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經是學佛很久的人,包含出家人或在家人,其實都可以來使用公案檢核看看自己的程度。當然,如果完全沒有學佛,更能利用公案來認識自己。
不用擔心錯誤,也許你用你原本深刻的理解、或是曾經「具體體驗」的經驗等,這些來回答公案,結果被禪師說「錯誤」,其實真的沒有關係。這並非否定你過去的理解以及經驗對你生命的幫助,只是說這些「理解」真的不符合公案的意旨(這個意旨是韓國臨濟宗傳承下來的智慧),如此而已。
也就是說,你可以當作就是學習一個新的法門,以這個法門的方式去突破,認識自己、提升智慧。這些公案的智慧,也許能跟你過去的經驗相輔相成,幫助自己的生命更成長。圓曉禪師過去因為有靜心的體驗,曾經以為自己開悟了,包含能夠深度理解像是傑德˙麥肯納、阿迪亞香緹、艾克˙哈特托勒等人的著作,也能侃侃而談「不二」、「非二分性覺知」等很靈性的內容。問題是當我在參究第一則公案《須彌山》時,我卡了兩個禮拜才參出淺的答案,當然沒有達到禪宗的開悟。事實上,很多學人參加禪修,當天就能參出來《須彌山》公案,所以圓曉禪師真的是鈍根,完全靠努力慢慢突破。有時候圓曉禪師也會覺得說「為什麼答案是錯的?」(畢竟自己覺得答案正確無虞,是好的答案),但想想禪師也是續佛慧命的善知識,所以告訴自己想辦法參出來,當後來參出來之後,發現正確答案果然更精確指出佛法智慧。當然到後期圓曉禪師道出末後句時,真正瞭解到「佛法不過如此而已」,也體認到自己之前(覺得自己開悟了)的程度跟現在相比根本是塵埃比太陽。而當今還有開悟的傳承在臺灣,真的很難得。
圓曉禪師非常歡迎所有人,試試看參究公案,也樂意指導,如果有實體禪修的需求,可以在email給圓曉禪師討論看看。只要能幫助大眾開悟見性,一切都是值得的。記住:不要怕錯誤,禪師也是用傳承下來的答案幫大家檢核。錯誤幾萬次,總會有參出來的時候,也會有開悟見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