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測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現在是AI時代,我想知道有沒有辦法優化流程
有沒有更有效率為學生規劃課程的方式呢?

我就把我好幾年前的教學日誌去掉名字丟上AI,問它我寫的東西合理嗎? 請幫我分析一下


原稿:

學生A (升國三)
學生優點:會主動問問題
學生缺點:集中力差、理解力差、不考就不被單字、單字量少
目前進度:已經上完第一、二冊
解決方案:集中力差→上完文法練習完測驗,如果發現他及中力下降,會換聽力測驗或是請他讀句子。
理解力差→放慢速度或換個方式講解。另外請他分析給我此題為何選A,確認他有聽懂
單字量少:每堂課考單字

學生B (升國一)
學生優點:閱讀量大
學生缺點:文法較弱、較無耐心、愛拖延時間
目前進度:已經上完升國一銜接教材、南一第一冊第一課
解決方案:文法較弱→上課從頭講解、補充練習題
較無耐心:寫練習題→換成聽力
愛拖延時間:限制寫每分考卷或習題的時間

學生C(升小六)
學生優點: 閱讀量大、知道很多文法概念(對細節不了解)
學生缺點:愛拖延時間、文法細節不熟
目前進度:暑假作業文法本、補充單字表
解決方案:愛拖延時間→限制寫每分考卷或習題的時間
文法細節不熟:補充文法習題

學生D (升小五)
學生優點: 上課願意配合,作業幾乎都有寫完
學生缺點:單字量少、基礎差、個性內向、不主動問問題、課內單字課文不會念、句型不熟
目前進度:學校暑假作業→小說一本The lady and the tiger
複習小四課本(剩兩課)
複習動詞三態
解決方案:
單字弱:把暑假作業the lady and the tiger和小四課本單字打成學習單(Word search)和單字表上傳到quizlet (使用quizlet輔助背單字)
基礎差:從小四課本從頭開始教
個性內向不主動提出問題:檢討完請他分析給我此題為何選A,寫翻譯題時請他告訴我主詞、動詞為何?
課內單字課文不會念:每次上課帶他念,回家作業派他回去練習念課文單字,下次上課考怎麼念
句型不熟:補充句型練習

學生E (升國三)
學生優點: 上課願意配合
學生缺點:體育班比賽多、請假較多。單字量很少、文法很弱、聽力弱
目前進度:已經上完第一冊
解決方案:文章閱讀量太少,暑假針對此做加強。補充南一額外閱讀 (單字量少學生又不願意查字典、自己幫學生打單字表並加進quizlet請同學回去另外做練習,並且每次來考單字配合題。另外,上課時會請學生說出此篇文章大意,確認他是否理解文意,並且請他朗誦文章,確認他會念。
文法很弱:從國一開始教,放慢速度,並請他整理重點筆記。
體育班比賽多、請假較多:和學生家長商量如果知道知道下個月要比賽,看是否可以提早補課。
聽力弱:下載聽力,配合課內做練習

根據學術及專業機構(如教育部、TESOL、Cambridge English、Oxford University Press等)的研究和教學理論,分析這份學生個案與解決方案,並指出合理與不合理的地方,並提出改進建議和補充說明。


Chat GPT回覆:

整體分析原則

  1. 因材施教(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針對學生不同的優缺點設計教學策略,符合教學專業原則。
  2. 學習動機與情緒管理:學生內在動機、注意力、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3. 有效學習策略:多樣化學習方式(視覺、聽覺、動作)配合,強化記憶。
  4. 持續評估與反饋:透過形成性評量持續了解學生狀況及調整教學。

針對各學生與方案分析

學生A(升國三)

  • 優點合理:主動提問是積極學習的好習慣。
  • 缺點合理:注意力和理解力不足,詞彙量少常見於部分學生。
  • 目前進度合理:已完成第一、二冊,符合升級規劃。

解決方案分析與建議

  • 集中力差 →「文法練習後測驗注意力下降即換成聽力或讀句子」做法合理,符合「變換活動方式以維持注意力」的學習理論(例如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與學習動機理論)。
  • 理解力差 →「放慢速度、換方式講解、請學生解釋選擇理由」是有效策略,有助促進深度理解(Bloom認知層次理論支持)。
  • 單字量少 →「每堂課考單字」可提升記憶,但建議結合多元背誦法(如語境學習、字根字首教學、Quizlet等工具)更有效。
  • 補充:可加入「目標設定技巧」(self-regulated learning)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管理,並搭配短時間高頻率複習(間隔重複法)加強單字記憶。

學生B(升國一)

