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PO原理與趨勢
CPO(Co-Packaged Optics,光電共封裝)是一種將光模組直接與運算晶片(CPU/GPU)密切封裝的新型架構。這項設計的核心,在於以光訊號(光纖)取代傳統的銅線連接,大幅提升資料傳輸速度、降低能耗並縮小體積。隨著AI與資料中心需求高速成長,傳統銅線的頻寬及耗能已無法滿足現代應用需求,CPO因此成為業界突破瓶頸的關鍵解決方案。
目前,CPO技術正從早期驗證階段走向商業化。台積電、NVIDIA等一線大廠積極投入,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內,CPO將廣泛應用於高階AI伺服器及雲端資料中心,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2. 趨勢的主因(備註1)
推動CPO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動力包括:
- AI浪潮推升頻寬需求:生成式AI、雲端運算、大數據等應用,促使資料中心內部數據流量倍增,傳統銅線傳輸已達極限。
- 節能減碳壓力:資料中心耗電驚人,CPO可望減少30~40%電能消耗,成為節能升級利器。
- 產業標準化推進:OIF、IEEE等國際組織積極制定CPO相關標準,有助產業鏈健康發展與技術落地。
- 大廠搶先卡位:台積電、NVIDIA、Broadcom等領導廠商已啟動CPO量產規劃,吸引供應鏈上下游加速投入。
3. 相關個股介紹
現階段台灣CPO產業鏈中,有多家值得關注的重點公司:
- 台積電(2330):領先以COUPE技術結合SoIC堆疊,預計2025年驗證、2026年量產,並與上詮合作光纖陣列單元。
- 上詮(3363):專精光纖陣列核心技術,為關鍵光學元件供應商,與台積電深度合作,產品驗證進度備受市場關注。
- 波若威(3163):積極發展400G/800G CPO產品,2025年驗證、2026年量產,近月營運回升、股價表現亮眼。
- 華星光(4979):聚焦800G/1.6T應用及矽光子技術,CPO與LPO應用拓展下,股價強勢上攻。
- 光聖:在400G/800G光通訊及3.2Tbps雷射模組上領先,與台積電策略聯盟,法人籌碼積極。
- 聯亞:主要供應磷化銦材料,股價接近突破前高,具備補漲動能。
- 全新:第二家磷化銦供應商,法人買盤增溫,具備成長潛力。
- 聯鈞:宣稱有機會切入台積電CPO供應鏈,建議觀察股價是否突破關鍵高點。
- 采鈺(VisEra):台積電子公司,積極布局CPO及矽光子,具備低基期題材。
4. 結論
CPO產業正處於技術磨合與量產前夕,未來三至五年隨AI與資料中心需求大爆發,有望成為新一波長線成長動能。投資人可優先關注技術領先、與大廠合作緊密、法人籌碼支持度高的公司,並持續追蹤其量產時程與營收數字變化。CPO不只是短線題材,更是決定AI基礎建設競賽勝負的「大動脈」,掌握其產業脈動,即是掌握未來科技產業的主旋律。
備註1 :
故事開場:資料中心的「瓶頸」
想像一座超大型的資料中心,它像是一座高速公路網路系統,裡面跑著 AI 訓練、影音串流、雲端運算。這些伺服器就像是車子,CPU/GPU 就是引擎,跑得非常快。但問題來了:道路太窄,再快的引擎也塞車。
傳統伺服器使用 銅線(電的訊號)把晶片和光模組連接,這種方式就像是「老舊的交流道」,當 AI 時代來臨,資料流量暴增,銅線就不堪負荷,傳輸速度慢、耗能高,資料中心變成「大塞車」。
轉折:CPO的出現
這時候,CPO 就像是一種「嶄新的高速公路設計」。
它的核心概念是:把光模組直接跟運算晶片封裝在一起,不再透過長長的銅線,而是用光訊號(光纖)直接傳遞。
簡單比喻:
- 傳統架構:伺服器 → 銅線 → 插槽模組 → 光纖(像是要開上交流道再上高速公路)
- CPO架構:伺服器晶片旁邊直接就是光纖接口(像是直接從家門口上高速公路)
這樣一來:
- 傳輸速度快(更大的頻寬,Tbps 級別)
- 耗能低(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可減少 30~40%)
- 體積小(封裝緊湊,減少延遲)
產業趨勢:為何此時此刻重要?
- AI 浪潮推動 : ChatGPT、生成式 AI 訓練時,需要 GPU 集群互相交換海量資料。NVIDIA 的 GPU 已經到達銅線傳輸的極限,下一代伺服器(例如 GB200、B100)都被市場期待將導入 CPO。
- 節能壓力 : 資料中心電力消耗驚人,美國有州政府甚至警告「電網可能吃不消」。CPO 能省電,等於幫資料中心「續命」。
- 標準化進展 : OIF、IEEE 已經開始制定 CPO 標準,這代表產業鏈開始「準備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