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99個禪道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工作得看別人臉色、朋友越來越疏遠感到很困擾嗎?試著打開【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這本書,心裡煩惱將會解開。

作者枅野俊明是日本神奈川縣人。在曹洞宗徳雄山建功寺擔任住持,也是多摩藝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庭園設計師。我們知道生活不可能一直順遂,但就是放不下大大小小的事,書本開頭:工作與人際關係淡泊一點,活出快意的人生!

很多事情其實不用想的太複雜,生活淡泊一點也無妨,作者寫出99個禪道練習,提醒我們不受人際擺佈、工作態度積極、每天活得愉快。


本書有五大章重點:別硬是要參一腳、別在意每件事、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別白忙一場累壞自己、別硬是要分出是非對錯,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來看看。擁有「放下力」,內外在心態都變美麗。

✏️人際關係更淡泊一點才好

✦試著保持安靜✦

假設有人正面臨困擾,有的人認為自己應該做點什麼為他打氣鼓勵:「打起精神!」;有的人則是什麼都不做,靜靜聽他說,換作是你,當你有煩惱,你希望對方靜靜聽你說還是給你打氣的話語呢?

✦別試著想改變他人✦

一開始互不認識的兩人到變成親密關係,久了總會有看不慣對方某些行為,持續抱怨引發爭吵。越在意這些瑣事,只是在為難自己,因此,能改變你的理想型的,只有自己本身。自己改變了,對方的態度也會軟化。

✦辦不到的事就是辦不到✦

看到別人忙得不可開交,我們會主動幫忙。但倘若自己也分身乏術,別人請你幫忙,救不見得要伸出援手;倘若你變成有求必應的人,反而會更加造成你的困擾。

✦別被社群網站利用✦

現代人幾乎都會使用社群網站,看到別人發布資訊,不免會參雜惡意捏造的假消息,因此,接受的那一方,要有看穿造假能力,也要知道:社群網站不過是溝通交流工具。


✏️別在意每件事

✦內心是否也堆滿垃圾?✦

內心受到傷害,總會想立刻忘記會造成傷疤的痛,但如果忘了不該忘的事,比如用來提醒不該犯的錯,那並非好事。想忘記的東西累積多了,就會變成心靈垃圾,別忘了做好垃圾分類,才能夠成為成長的材料。

✦別被統計資料給騙了✦

媒體會報導各種的統計數據,像是:結婚年齡平均數、購買自用住宅平均年齡等⋯,知道這些平均值,就會變成你的生活指標嗎?遵從自己的價值觀,才能活出自由快樂人生。

✦重視彼此的個性✦

小時候常會跟別人比較考試成績、運動等等各種項目,長大出社會繼續和別人比較東比較西,讓自己陷入焦慮,作者說:在比較之前,這樣告訴自己:我不是在比優勝劣敗,而是在比對不同之處。他那一點與我的完全不一樣,十分有意思。如此一來,你會發現自己也有其他人所沒有的一面。

✦要比就跟「昨天的自己」比✦

不管是在現實社會或是網路世界,我們都希望都能夠得到別人的讚賞,當得不到就會感到空虛陷入低潮。但自己就是自己,別去看也別跟他人計較,好好地看著真實的自我,找出昨天做不到,今天卻做到的事。經過磨練,真實自我一定會越來越好。

✦看過程,別只看結果✦

做錯某一件事情,許多人就會開始在內心後悔吶喊著:「要是我當初沒有這樣做(說)就好了」,即使明白事情已經發生,也是無法用橡皮擦簡單抹去,一想到那件事情就會開始產生後悔想法,其實最重要的:自己思考方向必須從後悔轉換成檢驗。比如:做錯了再去檢視哪一個環節錯誤。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偶爾關上資訊的入口✦

一起床去上班上學,會聽到看到好的與不好的消息,當消息塞滿在腦裡,我們也會開始質疑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讓自己造成不安,與其拼命收集社會上的情報,不如偶爾關上雙眼雙耳,停止吸收資訊,讓心靈得到安穩寧靜。

✦別急、別急、別焦急!✦

遇到憤怒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血液瞬間衝上腦袋想發火的時刻,不過,朝對方發火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也只會感到空虛而已。作者教一個三秒鐘平息怒火方法,把以下咒語複誦三遍即可:

「感謝,感謝,十分感謝!」「別急,別急,別焦急!」
「等一下,等一下,再等一下!」「沒關係,沒關係,我不要緊!」

✦學習降速✦

網路發達,人們紛紛改成只用網路傳訊息,雖然方便,但也延伸出想要對方快速回覆,短時間得不到回覆就會出現火大、煩躁情緒。這時請提醒自己要學習降速,放緩回覆速度。

✏️別白忙一場累壞自己

✦貫徹自己的做事方式✦

聆聽身邊的人的意見和想法很重要;但如果全聽從他人會產生迷惘,進而陷入混亂。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首先必須找出自己的做事方式。你人生的主角,就是你自己,聆聽他人意見如果沒能把持住自己的原則,就捫心自問:這是誰的人生?