  • 優點合理:閱讀量大是良好語言輸入基礎。
  • 缺點合理:文法弱、耐心不足、拖延是青少年常見挑戰。
  • 進度合理:已完成銜接教材和第一冊一課。

解決方案分析與建議

  • 文法弱 →「從頭講解,補充練習」合理,但要注重「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且多加互動式教學(例如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earning)效果更佳。
  • 較無耐心 →「寫練習換聽力」轉換學習方式能維持興趣,是好做法。
  • 拖延 →「限制做題時間」可訓練時間管理,但建議同時教導時間規劃與自我管理技巧,避免壓力過大導致挫敗。
  • 補充:可搭配正向激勵(如小獎勵)、分段學習目標,讓學生逐步完成任務,提升成就感。

學生C(升小六)

  • 優點合理:閱讀量大且懂文法概念,較弱在細節。
  • 缺點合理:拖延和細節不熟是常見問題。
  • 進度合理:暑假作業和單字表均安排妥當。

解決方案分析與建議

  • 拖延 →「限制考卷時間」符合時間管理訓練。
  • 文法細節不熟 →「補充文法習題」合理,但應結合實際語境練習,幫助學生「在用中學」,並用即時反饋強化記憶。
  • 補充:可用遊戲化學習工具(gamification)提升動機,也可加強「自我監控」策略教學。

學生D(升小五)

  • 優點合理:上課配合度高,作業完成度佳。
  • 缺點合理:單字少、基礎差、內向、不主動、句型不熟都合理。
  • 進度合理:暑假作業、小四課本複習及動詞三態。

解決方案分析與建議

  • 單字弱 → 使用Word search遊戲和Quizlet,結合視覺與動作刺激,符合多元學習理論,有助記憶。
  • 基礎差 → 從頭開始教小四課本,打好基礎符合分級教學原則。
  • 個性內向、不主動 → 透過分析題目與翻譯題讓學生表達思考,是提升語言產出的好方法。
  • 課文單字不會念 → 上課朗讀+家庭作業練習,兼顧聽說讀寫。
  • 句型不熟 → 補充句型練習,建議使用「語言模式(pattern drills)」與「情境模擬」結合。
  • 補充:鼓勵用正向強化和循序引導,幫助內向學生逐步建立信心。

學生E(升國三)

  • 優點合理:願意配合上課是教學良好基礎。
  • 缺點合理:體育班常比賽,缺席多,單字量和文法弱,聽力弱。
  • 進度合理:已上完第一冊。

解決方案分析與建議

  • 閱讀量少 → 暑假加強閱讀及製作Quizlet單字表,符合詞彙習得理論(Nation, 2001)。
  • 理解檢查 → 讓學生說文章大意並朗讀,可提升綜合語言能力。
  • 文法弱 → 從國一基礎開始教,並放慢速度,符合分層教學。
  • 缺席多 → 與家長協調提前補課,有助彌補學習缺口。
  • 聽力弱 → 利用聽力軟件配合課程,是科學有效的輔助。
  • 補充:可加強學習策略教導(例如記錄錯誤分析),並注意學生的學習壓力與心理調適。

整體可改進或補足之處

  1. 更多多元評量與即時回饋:除單字考試外,鼓勵口說、寫作短句檢視學生理解。
  2. 加入自我監控與學習策略指導:教導學生如何自我檢查、計劃與反思。
  3. 動機維持:適時調整教學難度與方法,讓學生保持挑戰感與成就感。
  4. 親師合作:尤其學生E體育班較忙,家長配合與溝通很重要。
  5. 使用科技工具:Quizlet、聽力App等善用技術輔助學習。

參考來源

  • Nation, I. S. P. (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Teaching English Grammar.
  • Cambridge English. (2020).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Language Teaching.
  • 教育部英語文能力指標(CEFR對照)與臺灣本地學習策略推廣手冊。
  • 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2018). Best Practic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規畫課程

接著,我又請Chat GPT根據以上資料幫我規畫課程計畫

Chat GPT回覆

學生A(升國三)專屬課程計畫

一、教學目標

  • 提升專注力與持續學習動機
  • 增進閱讀理解能力與解題分析能力
  • 擴充詞彙量並養成自主複習習慣

二、教學內容

  • 文法章節重點複習(第一、二冊核心文法)
  • 閱讀理解策略(段落主旨、關鍵詞判斷)
  • 單字記憶與應用(字根、詞性變化、句中運用)
  • 聽力練習與句子朗讀

