感的痛苦,它還可能對我們的自我價值感、生活方式和未來的期望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旨在分析失戀的過程,提供有效的策略來恢復自我,並重新找到愛的希望。
Thumbnail
愛情是人生中最深刻的情感體驗之一,然而,當一段戀情結束時,我們常常面臨強烈的失落感。失戀不僅僅是情感的痛苦,它還可能對我們的自我價值感、生活方式和未來的期望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旨在分析失戀的過程,提供有效的策略來恢復自我,並重新找到愛的希望。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人生中的低谷時刻,失戀、喪親等相關失去的體驗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然而,這些挫折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成為我們生命體驗的一部分。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從失戀中成長與轉變的心得與體悟,並提供了建議與希望。有關失戀、關係溝通和自我認同的內容,可以幫助讀者找到支持和鼓勵。
Thumbnail
在人生中的低谷時刻,失戀、喪親等相關失去的體驗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然而,這些挫折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成為我們生命體驗的一部分。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從失戀中成長與轉變的心得與體悟,並提供了建議與希望。有關失戀、關係溝通和自我認同的內容,可以幫助讀者找到支持和鼓勵。
Thumbnail
30年歲月中,我經歷了不同形式的愛情,從懵懂到成熟。愛情不應該是一種負擔,兩個人間應保持自由空間,並學會先愛自己。這是我對愛情的觀點。
Thumbnail
30年歲月中,我經歷了不同形式的愛情,從懵懂到成熟。愛情不應該是一種負擔,兩個人間應保持自由空間,並學會先愛自己。這是我對愛情的觀點。
Thumbnail
▓「廢墟自我」   「我們可以說,走進愛情,也是作為逃離自己的方式之一。人們從廢墟自我的荒土,逃向完善自我的樂土("Wreckego"→"Completego")。」   這系列中提到的「廢墟自我」真有意思,我要來好好想想。   ▓突然不愛了   「了解到愛與恨總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中交
Thumbnail
▓「廢墟自我」   「我們可以說,走進愛情,也是作為逃離自己的方式之一。人們從廢墟自我的荒土,逃向完善自我的樂土("Wreckego"→"Completego")。」   這系列中提到的「廢墟自我」真有意思,我要來好好想想。   ▓突然不愛了   「了解到愛與恨總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中交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看看自己周圍的朋友們,之前分手的都已經又認識了下一任男友,甚至有的愛情長跑也要結婚了,赫然之間覺得自己特立獨行,甚至開始產生自我懷疑,為何我開始更難為一個人心動?
Thumbnail
看看自己周圍的朋友們,之前分手的都已經又認識了下一任男友,甚至有的愛情長跑也要結婚了,赫然之間覺得自己特立獨行,甚至開始產生自我懷疑,為何我開始更難為一個人心動?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是很多人都有的普遍現象。缺乏安全感的人,難以信任伴侶,經常猜疑妒忌、情緒不穩定,也會透過不斷索求伴侶以取得安全感,過度依賴伴侶,失去自我。這篇文章探討缺乏安全感背後的原因。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是很多人都有的普遍現象。缺乏安全感的人,難以信任伴侶,經常猜疑妒忌、情緒不穩定,也會透過不斷索求伴侶以取得安全感,過度依賴伴侶,失去自我。這篇文章探討缺乏安全感背後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