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隨心所欲的生活】會讓你感到幸福的,是你心中的「真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言

五十歲後的人生,應該怎麼過?是繼續為他人奔忙,還是開始活出隨心所欲的生活?日本知名禪僧、暢銷作家枡野俊明在著作中提醒我們:五十歲不只是年齡的數字,更是一個重新檢視人生的轉折點。當我們逐漸告別職場的核心角色,真正重要的課題,是如何活得自在,不再被外界賦予的責任所束縛。五十歲後,我們更該學會放下那些不必要的人際負擔,回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這或許正是中年後最值得追尋的禪意智慧。

🍕2段心得感悟

50歲的人生,請容許自己多一些「自由」

五十歲,是人生中事業、家庭與生活節奏逐漸趨於穩定的年紀。年輕時,為了衝刺事業被迫放棄許多想做的事;但走到這個階段,在單行道上繞點路又何妨?作者舉了一位五十多歲的業務員為例,他跑去讀了古典文學研究所。雖然畢業後當個學者也不太可能了,對職涯幫助有限,但他卻在心靈層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充實與自由。不必要去計算利益得失,五十歲後,想打開哪一扇門,都該允許自己去嘗試。

同時,也不要把年齡當成逃避夢想的理由。「反正我一定辦不到」、「反正我體力不行了」這種話只會讓人自我設限。作者提到,一位八十歲的探險家成功登上聖母峰的例子。這提醒我們:夢想不是年齡限定的,只要願意嘗試,就還有機會。人要有夢想,才能活下去,沒有夢想稱之為「絕望」。夢想不一定要完全實現才叫幸福,能懷抱夢想並不斷往前走,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五十歲後,對於工作上出現的「空白」時間,不必急著把未完成的項目搬過來做,我們可以利用這段「空白」看看書、小憩片刻,轉換一下心情,說不定能激發出新的想法。一直埋首於工作中,就沒有讓心靈可以短暫放空的機會。大叔認為,人在思緒混亂時,容易作出不適切的決策,偶爾「暫停」一下,對自己甚至對於部屬都是好事。

找尋內心的「真我」,該為自己而活了

為了工作,我們常被迫隱藏內心真正的「本我」,接受外在賦予的價值與角色,甚至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只因為不想傷害他人或影響團隊。就像作者形容,太會照顧他人,不知不覺把事情都耽誤了,這種人稱為「好人」。大叔相信,職場裡一定有不少這樣的人,正因為明白這點,我不會無限上綱依賴他們,因為「好人」經過重重創傷,最後不是選擇離開,就是轉變成大家最不願面對的「爛人」。

因此,到了五十歲,我們應該學著逐漸找回真正的自己,因為公司賦予的自我實現,在離職後就會自動消失。唯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決定方向,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同樣地,當我們開始找回自我,就會去重新檢視人際關係,為了讓工作推動順利,高明地維持表面關係,對於成年人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作者提醒,在職場共事多年,相互熟稔的同事,頂多就叫作「熟人」。五十歲之後,隨著閱歷增長,識人能力提升,更應該有能力找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只要一個就足夠了。如果你選擇與每個「熟人」都保持深厚關係,人生苦短,你可能再也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餘裕。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值得記錄的關鍵字

50歲、繞路、本來無一物、執著、真我、熟人、曖昧

🍕這本書讓你啟發了什麼

人會顯得憂鬱,是因為我們過度擔憂「靠自己也無法解決」的煩惱

作者在書中將煩惱分成三大類:

  1. 透過自己的努力就能解決的煩惱
  2. 不必要的煩惱
  3. 靠自己也無法解決的煩惱

第一種煩惱,比如說在學習上處於落後階段,那麼代表可能是書沒有讀通,花點時間參考別人成功的例子並加緊跟上,就會獲得良好的進步,這種就是屬於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就能解決的煩惱。

第二種煩惱就有點好笑,比如說大叔買的通勤用車開了五年仍舊是頭好壯壯,可是看了『馬斯克傳』後就急著想要把車子換成電動車,但掂掂荷包後就發現有些浪費。這種情緒不會造成痛苦,就僅僅是些膚淺的煩惱。

