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來源:
EP97|周慕姿:「我 30 歲前都在虛度光陰!」一場 88 風災讓她放棄安穩,重考研究所,走上人生的覺醒之路#張修修的不正常人類研究所
消失 2 個月,我終於下定決心直面人生的大魔王#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
- 影片屬性:情緒管理
- 對我的啟發度:★★★★
- 很想要分享這2個Youtube視頻,youtuber修修跟心理師周慕姿對談及修修自我獨白的方式所分享的內容,裡頭講了很多關於心理內耗/創傷以及跟情緒健康相關的心理議題,很多名詞跟內容其實都聽得滿吃力的,但這2段視頻讓我感到心中有一些防備機制被打開,心中的疑惑跟陰影在迷霧中射進一道微微的曙光,讓自己的內耗/內在衝突與信念的情緒健康有所瞭解跟想法。影片內容很多,而我不懂得也很多,所以有搭配其他資源結合與這2部影片相關的內容做吸收,這篇文章也只針對對目前狀況的自己,觸發比較深刻的幾段話寫下自己的感悟,也許過一段日子有更深的了解會再來做分享。
「如果你的情緒健康在受苦,其他一切根本不重要。」
- 「超預期壽命Outlive: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作者Peter Attia分享他的一段人生歷程,他是一位在生理健康方面極致自律的醫師,他花了這麼多精力在幫助人們活得健康長壽」,但在情感上卻「極度憤怒」、「易怒、工作狂、自私」,甚至「想開車直接撞牆」,他的心理治療師點醒他:「如果你的情緒健康在受苦,其他一切根本不重要。」,這促使他進行兩次強化心理治療,並坦言「它給了我生命,它真的救了我一命」,他強調情緒健康是影響生命品質的關鍵,甚至超越生理健康。
- 影片中分享2種狀態:「身心俱疲的感受」:主持人提到他即使在生理上處於巔峰,內心卻持續受苦,工作、家庭多重壓力導致他情緒不穩、易怒,並陷入自責和羞愧的惡性循環。「對身邊人的影響」:主持人意識到自己的內耗和情緒問題不僅折磨自己,也折磨妻子和女兒。Peter Attia醫師在訪談中也提到,他的情緒問題讓他像個「破壞球」,對身邊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並後悔沒有早點處理情緒健康問題。
- 工作、家庭、人生多重壓力造成的情緒不穩、易怒,陷入自責和羞愧,進而影響到身邊家人的情緒及生活,其實就是我前幾年面臨的處境,一方面想要將自己的人生過好,但另一方面現實的工作壓力跟家庭中應盡的義務跟職責,像殺豬刀不斷的砍向我,讓我只能被迫跟著現實前進,不斷的排擠自己人生跟對自己心理層面的更深入的了解,早上一睜開眼睛,所有的事都一擁而上,把自己的一天的作息都塞得滿滿的,一天10多小時工作,回到家處理小孩的上床睡覺,就已經10點11點,看個書/寫個日誌/聊個天,就到了上床時間了,日復一日的生活也許搭配一個很棒很有熱情的工作還不錯,但目前這份工作令人壓力很大+急躁,平日工作佔據多數時間就算了,連假日常常都要加班休息不夠,心態的焦慮跟工作狂的焦躁讓我常常對家人不耐煩跟易怒,尤其這幾年當上小管理階層,常常家人假日只能他們自己出去或搭配我行程不能去遠途旅行,也壓縮與家人之間的天倫之樂。這種狀態持續了好一陣子,一直到身體發出緊訊加上心理狀態很封閉跟不想要做一些對外社交活動,感覺整個人但是黑色的但還不完全自知,直到老婆提醒過才發現我真的變得超奇怪跟焦躁和冷漠,即時對家人也是這種不耐煩的狀態,藉由一些外部知識(書籍/視頻)才發現自己的情緒健康真的出了大問題,我試圖把自己從這種不正常的情緒狀態脫離,閱讀/運動/早起/飲食控制讓身體狀態回到穩定狀態,以及心理催眠自己其實沒那麼重要,不須時刻地盯著訊息怕遺漏,但其實這種心理安慰不能完全克服這種焦躁感,但狀態已經好太多,我目前還在努力脫離這種情緒的不健康漩渦,就像這段標題那句話讓我如此的感同身受,「如果你的情緒健康在受苦,其他一切根本不重要。」
你這輩子是一定會讓人失望的,你光存在就會讓人失望。
- 剛開始聽到這句話聽了令人有些難受,表面上像是述說一個人的沒價值導致令人失望,但這句話的啟示在於,追求「不讓所有人失望」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因為每個人的存在都會觸及到他人的期望或偏好。認識到這一點,可以幫助個體卸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轉而專注於建立令自己舒適、無愧於心的關係和生活方式。
- 這其實跟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有異曲同工之妙,「被討厭的勇氣」說道「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我們要有所體悟追求「不讓所有人失望」是不可能成功的。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最多也就是一百多年,在這短暫且寶貴的人生要如何做自己,堅持自己的自由跟意念,不盲從別人的言語,用自在且不迷惘的心態過完自己的人生,將會是多美好的生命之旅。套用書中的一句話「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 我的樣子我想要這樣定義:我會是一個堅定自己目標不受他人影響的人,我專注於自己目標,但保持著好玩的人生信念,盡情享受「雖混亂忙碌不堪,但現在此刻所做為絕不讓未來的我失望」的美好人生之旅。即時目前還深陷在情緒康的問題中,我對於我的樣子還是希望有深刻的渴望,如何堅定的走我這段人生,也正是我還在學習的,也是我想藉由書籍/視頻跟一些外來的知識來擴展我的視野,也透過寫作方格子VOCUS留下自我的體悟,一步步地達成我想要的樣子,即便已經中年的我,對於剩下的人生還是有著我自己的想要跟堅持。
人生可以比喻成一場英雄之旅,目的就是發揮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完成屬於自己的主線任務,也就是天命。旅程的一開始一定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你應該做什麼啊,你不適合做什麼啊,年紀還小的我們就會信以為真,有時候就會把別人的主線任務當成自己的。而我們在破關打怪的途中也都免不了會經歷大小小的挫折跟創傷,有些傷口我們當時不知道怎麼處理,可能會隨便把它包一包啊,就急急忙繼續往前走了,而我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有時候就會發展出一些不那麼理想的生存策略,甚至穿上一層又一層厚重的盔甲,把別人隔絕在外面,於是我們帶著越來越多的舊傷口,一邊留著血,一邊揮舞著不適用的武器,還拖著笨重的盔甲前進,去走那條不屬於我們的任務,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過自己的人生,而這樣的人生不但令人精疲力盡,還會不小心傷到身邊你愛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先找到這些傷口,然後把他們好好的包紮起來,把舊的武器跟防具都升級,再把別人加在我們身上這些有毒信念或者任務都給拿掉,我們才能真正的走上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漂亮的破關,這就是榮格講的個體化的過程,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一輩子的功課。
- 最後用修修的一段話當作文章結尾,也期待自己能夠走出自己的個體化不受人影響堅定邁向自己心中所求的英雄之旅。
- 情緒健康 (Emotional Health) 是個人整體健康中一個極為關鍵的面向,它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品質、人際關係以及應對挑戰的能力。
- 內耗 (Internal Consumption): 指個人將大量精神能量消耗在自我懷疑、焦慮、內在衝突及無效思考上的狀態,它可能表現為完美主義、過度努力、拖延或感覺自己不夠好等。核心就是感覺自己從「做得不夠」到「不夠好」陷入「無限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