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50歲以後我想這樣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找到自己的節奏,不費力地生活

raw-image
「或許,還有更好的答案吧!」

抱著這樣的心態,可以讓生活更放鬆、也更具彈性,很認同作者松浦彌太郎的想法。 


試著想像50歲以後-

「先發」的你撐了半個世紀,感到疲累、倦怠也是情有可原,就換一個「中繼投手」版本的你,上場好好發揮吧!


離「半百」還有幾年時間,但前陣子看到許多老師及網友推薦,還是忍不住下單,先幫未來預備心法。

這本書陪我走過暑假的日本行。十多年後再次出國,一家三口自由行的隨興步調,與書裡「不費力生活」的氛圍很契合。

除了大阪環球外,都是較隨興的行程,甚至有時是父子打電動、看球賽,(發現好玩的「實況野球」機台!)我則獨自逛逛神社或窩咖啡館。

無論在超商/咖啡廳/旅館翻這本書,嘗試不同的咖啡、餐點,甚至再次嘗試過去不喜歡的納豆…意外可以接受了呢!看來,年紀漸長、接受範圍也擴張了,令我感受到一種自在的延伸。

松浦彌太郎把「五十歲後的生活」分為五個面向:

 #重新遇見自己:像少年般無憂,慶祝第二人生。

 #把人生當專案:給自己新的概念,回顧戀愛經歷。

 #調整行動:和科技做好朋友,遇到瓶頸就行動。

 #建立習慣:設計生活節奏,每週留一天「放空日」。

 #調整心態:不說不可能,勇敢幻想;學會擁抱孤獨。


其中我特別有感的,是「與孤獨好好共處」。

如果對眼前的日常感到倦怠,那就做點新嘗試吧!

所謂新嘗試,並不表示總要找沒做過的事,跳脫慣性,與久未碰面的朋友聚聚,讀平常不會看的領域、參加研習…都會令人感覺又年輕了些喔!(正好暑假裡都做了,難怪心理年齡又回到二三十?!)

而勇敢行動的根基則源於「心態」,回歸年少的純真,改變思維與態度,讓自己破框、重新敢於「幻想」,同時「知止」,避免過度追求,就能維持認真生活的軌跡。

#面對無力感

然而~光是這樣,就能一直正向生活下去嗎?

作者也誠實地分享另一面。

有時妳覺得自己已經把日子過好,甚至達到理想中「完美的平衡」…低潮,仍可能無預警地襲來。

放棄掙扎吧!

接受當下狀態,呈現爛泥貌也罷,重要的是務必提醒自己,這些「終究會過去」-熬過,就好。

這樣的低潮處遇方式,適用各年齡。

在這時期,請盡量做些簡單瑣事,例如緩慢地整理發票、零錢、抽屜,這類不費力的低門檻任務,就能累積完成小事的小小成就,讓自己慢慢恢復心力。

平時就列出這類瑣事的「自救清單」,低潮來襲時,就能淡然以對。


無論喜不喜歡松浦彌太郎的生活-或想不想鼓起勇氣面對50歲(?)都能藉由本書,好好思索自己真正在意的事;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尤其走過了將近半個世紀,無論對前半生感到驕傲或有些遺憾,都值得好好檢視,或放下、或加緊腳步追趕,端看你期待抵達的終點,再修改、形成你的Lifesyle,愉快地開啟「隨心所欲的生活節奏」。

願我們的人生故事,都能成為自己最珍貴的財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倉編小祺的沙龍
20會員
250內容數
讀到好書是種幸福,這裡有各類書籍、優質講座精華、資優教育、習慣養成、斷捨離等,各種令生活豐富愉快的小事。
倉編小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你是否曾在讀某本書時,體驗到一種「精神感召」?
Thumbnail
2025/08/29
你是否曾在讀某本書時,體驗到一種「精神感召」?
Thumbnail
2025/08/19
完形治療看重的鐵三角:「覺察、選擇、負責」,最重要且能引發改變的正是「覺察」;若能袪除雜念、把心裡清得乾淨些,絕對有助把「形」與「景」區隔開來,找出未竟事宜,加以滿足。
Thumbnail
2025/08/19
完形治療看重的鐵三角:「覺察、選擇、負責」,最重要且能引發改變的正是「覺察」;若能袪除雜念、把心裡清得乾淨些,絕對有助把「形」與「景」區隔開來,找出未竟事宜,加以滿足。
Thumbnail
2025/08/07
 -讀《零雜念的簡單生活》  「所謂生活,不需要每分每秒全力衝刺,妳必須找到方法『傾斜』(而非平衡)那些該做的事與想做的事。」
Thumbnail
2025/08/07
 -讀《零雜念的簡單生活》  「所謂生活,不需要每分每秒全力衝刺,妳必須找到方法『傾斜』(而非平衡)那些該做的事與想做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退休後越來越覺得生活簡單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人的大腦很奇特,當生活上懂得取捨後,思緒就會變清晰,勇於自我探索,了解自己內心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迎合世俗的眼光,勇敢做自己。
Thumbnail
退休後越來越覺得生活簡單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人的大腦很奇特,當生活上懂得取捨後,思緒就會變清晰,勇於自我探索,了解自己內心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迎合世俗的眼光,勇敢做自己。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