三、教學策略與活動

  • 分段教學:將課程分成30分鐘文法練習+15分鐘聽力或朗讀交替進行
  • 理解檢核:每個單元結束請學生口頭分析習題選項理由
  • 多元單字練習:使用Quizlet配合字根分析,並課堂小考加強記憶
  • 注意力監控:觀察學生反應,疲憊時即調整教學方式或短暫休息

四、評量方式

  • 每週單字小考(10-15字)
  • 兩週一次閱讀理解小測
  • 口頭題目解釋及反饋

五、時間安排

  • 每週3次課,每次90分鐘
  • 期中與期末評量檢測文法與閱讀理解

學生B(升國一)專屬課程計畫

一、教學目標

  • 建立扎實的基礎文法認知
  • 培養學習耐心與時間管理能力
  • 增強口語與聽力技能

二、教學內容

  • 國一文法架構(時態、被動語態、關係子句等)
  • 聽力短文理解練習
  • 時間管理與專注力策略介紹

三、教學策略與活動

  • 循序漸進文法教學:每堂課聚焦一至兩個文法點,配合練習題
  • 交替進行練習:書寫文法題後切換聽力練習,減少疲勞
  • 時間限制練習:模擬考試環境限制答題時間,搭配時間管理教學
  • 獎勵機制:設計學習目標達成小獎勵,激勵耐心與努力

四、評量方式

  • 每週文法練習作業
  • 聽力理解小測
  • 每月時間管理反思報告

五、時間安排

  • 每週3次課,每次75分鐘
  • 每兩週進行一次小測驗

學生C(升小六)專屬課程計畫

一、教學目標

  • 熟練文法細節與運用
  • 減少拖延,提升作業完成度與效率

二、教學內容

  • 重點文法細節(時態、語態、句型結構)
  • 文法與閱讀理解結合練習
  • 時間分配與自我管理技巧

三、教學策略與活動

  • 文法習題加強:大量語境練習,重點錯誤即時指導
  • 分段任務:將作業拆分,設立階段目標並計時完成
  • 遊戲化學習:利用文法相關遊戲保持動機
  • 定期檢討:每週課堂討論學習進度與障礙

四、評量方式

  • 每週文法練習及小測
  • 作業完成率及效率評估
  • 學習進度自評與教師評估

五、時間安排

  • 每週2-3次課,每次60-75分鐘
  • 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能力測驗

學生D(升小五)專屬課程計畫

一、教學目標

  • 打好基礎詞彙與句型能力
  • 增強口語表達與閱讀理解
  • 培養主動學習態度與信心

二、教學內容

  • 小四課本基礎文法與句型
  • 《The Lady and the Tiger》小說詞彙與閱讀
  • 單字發音與朗讀練習
  • 學習策略與主動問答訓練

三、教學策略與活動

  • 基礎詞彙教學:結合Word Search遊戲與Quizlet
  • 朗讀與口說練習:課堂帶讀與家庭作業朗讀檢查
  • 題目分析練習:訓練口頭表達與翻譯分析
  • 建立安全學習環境:鼓勵提問,給予正向回饋

四、評量方式

  • 單字發音小考
  • 句型與文法習題練習
  • 口頭問答表現

五、時間安排

  • 每週3次課,每次60分鐘
  • 每兩週一次單字發音考核

學生E(升國三)專屬課程計畫

一、教學目標

  • 補足詞彙、文法及聽力薄弱環節
  • 提升文章閱讀量及理解力
  • 改善因請假造成的學習落差

二、教學內容

  • 國一文法重點複習與整理
  • 多元文章閱讀(含南一額外閱讀材料)
  • 聽力練習與文章朗讀
  • 學習計畫與補課安排

三、教學策略與活動

  • 文法逐步教學:從易到難,放慢節奏並筆記整理
  • 閱讀任務:每週指定文章閱讀並製作摘要
  • 聽力強化:利用聽力App與課堂配合練習
  • 家庭及家長溝通:提前安排補課,保持學習連續性

四、評量方式

  • 單字小考與文法測驗
  • 閱讀理解口頭報告
  • 聽力練習評分

五、時間安排

  • 每週3次課,每次90分鐘
  • 視請假情況彈性補課安排


規劃課程的依據

接著,我問Chat GPT它規劃課程的依據

Chat GPT回覆

以下是我為每位學生設計課程時所依據的教學理論與研究基礎,以及相關參考文獻來源。


教學課程設計理論依據與參考文獻


1. 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理論說明

因學生個別差異(如能力、興趣、學習風格)不同,教師需依學生需求調整教學內容、策略與節奏,促進每位學生最佳學習成效。Tomlinson(2001)強調教師應針對學生背景和學習需求調整教學。

對應課程設計

  • 依學生A至E的不同弱點(注意力、文法、詞彙、學習態度等)規劃專屬教學內容與活動。
  • 例如學生A注意力差採交替教學,學生D內向者以鼓勵口語表達為主。

參考文獻

  • Tomlinson, C. A. (2001).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ASCD.
  • Tomlinson, C. A., & Imbeau, M. B. (2010). Leading and Managing a Differentiated Classroom. ASCD.

