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為什麼不是我媽?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某天,一位高二生從浩瀚的書海裡游上岸

抬頭看我,突兀地說了一句令我錯愕的話

妳為什麼不是我媽?


我愣了一下,心裡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我為啥要是妳媽呀!

可職場的舞台上,我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於是收住情緒,淡淡地問:

「怎麼了?為什麼會這麼想?」

他劈哩啪啦傾瀉出心事
原來,他回家後被母親責備。

因為段考成績不理想, 讓母親覺得在親戚間抬不起頭。

「老師,妳從來不會說我不好。我段考英文不及格,妳也就是叫我把考卷拿出來檢討,問我哪裡需要協助,並幫我調整讀書計畫。」

「為什麼她總是嫌棄我,而妳卻沒有?」



我笑了笑,只淡淡回應:

「或許是因為我受過訓練吧。」

我想收回話題,繼續上課。
但他仍好奇地不停追問: 「老師,那妳受過什麼訓練?」


在當老師之前,我大學時有修過一些課程,像是英語教學、課程設計,是外國老師上課,上課的時候就有特別跟我們說,建議和學生要怎麼講話,要求我們去分辨不同的feedback,是正向的、鼓勵的、負面的,還是行動指令?

不要輕易對學生丟下否定的話語,
那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就例如前面有個坑, 與其說:「不要踩坑。」
不如說:「往前跳過去,前面有個坑。」


人類是種很神奇地生物,聽到否定的字詞會比較排斥。

越說「不要」,
反而越想要踩下去。


學生的回覆也令我很驚訝
那時,他忽然咧嘴一笑,

說了令我不知道該如何回覆的話

「老師,那我可不可以…… 」

他後面講的太模糊、太小聲,我聽不清楚,故問道

「可以什麼?」你講話怎麼突然那麼模糊?




「老師,那我可不可以…… 把我媽媽也送去受訓?」



筆記改寫分享

以下是我以前上課筆記的改寫(用AI改寫過),和大家分享

老師對學生的回饋、建議:
分類:正向 / 建設性 / 負向 / 行為指導

  1. 正向鼓勵:Not bad! We only did this recently and it takes time to learn.做得很好!掌握這個技能需要時間是很正常的。
    學生可能感受:May feel understood and supported, boosting confidence.可能感到被理解、被支持,進步有價值。
  2. 正向 / 鼓勵 + 建設性 Positive / Encouragement + Constructive: You're improving steadily. Can anyone help? / 你在穩定進步。有人能幫忙嗎?
    學生可能感受:可能感到被肯定,但也意識到需要改進或合作。May feel affirmed, but also aware that help or collaboration is needed.
  3. 正向 / 建設性 Positive / Constructive: You expressed your ideas clearly. Watch out for minor grammar issues. / 你表達地滿好的,但要注意一些文法細節。
    學生可能感受:可能感到被肯定,同時知道改進方向。 / May feel affirmed while understand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4. 正向 / 建設性 Positive / Constructive: Well done. To make your argument stronger, you might… / 做得好。為了讓你的論點更有說服力,你可以…
    學生可能感受:可能感到鼓勵,且知道如何改善作品。 / May feel encouraged and know how to improve their work.
  5. 行為指導 Behavior Guidance: Everyone, please return to your seats and start the next task. / 各位,請回到座位並開始下一個練習。
    學生可能感受:中性,只是接受操作指令。 / May feel neutral, simply following instructions.
  6. 負面批評 Negative / Criticism:I notice you're repeating similar mistakes in your sentences. / 我注意到你在句子中反覆犯相似的錯誤。
    學生可能感受:感到挫折、有點灰心。May feel frustrated, discouraged, and find learning difficult.
  7. 負向 / 建設性批評 Negative / Constructive Criticism: Spelling mistakes distracted from your overall message. / 拼寫錯誤影響了整體訊息的表達
    學生可能感受:可能感到挫折,但理解需要改進的重點。 / May feel frustrated, but understand the key points to improve.
  8. 負向 / 批評 Negative / Criticism: Not good enough./ 不夠好。
    學生可能感受:可能感到打擊自信或挫敗感。 / May feel their confidence is hurt or experience frustration.
  9. 負向 / 行為指導 Negative / Behavior Guidance: Your tone came across as abrupt. / 你的語氣聽起來有點生硬。
    學生可能感受:可能感到尷尬或被指正,注意態度表達。 / May feel embarrassed or corrected, needing to watch tone and attitude.

AI總結觀察

  1. 正向/鼓勵: → 讓學生感覺被肯定,有安全感,願意學習。
  2. 負向/批評:→ 可能降低自信,增加壓力或防衛心理。
  3. 建設性:→ 同時給予肯定與改善方向,適合促進學習。
  4. 純行為指導: → 無明顯情感影響,只是操作指示。

💡 學生感受重點

  • 直接批評容易產生挫折感。
  • 先肯定再指出改進較能被接受。
  • (7)是「批評但有建設性」,需注意語氣。



使用AI:Chat GPT

使用AI內容:

  1. 請模仿以下老師給學生的Feedback,創造出差不多的feedback
  2. 潤稿

使用AI日期: 2025/09/0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清月的沙龍
177會員
254內容數
我是清月,歡迎各位來坐坐
清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2
本文探討如何運用AI優化流程。
2025/08/12
本文探討如何運用AI優化流程。
2025/07/20
從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一位補教老師的教學反思。本文分享一位老師希望學生從外在壓力(升學)轉化為內在學習動機的經驗,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學生反應和自身的感觸,反思升學主義下教育的現況。
2025/07/20
從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一位補教老師的教學反思。本文分享一位老師希望學生從外在壓力(升學)轉化為內在學習動機的經驗,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學生反應和自身的感觸,反思升學主義下教育的現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Thumbnail
一位從未打擾敝人在下我的優質生母捎來簡訊,簡單說明母女有點衝突接著詢問在校狀況。生母提到安親班轉述女兒會邊看韓團照片邊寫作業,因此跟生父認為是否是因為沉迷韓團造成。舉手之勞沒問題的,只要有空有心情並且半獸人要配合回答人類語言都沒關係,反正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包山包海包生兒子,服務業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事實。
Thumbnail
一位從未打擾敝人在下我的優質生母捎來簡訊,簡單說明母女有點衝突接著詢問在校狀況。生母提到安親班轉述女兒會邊看韓團照片邊寫作業,因此跟生父認為是否是因為沉迷韓團造成。舉手之勞沒問題的,只要有空有心情並且半獸人要配合回答人類語言都沒關係,反正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包山包海包生兒子,服務業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事實。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你們這些長輩,既然過往沒有認真參與別人的人生,就不要這時候跳出來惺惺作態。
Thumbnail
你們這些長輩,既然過往沒有認真參與別人的人生,就不要這時候跳出來惺惺作態。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上次媽媽跟我分享,安親班老師在聯絡簿上寫,考試接近了,請超級賽亞呈要把心思多多放在正確位置。 結果超級賽亞呈回家時問媽媽:
Thumbnail
上次媽媽跟我分享,安親班老師在聯絡簿上寫,考試接近了,請超級賽亞呈要把心思多多放在正確位置。 結果超級賽亞呈回家時問媽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