然而,第三種煩惱則可能帶來情緒上的深度困擾。例如長輩遭遇詐騙事件,存款全部歸零,作子女的即使氣急敗壞,也無法責怪父母。這種靠自己也無法解決的煩惱,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憂鬱情緒。作者認為,面對這類無法操之在己的事件,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因為唯有接受與面對,才能繼續活下去。

大叔的觀點

就算50歲了,父母一樣還是把我們當成小孩,擔心這擔心那的,如果父母還健在,一定要多多回去看他們,不要以「工作忙碌」、「下次還有機會」等理由去搪塞,很多的意外和遺憾,都是在得過且過時發生,當雙親離世,有多少錢都無法再見一面

大叔想起2014年「開口說愛,讓愛遠傳」的廣告,即使現在回憶,依舊讓人感到觸動。拍攝時,只是邀請試鏡者模擬一下拿著手機打給親人表達感謝的心意,於是試鏡者不疑有他,很輕鬆自然的說起預設好的台詞,結果導演說:「那麼就真的打好了!」試鏡者一聽嚇到直說不要,經過勸說還是勉強打了出去。打給爸爸後,她說出自己在外生活困難,曾被爸爸救濟的愧疚心情,爸爸說:「誰沒有犯過錯,你是我女兒啊,我怎麼會罵你。」她當下爆哭,最後跟爸爸說了聲「我愛你」,這呼應作者的主張:別等到遺憾來臨才想起要表達愛,能說出口的時候就要說。

這本書雖然以50歲以上的讀者作為受眾對象,但我認為具有經濟基礎的30歲-50歲都值得一看,作者說到,現在的人都盯著手機,應該多去戶外看看大自然。偶爾要給自己獨處的空間,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坐在公園長椅、到附近的寺廟走走都行。我現在距離50歲還有幾年,但讀完這本書後,就想試著把作者的建議融入日常生活,這樣不僅能讓心沉靜下來,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從容。

🍕若這本書只能帶走一句話,你的選擇是?

