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時間,她花了很多時間與身體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正式對外服務前,朋友介紹來了一位客人,室友M(來過安室,我都會簡稱室友),在廣告業擔任聘僱工作,也經營自己的花草品牌,這幾年,她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品牌就這樣穩穩地走下去。

 第一次溫罐服務前,M有先說明目前的身體狀況,她已經完成化療,正在進行一些預防性的治療,並確認醫囑是允許進行按摩紓緩的。

談到當時確診的情境,M說其實她沒有哭,是在一次例行性的檢查,甚至沒有任何症狀,就來到後期。

她記得一位醫師曾分享的觀點:「癌細胞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只是它必須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我們,它需要被關注。」

或許是因為這句話,讓她選擇了不同一般人的反應來與這個疾病共處,那段時間,她花了很多時間與身體對話,或許就是這樣的對話,為她打開了一些空間也轉換了一些念頭——也在化療過程中,發現很多值得感謝與幸運的地方。

 聽到這裡,我也很有感,我一直相信,每個細胞都是靈魂的組成,它們其實都知道的,他們無法表達,而疾病的示現,也僅僅是那唯一的管道。

M說她自己本身算是樂觀的人,也很慶幸當初在工作上的選擇,讓她得以用相對穩定的狀態完成治療,如今也能持續經營自己的品牌,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

 我們或許不是天生就樂觀,但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選擇,那就是我們能夠做的選擇。

 M離開前對我說:「今天謝謝你這兩個小時。」

但我心裡更深的感受是——真正收穫比較多的,其實是我。

活著,一切都不容易,我們總關注著外在,卻很少關注自己,找回對身體的覺察,我想是關切自己的第一步。

raw-image

這邊整理了幾個讓我們練習身體覺察的方法:

如何練習找回對身體的覺察

呼吸與自律神經調節:

練習:每天花幾分鐘留意呼吸的深淺與長短,譬如生理性嘆息先用鼻子進行第一次正常吸氣、接著用鼻子進行第二次快速吸氣,最後用嘴巴吐出一口長長的氣,吐氣的時間應該是吸氣時間的兩倍左右。 

研究指出,專注於呼吸能活化副交感神經,有助於降低壓力反應、提升身心平衡(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2020)

身體掃描

練習:閉眼,從頭到腳觀察當下感覺:緊繃?麻木?或放鬆?正念減壓(MBSR)課程中的「身體掃描」被廣泛證實能提升身體覺察、減輕焦慮與憂鬱(Kabat-Zinn, 1990)

情緒日記 × 身體感覺連結

練習:記下今天的情緒,同時標註身體的對應感覺(例如:「焦慮 → 胸口悶」、「委屈 → 喉嚨緊」),心理生理學研究顯示,情緒會以特定模式反映在身體部位,例如恐懼多集中在胸口,悲傷多集中在心臟與喉嚨(Nummenmaa et al., PNAS, 2014)

動態覺察

練習:透過伸展、走路、或輕柔運動,觀察動作時身體的變化,研究發現,輕度的身體活動能提升身體覺察與情緒調節能力,並降低壓力荷爾蒙(Cramer et al.,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16, 關於瑜伽與正念運動)

觸覺與溫度練習

練習:洗手時感受水的溫度、泡腳時感覺熱度在身體的擴散,研究顯示,溫熱刺激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幫助放鬆與安全感建立(Ueno et al.,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Anthropology, 2018)

我自己的體會是身體與情緒的關係是緊密的,因為這位客人的分享,加上我自己的經驗,我也開始閱讀相關書籍,最近剛讀完這本「情緒的毒身體知道」

raw-image

作者集結了自己作為心理師,共計兩萬多名的案例,集結出整合情緒與身體間的關聯,很有意思,其中有一篇探討的是,肩胛骨的僵硬是來自於對自由的不滿足,挖~完全打中心聲,上班族有五成以上都肩胛骨痛><

