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變成控制:如何辨識與脫離情感勒索《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開頭:當「愛」成為控制

「如果你真的愛我,就不要跟朋友出去。」

「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怎麼可以拒絕我?」

「要不是你,我也不會變成這樣……」

這些話聽起來像是愛的證明,但你心裡卻覺得越來越窒息。這就是情感勒索——一種最常出現在親密關係中的心理操控。

很多人陷在其中,卻分不清這到底是「愛」,還是控制。


① 什麼是情感勒索?心理學的定義

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德(Susan Forward)提出過一個概念: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核心是透過 FOG 三重武器來控制你:

  • Fear(恐懼):害怕失去、害怕被拋棄
  • Obligation(義務):覺得自己應該回報或順從
  • Guilt(罪惡感):不照做就內疚,好像傷害了對方

情感勒索者的目的很簡單:讓你為了維持關係而放棄自己。


② 四種常見的情感勒索模式

在親密關係中,情感勒索常見的四種樣貌:

  1. 威脅型
    「你要是不答應,就分手。」 — 用離開、報復、極端行為來壓制。
  2. 犧牲型
    「我什麼都為了你,難道這樣還不夠?」 — 用付出換取控制,讓你因內疚而屈服。
  3. 自責型(反向操作)
    「都是我不好,才害你不快樂。」 — 看似低姿態,實則讓你背負責任。
  4. 沉默型
    — 冷戰、不讀不回、消失,以「懲罰」讓你妥協。

這些方式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混合使用。


③ 情感勒索帶來的心理傷害

長期的情感勒索,不只是「吵架問題」,它會:

  • 侵蝕自尊: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 混淆愛與恐懼:把「不安」誤以為是「愛」。
  • 導致情緒困境:焦慮、失眠、甚至憂鬱。
  • 失去自我:為了「不被拋棄」,逐漸放棄自我需求。

愛不該是一場交易,更不是無止境的操控。


④ 如何辨識與脫離情感勒索

如果你正在一段讓自己「窒息」的關係裡,這幾個步驟能幫助你看清並走出來:

  1. 覺察
    留意對方的話術:是否讓你因為「害怕失去」而勉強自己?
  2. 標記模式
    寫下對方常說的話,觀察是否落入 FOG(三重武器)。
  3. 設定界線
    學會清楚表達:「這件事我不舒服」「這不是我要的方式」。
  4. 降低情緒反應
    不要急著解釋或反駁,避免被拖進對方的情緒遊戲。
  5. 尋求支持
    找朋友傾訴、尋求心理諮商,或加入支持社群,提醒自己「你不是孤單的」。

💡 特別提醒:若對方有長期的威脅或控制行為,甚至涉及人身安全,請務必尋求外部協助,考慮結束關係。


🌱 真正的愛,不以恐懼為代價

愛,應該讓我們成長與自由,而不是把我們困在「罪惡感」與「恐懼」裡。

如果一段關係讓你越來越失去自己,那不是愛,而是勒索。

下篇,我們要討論——當伴侶需求不同步:如何找到情感協調的心理策略

📌 別錯過《愛與界線》專欄第④篇。

📚 系列導讀

《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 探討愛情與人際中,界線、親密與自我價值的微妙關係。

系列文章清單:

為什麼我們在曖昧中容易自我懷疑?心理學的答案《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①
不敢設界線的背後:取悅型人格的情感代價《愛與界線》心理學專欄②
③ 當愛變成控制:如何辨識與脫離情感勒索
④ 當伴侶需求不同步:情感協調的心理策略(即將發布)
⑤ 為什麼有些人談戀愛後就失去自己?(即將發布)
⑥ 分手後的糾纏:為什麼我們捨不得放手?(即將發布)
⑦ 如何在愛裡保持自由?心理學的親密與獨立平衡法(即將發布)
⑧ 愛得太用力:過度付出的心理原因與自我療癒(即將發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新視界
18會員
71內容數
嗨!這裡是心靈新視界,讓我們了解生活心理學,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心靈新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8/11
你為什麼總是說「沒關係」? 有些人在關係裡,幾乎習慣性地把「對方好」放在「自己好」之前。 明明很累,卻硬著頭皮去赴約 明明不喜歡,卻微笑著說「我沒意見」 明明受傷,卻替對方找理由 這種總想滿足別人、害怕拒絕的模式,在心理學上常被稱為 取悅型人格(People Pleaser)。 為什麼
Thumbnail
2025/08/11
你為什麼總是說「沒關係」? 有些人在關係裡,幾乎習慣性地把「對方好」放在「自己好」之前。 明明很累,卻硬著頭皮去赴約 明明不喜歡,卻微笑著說「我沒意見」 明明受傷,卻替對方找理由 這種總想滿足別人、害怕拒絕的模式,在心理學上常被稱為 取悅型人格(People Pleaser)。 為什麼
Thumbnail
2025/08/10
曖昧的甜與痛 小悠最近遇到了一個讓她心動的人,對方訊息秒回、有時主動約見面,還會說些曖昧又溫暖的話。 但奇怪的是——隔天,他又像消失了一樣,訊息不讀、不回,像一陣忽冷忽熱的風。 小悠開始懷疑:是自己太黏人?還是對方根本沒那麼喜歡自己? 曖昧的甜蜜變成了不安的種子,讓她每天情緒起伏不定。 事實上
Thumbnail
2025/08/10
曖昧的甜與痛 小悠最近遇到了一個讓她心動的人,對方訊息秒回、有時主動約見面,還會說些曖昧又溫暖的話。 但奇怪的是——隔天,他又像消失了一樣,訊息不讀、不回,像一陣忽冷忽熱的風。 小悠開始懷疑:是自己太黏人?還是對方根本沒那麼喜歡自己? 曖昧的甜蜜變成了不安的種子,讓她每天情緒起伏不定。 事實上
Thumbnail
2025/05/20
你是不是也在經歷一段痛苦的分手? 那種胸口像被壓住、日常生活失去重心的感覺,讓人無法喘息。你可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不夠好?」「我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再被愛了?」但在心理學的視角中,分手從來不是失敗,而是一場心靈的重建過程。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三個心理學觀點,帶你看見分手的意義,並提供實際方法幫
Thumbnail
2025/05/20
你是不是也在經歷一段痛苦的分手? 那種胸口像被壓住、日常生活失去重心的感覺,讓人無法喘息。你可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不夠好?」「我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再被愛了?」但在心理學的視角中,分手從來不是失敗,而是一場心靈的重建過程。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三個心理學觀點,帶你看見分手的意義,並提供實際方法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堅持自己對她純粹的愛!
Thumbnail
堅持自己對她純粹的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