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源於無知,知識是恐懼的解藥。」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將會進步37倍。」
作者Magu相信,知識量亦是如此!
閱讀,可以讓人發現「不知」,並把「未知」「無知」更新為「已知」,每天只要15分鐘,重要的是「愉快地持之以恆」,透過日復一日累積,打敗未知的恐懼。
Magu是位很有想法的日本部落客,他的起點並不高,只因討厭念書就退學、僅有國中學歷,但在讀了某本自我啟發的書之後,開始認真經營自己,設立公司,如今每年讀七百本書,擁有數萬粉絲,在書籍、社群網站等相關領域頗有所成。
《1%閱讀術》是他讀了超過四千本書、且超過一百本閱讀法所整理出的精華,不藏私地分享「閱讀好處」、「效率最大化的秘訣」,再加上他實踐有效的「輸出法」,讀完的收穫比預期更豐富,推薦閱讀!
前幾天先分享了Magu獨特的概念,如同把圖書館當成「自助餐廳」能有效拓展知識領域的有趣閱讀法-「#一個書架讀一本書」
這邊就來分享其他3個概念囉!
#1%閱讀術
運用一天1440分鐘的1%時間-約15分,在這段時間全然專注閱讀,(藉由「期限效應」提升專注力,而非以看完某部分內容為目標,以免強行加速、未能理解內容)就能獲得1%成長;
每天讀1%-聽起來比15分鐘容易!
在這1%時間內的閱讀,搭配1%思考,作者認為,比起100%學完一本書,不如重複100次1%的相遇,讓它慢慢達到100%,這樣就能不完全仰賴作者角度,而是一次次搭配著自己的思考學習知識。
方法:
a確定目的-預計當成談資、發文、或活用在業務?
b從目錄預測-把目錄當地圖,尋找符合目的的部分
c略讀感興趣章節-閱讀前一步驟篩選出來的部分
d掌握所需段落-針對實用的地方精讀、直到完全理解
e替換說法-務必以「自己的說法」順過思緒
f回想並思考、休息-閉上眼回想,讓知識進入長期記憶。.
.
#創造正念的享受閱讀
相信常看書的你應該也能感受到-閱讀,有助緩解壓力。根據英國薩賽克斯大學研究,效果甚至勝過聽音樂、散步、喝咖啡!
想純粹地享受「沉浸式閱讀」,Magu很推薦這麼做:
- 1.別選艱澀難懂的書
- 2.選喜歡領域、能直覺理解的書
- 3.維持手邊有多本書,想換就換
- 4.選喜歡的作者
- 5.選擇可專注閱讀的場所
- 6.盡量選紙本書-觸發沉浸感
藉由沉浸閱讀創造出的正念,可有效消除憂鬱與壓力,不妨試試!
.
#讓輸出成為習慣
這點應該是許多愛閱者都想突破的!
有效輸出,不外乎抽出架構、替換說法,想辦法說明讓讀者也能輕易明白,不過倉編覺得最難的還是「習慣」…
Magu推薦的方法,為《成功人士一定會做的9件事情》作者海蒂.格蘭特.海佛森提出的「If-Then」計畫。
亦即「如果做A,就接著做B」,例如一起床(A)就刷牙(B);一讀完15分鐘、就回溯重點,快速寫下幾個想法;讀完整本,就統整重點、寫成文章。
多做幾次,就有機會讓大腦自動化,重複到成為無意識行動,自然而然不再困難。
雖實踐可能沒閱讀那麼容易,不過看起來~好像是做得到的!?
過去一週明顯沒有太廢,希望能堅持下去。
-
本來在圖書館架上看到,不想借太多本、差點又放回去,翻幾頁之後就覺得:還好有借回來讀~很值得一讀喔!
每天的一點點小變化,一年後就能有所成長~共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