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心得】- 40歲起的人生課: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 # 金美敬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 書名:40歲起的人生課: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
  • 書籍屬性:人生成長
  • 對我的啟發度:★★★★

  • 這本書作者是韓國最棒講師、夢想導師、頻道訂閱170萬的「國民姐姐」金美敬,以一個曾經40歲的女性觀點出發,但閱讀完後發現這是一本不管你是20歲、30歲、40歲或甚至50歲,也不論你是男性、女性,都可以從中得到不少啟發的成長書籍,適合給任何想過上有意義和美好生活的人。這本書與我在20~30歲讀的人生效率的目的不太一樣,他比較像是在第一人生末端的我們(50歲前),在即將邁入第2人生的一些心路歷程跟作者本身用較女性情感的口吻娓娓道出這準備要邁入中年的開導跟指引,解惑了社會眼光中40歲就該有成就、求穩定的刻板印象,讓我知道40歲不是總結人生的時候,是有機會活出理想人生的第二次機會!
  • 內容很紮實,從書籍的目錄就可以知道他橫跨很多不同人生議題:「至今天也疲於應付焦慮的40歲」為開頭,帶到「讓自己變強的心態」、「 樂於保持生活的平衡」 ,最後講到「與第二人生接軌的方法」,循序漸進的從情緒開導、心態調整、工作與生活平衡到未來第二人生展望,每個的大章節又分成6~8小章節,我從中擷取成對於這本書的影響我最多的幾個部分做成了一個簡單的心智圖(by EdrawMind)
raw-image
  • 對這本書的心智圖最大的收穫有以下幾點

1.建立人生解析:

  • 現在(RightNow)我正在創造我的人生解析、我的人生價值觀,簡單而言,就是我這個人的操作手冊:我的人生目的、我的人生價值、我的信仰、我所追求的、我要用這什麼樣的方式/態度/角色來過我這輩子,可能是來自於成長經驗、家庭羈絆、一路走過來遇到的人跟經歷的事跟自我內在的反應/檢討/成長等等太多因素塑造出來你這個人,照理來說這就是你,就一定會有自己的人生解析,所以何必建立自己的人生解析呢?
  • 但捫心自問,很多外在因素是造就你這個人的形體、外在樣貌、工作生活經驗的累積,但你就像個已經上手的固定導航模式的計程車,藉由不同的乘客的指引跟要求開向不同的方向,你開車技術越來越熟練,載客技巧,配合乘客的要求越來越上手,你成為一個技能點滿的計程車司機,但你可能永遠都在同一個地方繞圈圈,因為你沒有想去的地方跟目標,太困難或太遠的地方你也不會想去,日復一日,直到你沒有力氣再開車了,因為你沒有你開車中的最終目的,所以只能靠別人跟你說要往裡走就被指引往哪裡走,甚至開車的技巧跟心態還會被乘客干涉,沒有說這種生活方式是不好或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開車方式跟目的,但對我來說著實有些可惜跟浪費
我要當一個自駕者,定好一個個目的,最終到我嚮往的旅途目標,用我自己方式/想法跟態度開我的車,也許路上沒油沒錢還是要配合載一下乘客當收入才能繼續前進;也許前面路太遠或不好走,需要改裝一下我這台車的性能,得花多一些時間跟金錢在部分路上會停留或繞圈圈當一下計程車來賺取收入;遇到好看的風景或有趣的事物多停留一些;碰到價值觀類似乘客或有啟發的智者,可以同行一段路,多聊一些天,多互相學習,但無論如何絕不要忘了車子前進旅途目的的熱情跟渴望。人生解析就是我對我自己的使用手冊 ,我這個自駕者的方式/想法跟態度,以及不忘目的/熱情的初衷,就像書中所說的若沒有自己的人生解析,就只能按照別人的規矩度過人生,就像我前文提到的計程車司機,藉由不同的乘客的指引跟要求開向不同的方向,但可惜沒有自己的想法跟目的,最終就在人生旅途中繞圈圈,無法清楚地駛向一個明確的目的。

2.與真我對話:

  • 書中提到的這段話是這樣介紹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能夠說出人生課題解答的真我,可以提供最了解自己,最愛自己,最明智的解答至今為止我的人生重要決定都是和真我過後討論的結果

「想要活出自己,該怎麼做呢?」

「我最近突然感到很孤獨,原因是什麼呢?」

「想要把工作做得更加有聲有色,需要做些什麼呢?」

像真我請教所有的人生課題吧!不要只是問問,你必須誠懇地發問,如同尋求神的旨意一樣,直到獲得答案為止相要遇見真我,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寫日記或感恩日記,從一開始一行都寫不出來,繼續寫下去,真我就會躍然紙上,令你驚覺自己心中竟有一個更好的我存在,每天把寫日記當作一種儀式吧!少了真我儀式,我們很容易被外界所傷,難以從中復原,煩惱也會留在心中揮之不去,所以就算再忙,一天至少留個三十分鐘與真我見個面 ,唯有如此,你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現在過得好不好,那些地方有所不足