✦不擅長的事就交給擅長的人去做✦

有人很努力想要克服自己不擅長的事,認為自己不擅長這件事情就是不夠優秀、要努力克服,但也必須想想,身為社會人的基本技能都學會了,何不放手擺脫不擅長的事情呢?

尤其在工作團隊上,有的人擅長簡報、有的人擅長統計,只要每個人將自己拿手的技能發揮所長,也能達到強大的團隊能力。

✦時間和工作量絕對要明確✦

同事或是朋友有困難想請你幫忙,但在答應幫忙之前,要先了解自己手上的工作量有多少,並明確告訴對方,別直接答應反而會造成彼此的困擾。自己向人求助也是一樣。


✏️別硬是要分出對錯

✦心靈平靜度過每一天的智慧✦

人生沒有什麼幸與不幸,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接納它呈現的樣子。當遇到擾亂心靈的事情,就在心中告訴自己:

諸行無常,諸行無常,人世間瞬息萬變,凡是走到最後,終究會結束。

✦失敗不過是小擦傷✦

在工作總是會遇到一些失敗,當遇到失敗,我們就會開始垂頭喪氣。但換個角度想,失敗是為了走向成功的過程。不管失敗會遭遇到什麼樣的懲罰,都要以重頭來過的心情去面對,從零出發遇到任何狀況都會使人強大,足以讓人說出:我沒有什麼好失去的


✏️「放下力」的精隨:盡人事

凡事盡力而為。你不用擔心能否得到好結果,不必擔憂外界許多紛擾的聲音,只要一心一意將自己所擁有的力量,全力投入其中即可。「盡人事」也是這麼一回事,全心投入自己所能做的並且解決,之後聽天命,交給老天爺去布局。意思就是:自己能夠做的只有盡人事,結果如何發展,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對本書看法

剛開始從圖書館借到書本時,覺得這本跟其他書還要小本許多,封面飛散的蒲公英就和標題一樣有明顯對比:【別對任何事情有反應】像蒲公英一樣隨風而去,因為,世上有許多事情單靠自己是無法掌控的,比如別人的事,也許你想改變對方,但每個人的想法個性本身都截然不同,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讓自己心態呈現最舒服、健康的狀態。而開頭說的工作態度積極,並不是要每個工作都得接受,做好自己可以達成的範圍,拒絕不合理和達成自己的能力工作,也是能展現積極的一面。每一章節都是一小篇幅文章點醒著我們人生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扭轉人生的放下力,是現代人所需的生存技能,懂得分辨必須放下與不該放下的事物,生活變得更美好。


書名|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作者|枅野俊明

譯者|黃薇嬪

發行|悅知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閱書服
10會員
49內容數
閱讀閱書服,書服每一天。哈囉,我是史迪棋。 學生時期很不愛翻書,一看到書是「嚕踏嚕ㄘㄟˋ」。 離開學校的庇護,出社會後,才了解到有許多是學校所學不到。 無論是感情、心理以及時間管理都可從書內發掘新天地。
閱讀閱書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5/03/21
本書《懶人攻略》提供57個生活法則,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症和缺乏行動力。作者從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出發,探討懶散的類型,並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前十天全力以赴」、「找人一起督促」、「為固定模式增添樂趣」等。作者強調,懶散不等於偷懶,只要運用巧思,就能將懶散轉化為優點,輕鬆實現夢想。
Thumbnail
2025/03/21
本書《懶人攻略》提供57個生活法則,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症和缺乏行動力。作者從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出發,探討懶散的類型,並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前十天全力以赴」、「找人一起督促」、「為固定模式增添樂趣」等。作者強調,懶散不等於偷懶,只要運用巧思,就能將懶散轉化為優點,輕鬆實現夢想。
Thumbnail
2025/03/19
現代人生活忙碌,容易忽略休息的重要性,導致身心俱疲。如何透過微休息、STOP策略、333休息法、正念呼吸及正念練習等方法,有效休息並改善睡眠品質,平衡工作與生活。
Thumbnail
2025/03/19
現代人生活忙碌,容易忽略休息的重要性,導致身心俱疲。如何透過微休息、STOP策略、333休息法、正念呼吸及正念練習等方法,有效休息並改善睡眠品質,平衡工作與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遠離憂鬱和憤怒,遠離折磨人的情緒...... 觀功念恩、善行點滴,讓心,重新找回寧靜和喜悅~ —資料來源:福智文教基金會
Thumbnail
遠離憂鬱和憤怒,遠離折磨人的情緒...... 觀功念恩、善行點滴,讓心,重新找回寧靜和喜悅~ —資料來源:福智文教基金會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庸人自擾讓人生空轉、內心不平、生命空轉
Thumbnail
庸人自擾讓人生空轉、內心不平、生命空轉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
Thumbnail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