變幸福最好的方法是,不要覺得自己不幸

50歲後,隨心所欲的生活

50歲後,隨心所欲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直線大叔的閱讀札記
4會員
25內容數
我是直線大叔,在平凡無奇的公職生活中,藉由閱讀找出人生中的細微不同之處,內容常有個人延伸的超譯主題,喜歡多瞭解、多多認識不同的世界。
2025/09/12
從臺積電工程師轉型全職自媒體的瓦基,分享如何打造「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本書提供一套實踐方法,包含盤點想法、打造商業價值、逐步建立自主人生等步驟。文中強調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分享如何透過一百次行動提升技能,建立個人品牌。此外,文章探討AI時代自媒體的生存之道,及如何避免臨終遺憾,活出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9/12
從臺積電工程師轉型全職自媒體的瓦基,分享如何打造「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本書提供一套實踐方法,包含盤點想法、打造商業價值、逐步建立自主人生等步驟。文中強調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分享如何透過一百次行動提升技能,建立個人品牌。此外,文章探討AI時代自媒體的生存之道,及如何避免臨終遺憾,活出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9/02
伊隆·馬斯克是當代最具爭議和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這本傳記由華特·艾薩克森撰寫,深入探討了他的創業精神和管理風格。馬斯克在特斯拉和SpaceX的成功背後,強調質疑每項要求、簡化流程和快速失敗的重要性。他的工作方式包括親自參與生產、挑戰傳統規範,及在面對困難時不懈努力,展現出強烈的冒險精神和對創新的追求。
Thumbnail
2025/09/02
伊隆·馬斯克是當代最具爭議和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這本傳記由華特·艾薩克森撰寫,深入探討了他的創業精神和管理風格。馬斯克在特斯拉和SpaceX的成功背後,強調質疑每項要求、簡化流程和快速失敗的重要性。他的工作方式包括親自參與生產、挑戰傳統規範,及在面對困難時不懈努力,展現出強烈的冒險精神和對創新的追求。
Thumbnail
2025/08/22
控制血糖可以逆轉多種慢性病,穩定血糖的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食物、進食順序和控制份量。建議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以減緩血糖上升。避免將菜肉飯混合食用,並強調進食速度對飽足感的影響。透過簡單的飲食調整,如餐前喝蘋果醋和飯後運動,可以有效穩定血糖,促進健康。
Thumbnail
2025/08/22
控制血糖可以逆轉多種慢性病,穩定血糖的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食物、進食順序和控制份量。建議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以減緩血糖上升。避免將菜肉飯混合食用,並強調進食速度對飽足感的影響。透過簡單的飲食調整,如餐前喝蘋果醋和飯後運動,可以有效穩定血糖,促進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人生何苦,差不多就好" ,作者是日本人 心屋仁之助
Thumbnail
"人生何苦,差不多就好" ,作者是日本人 心屋仁之助
Thumbnail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常因工作和人際關係感到困擾。枅野俊明的《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提供99個禪道練習,引導讀者學會放下、保持內心平靜,迎接快意人生。書中探討瞭如何不受外界影響,改變自己的心態,進而改善生活質量。透過簡單的實踐,我們可以減少焦慮,增強自我價值感,並培養更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常因工作和人際關係感到困擾。枅野俊明的《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提供99個禪道練習,引導讀者學會放下、保持內心平靜,迎接快意人生。書中探討瞭如何不受外界影響,改變自己的心態,進而改善生活質量。透過簡單的實踐,我們可以減少焦慮,增強自我價值感,並培養更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回顧二十多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時的情景,並談到了在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找回初心的重要性。文章充滿對文字、影像的熱情,並表達了生活隨興的信念。
Thumbnail
回顧二十多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時的情景,並談到了在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找回初心的重要性。文章充滿對文字、影像的熱情,並表達了生活隨興的信念。
Thumbnail
為了感受幸福,來到世上一趟,就像悲傷的花朵綻落後,品嚐喜悅的果實 -- 佐田雅志《生命的理由》
Thumbnail
為了感受幸福,來到世上一趟,就像悲傷的花朵綻落後,品嚐喜悅的果實 -- 佐田雅志《生命的理由》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作者:吉野源三郎 譯者: 陳昭蓉 繪者: 脇田和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3/09 初版、2024/01 二版32刷 📝閱讀記錄: 我也是因為宮崎駿為它復出改編電影,才知道有這本書的,不過我還沒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作者:吉野源三郎 譯者: 陳昭蓉 繪者: 脇田和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3/09 初版、2024/01 二版32刷 📝閱讀記錄: 我也是因為宮崎駿為它復出改編電影,才知道有這本書的,不過我還沒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如果懂得「思考」,即便不需要出門旅行或與人頻繁交流,都會覺得人生充滿況味,尤其當我們去了解別人思考過後的感想時,更能激發自己獨特的思考,我想這也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散文長年以來受到歡迎的原因。 森博嗣在這本《日本推理小說家教你看透人生內心戲》中提出了一百個生活思考,他不受限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如果懂得「思考」,即便不需要出門旅行或與人頻繁交流,都會覺得人生充滿況味,尤其當我們去了解別人思考過後的感想時,更能激發自己獨特的思考,我想這也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散文長年以來受到歡迎的原因。 森博嗣在這本《日本推理小說家教你看透人生內心戲》中提出了一百個生活思考,他不受限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Thumbnail
當我們不再追求成功勝利的無限循環之中, 把喜歡當作路標,發現自己的喜歡。 不是追求現在不存在的東西,而是貼近你身邊的事物, 保有自我的同時,也能接受任何事物。
Thumbnail
當我們不再追求成功勝利的無限循環之中, 把喜歡當作路標,發現自己的喜歡。 不是追求現在不存在的東西,而是貼近你身邊的事物, 保有自我的同時,也能接受任何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