  • 雖然在心智圖與真我對話我是連結過去跟反省,但我覺得遠遠超過這個,不管是現在進行的人生解析的撰寫跟建立對過去事情的檢討反省跟改進對未來的目標規劃與第2人生的展望無一不是跟真我對話完才能得出的結論。與真我對話最好的方法就是寫日記(這其實很多人生成長書籍都有提過),所以我有在寫,寫日記是我這3、4年才培養的習慣,第一本完成率應該不到2成到今年這一本翻了翻應該有個7成,從一開始的流水帳(吃什麼、運動多久、今天去哪玩),到現在流水帳一樣還是有紀錄飲食、睡覺運動是想要注意習慣的建立跟養成,另外會紀錄一天最有印象的2~3件事,會寫下深刻點,對我還說有什麼幫助,有時候寫反省,有時候寫感恩(有人說要每天寫感恩日記 我覺得十份有難度,曾經做了1、2個月就放棄了,除非當天有特別的感恩人事物才會特別寫下),今年寫日記也多寫下年目標跟月目標,真的寫下下來,那種縈繞在腦中想法才會具體化躍然在你面前,也可以比較會依據寫下來的目標去拆解可能要怎麼做,每天每星期要做到什麼樣的事情跟進度,雖然我沒有十分完善的去執行,但確實跟以下沒有寫下來的感覺相比很有幫助,也確實有一些想要養成的好習慣在今年度也慢慢成形,除了習慣目標外,也寫一下工作感悟/目標,人生想法,檢討自己,還有財務規劃 ,很多事情也慢慢在日記中形成具體的想法,慢慢也有些成果,開始寫VOCUS也是我列入今年的目標之一,不過現在還差在怎麼去定期定量的完成每一篇的創作,也是我下一步要思考跟能確實執行的方向。
「我明白告訴你吧,你的人生並沒有錯。你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夢想、認真過活,所以千萬不要自我懷疑。你唯一犯的錯只有堅持在40多歲時實現一切,變得穩定。基於這樣的念頭,你現在才會如此憂鬱、痛苦。你的挫折其實來自於你堅持做些不必要的事。40歲起的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好。」──金美敬

最後用書中的一段話當作文章結尾,相信跟期待自己40歲起的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年人生的新篇章週記
5會員
115內容數
2025/09/06
現代生活的困境不在於選擇太少,而是太多。多元化表面帶來自由,實際卻讓我們陷入焦慮、浪費時間與自我懷疑。節目提醒:學會在眾多選項中找出關鍵因素,接受「good enough」的選擇,就是一種智慧。當我們不再為小事過度消耗,就能把注意力放在夢想與人生準則上,讓生活更單純、更有方向。
2025/09/06
現代生活的困境不在於選擇太少,而是太多。多元化表面帶來自由,實際卻讓我們陷入焦慮、浪費時間與自我懷疑。節目提醒:學會在眾多選項中找出關鍵因素,接受「good enough」的選擇,就是一種智慧。當我們不再為小事過度消耗,就能把注意力放在夢想與人生準則上,讓生活更單純、更有方向。
2025/08/21
情緒健康比任何事都重要。這段時間透過修修與周慕姿的對談、Peter Attia 的故事,我意識到自己長期陷入內耗與焦躁,不只折磨自己,也影響到家人。原以為努力工作、追求完美就是責任,但卻忽略了心靈的呼救。如今開始練習放下「不讓所有人失望」的執念,慢慢修復情緒,也學會專注走自己的英雄之旅。
2025/08/21
情緒健康比任何事都重要。這段時間透過修修與周慕姿的對談、Peter Attia 的故事,我意識到自己長期陷入內耗與焦躁,不只折磨自己,也影響到家人。原以為努力工作、追求完美就是責任,但卻忽略了心靈的呼救。如今開始練習放下「不讓所有人失望」的執念,慢慢修復情緒,也學會專注走自己的英雄之旅。
2025/07/17
年近不惑,該如何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Ben桑藉由《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一書分享自身體悟,提醒40歲是累積經驗、資源與信用的黃金時段,透過掌舵(掌控方向)、行動(勇敢嘗試)、決斷(停止內耗)三大步驟,重新開啟人生的精彩篇章。
2025/07/17
年近不惑,該如何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Ben桑藉由《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一書分享自身體悟,提醒40歲是累積經驗、資源與信用的黃金時段,透過掌舵(掌控方向)、行動(勇敢嘗試)、決斷(停止內耗)三大步驟,重新開啟人生的精彩篇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跟我對話過的人,多少聽過我提過如何跳脫命運,親手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一次,我想寫成文章,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讀。
Thumbnail
跟我對話過的人,多少聽過我提過如何跳脫命運,親手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一次,我想寫成文章,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讀。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