2. 自我調控學習理論(Self-Regulated Learning)

理論說明

Zimmerman(2002)指出學習者透過目標設定、自我監控與反思,能有效管理學習行為和時間,提高學習成效。


針對學生B與C拖延問題,規劃時間管理、分段任務及自我反思。


對應課程設計

  • 限制作業時間、分段完成任務、時間管理技巧訓練。
  • 鼓勵學生設定明確目標與檢視學習進度。

參考文獻

  • Zimmerman, B. J. (2002). 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An over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 41(2), 64-70.
  • Schunk, D. H., & Greene, J. A. (2018).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Routledge.

3. 多元智能理論與教學策略(Multiple Intelligences)

理論說明

Gardner(1983)提出學習者具多種智能,如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肢體智能等,教師可運用多元教學方式來滿足不同智能需求,提升學習動機與效果。

對應課程設計

  • 交替聽力、朗讀、書寫與遊戲化活動(Word Search、Quizlet)以符合不同智能類型學生需求。
  • 例如學生A採用朗讀與聽力交替,學生D利用視覺遊戲輔助記憶。

參考文獻

  •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
  • Armstrong, T. (2009).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ASCD.

4. 語言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與間隔重複理論

理論說明

Krashen(1982)強調理解性輸入是語言習得的關鍵。


此外,間隔重複(spaced repetition)能有效強化長期記憶,Nation(2001)提倡詞彙習得需多次、多樣化接觸。


對應課程設計

  • 提供大量且漸進的閱讀與聽力材料以增加語言輸入。
  • 以Quizlet等工具進行間隔重複背誦詞彙。
  • 例如學生E暑假加強閱讀量,學生A每日單字考搭配Quizlet。

參考文獻

  •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ergamon Press.
  • Nation, I. S. P. (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理論說明

Willis(1996)提出,語言教學應以完成有意義任務為核心,促進真實溝通能力。此法有助增強學生學習動機與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對應課程設計

  • 學生B的文法教學搭配任務型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 學生D口頭分析題目及翻譯練習,促進語言輸出。

參考文獻

  •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動機理論與正向強化

理論說明

Skinner(1953)行為主義理論強調獎勵與正向強化能促進行為重複,學習動機可藉由目標達成的獎勵提升。

對應課程設計

  • 學生B與D設計學習獎勵機制,鼓勵耐心與主動學習。
  • 每完成任務即給予口頭肯定或小獎勵。

參考文獻

  • Skinner, B. F. (1953).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acmillan.
  •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最後

測試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請在留言區分享 你怎麼優化學習流程或工作流程呢?

有用到AI嗎?


備註

使用AI: Chat GPT

使用AI日期: 2025/08/12

使用內容: 文章內有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清月的沙龍
177會員
255內容數
我是清月,歡迎各位來坐坐
清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0
從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一位補教老師的教學反思。本文分享一位老師希望學生從外在壓力(升學)轉化為內在學習動機的經驗,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學生反應和自身的感觸,反思升學主義下教育的現況。
2025/07/20
從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一位補教老師的教學反思。本文分享一位老師希望學生從外在壓力(升學)轉化為內在學習動機的經驗,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學生反應和自身的感觸,反思升學主義下教育的現況。
2025/07/06
一位老師在課堂上抓到學生使用手機。文章探討師生溝通的難處以及之間的互動。
Thumbnail
2025/07/06
一位老師在課堂上抓到學生使用手機。文章探討師生溝通的難處以及之間的互動。
Thumbnail
2025/06/12
一位老師反思自己無法拯救每一位學生,即使盡力付出,學生仍因行為問題而轉學。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表達老師的無力感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6/12
一位老師反思自己無法拯救每一位學生,即使盡力付出,學生仍因行為問題而轉學。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表達老師的無力感與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12 個超酷的免費 AI 工具,讓你讀書事半功倍,成績突飛猛進!從課堂筆記到科研論文,這些 AI 工具都能助你提高效率,增進學習成效。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12 個超酷的免費 AI 工具,讓你讀書事半功倍,成績突飛猛進!從課堂筆記到科研論文,這些 AI 工具都能助你提高效率,增進學習成效。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