本書想強調的是,當你了解了身體這些症狀背後可能是什麼內在情緒,你是有機會透過改變身體狀態進而影響心理狀態的,我個人很喜歡這個想法,因為改變情緒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搭配以身帶動心,一定是加分的,舉個最單純的例子,運動會讓人身心愉悅,有運動習慣的人應該很有感,這本書很推薦給大家,可以參閱看看身體有那些被提及的狀態,又連結那些心理狀態,或許能看到自己更多不同的面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35歲後的多元嘗試-讀書心得/蝦皮好物分享/客人分享
0會員
8內容數
一個想嘗試蝦皮分潤多賺點薪水的前資訊業專案經理,這裡會不定期分享自己試用過覺得很棒的商品,另外一個身分是佛系經營的安室溫罐筋膜放鬆,過去沒有運動的我居然會肌肉撕裂傷導致長期下背疼痛導致脊椎瘀青,開啟了身體與情緒釋放的認識,或許額外也會分享一些相關書籍與客人的小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見 人 至特教安養機構上班,看見不同生命樣態,面對外型與行為與眾不同,內心起了變化,思考我們與它們究竟誰比較幸福?
Thumbnail
看見 人 至特教安養機構上班,看見不同生命樣態,面對外型與行為與眾不同,內心起了變化,思考我們與它們究竟誰比較幸福?
Thumbnail
記得入職半年後,業績沒有起色,處經理便要我去請教老師,我的主管便幫忙我預約了。 到了現場,她便開始說出我生活的壞習慣,當時我經常因為不知道要吃什麼,然後考慮了一整天,最後什麼也沒吃,而這個壞習慣,從來就只有我自己知道。 當她說到,我最近是否有參加告別式,因為她看見我身後跟著一個老年人
Thumbnail
記得入職半年後,業績沒有起色,處經理便要我去請教老師,我的主管便幫忙我預約了。 到了現場,她便開始說出我生活的壞習慣,當時我經常因為不知道要吃什麼,然後考慮了一整天,最後什麼也沒吃,而這個壞習慣,從來就只有我自己知道。 當她說到,我最近是否有參加告別式,因為她看見我身後跟著一個老年人
Thumbnail
和朋友練習陪談的這段期間,總是有些朋友讓我心中有種特別溫暖、流動互通的感覺,這位朋友就是如此,她是我第一位療癒師,我第一次從她口中聽到脈輪的概念,是我接觸心靈療癒的開端,而後我們成了朋友,維持聯絡至今也8、9年了吧!
Thumbnail
和朋友練習陪談的這段期間,總是有些朋友讓我心中有種特別溫暖、流動互通的感覺,這位朋友就是如此,她是我第一位療癒師,我第一次從她口中聽到脈輪的概念,是我接觸心靈療癒的開端,而後我們成了朋友,維持聯絡至今也8、9年了吧!
Thumbnail
這幾天接到第二次的遠距離療癒, 雖然不是房間,擅長的是房間療癒, 之前有辦過公益跟隨喜再進階確定價錢, 比較有經驗過,這個但也算一個空間.前年也只療癒過一次,詳情在這個剛初試水溫的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LBk7vg5vq1RDsHXE/?mi
Thumbnail
這幾天接到第二次的遠距離療癒, 雖然不是房間,擅長的是房間療癒, 之前有辦過公益跟隨喜再進階確定價錢, 比較有經驗過,這個但也算一個空間.前年也只療癒過一次,詳情在這個剛初試水溫的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LBk7vg5vq1RDsHXE/?mi
Thumbnail
今天下班一如往常地在擁擠的板南線上左右搖晃,到站後臨時興起,決定給努力上班四天的自己一點獎勵,於是我走了與平時不同的出口,抵達了一間曾經去過的視障按摩館放鬆一下。 這次幫我按摩的師父與上次不同,是一位年約五十左右的女師傅,一開始師傅問我話時,我因為太累了所以都簡單地答了一下,希望可以安靜地享受
Thumbnail
今天下班一如往常地在擁擠的板南線上左右搖晃,到站後臨時興起,決定給努力上班四天的自己一點獎勵,於是我走了與平時不同的出口,抵達了一間曾經去過的視障按摩館放鬆一下。 這次幫我按摩的師父與上次不同,是一位年約五十左右的女師傅,一開始師傅問我話時,我因為太累了所以都簡單地答了一下,希望可以安靜地享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月,是一名花晶療癒師,與另一位格子新住民Saraha是夥伴。 我曾經是個二胡演奏者、國文老師|作文老師、網拍自營者、行政後勤,還有長達八年沒有正式工作。 生過N年的病,人生前半段經歷親人眾多分合離別,也讓身體狀態低到谷底,三天一小病,五天閃到腰,接著閃到腰combo。 一整年沒有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月,是一名花晶療癒師,與另一位格子新住民Saraha是夥伴。 我曾經是個二胡演奏者、國文老師|作文老師、網拍自營者、行政後勤,還有長達八年沒有正式工作。 生過N年的病,人生前半段經歷親人眾多分合離別,也讓身體狀態低到谷底,三天一小病,五天閃到腰,接著閃到腰combo。 一整年沒有停
Thumbnail
疫情隔離期間不妨給自己一個停頓或沉澱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反而是一個給自己反思的大好時機。 好不容易才敲定時間跟林綺雲 老師喝下午茶,一起探討生命的課題。在非常的世代裡,綺雲老師的責任就越大,工作量也就越增加,能一起喝個下午茶真的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疫情隔離期間不妨給自己一個停頓或沉澱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反而是一個給自己反思的大好時機。 好不容易才敲定時間跟林綺雲 老師喝下午茶,一起探討生命的課題。在非常的世代裡,綺雲老師的責任就越大,工作量也就越增加,能一起喝個下午茶真的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8 #好友來訪 化療後,在家中靜養,讓身體復原,三個月後繼續接受三次化療。這段時間在家休養,減少外出、活動。感謝仍有很多關心的好友前來探望。昨天四十多年前同事,林澄杉校長來寒舍,帶來關懷和祝福,十分感動。因為他自己也正與病魔奮鬥中,每星期洗腎三次,年紀還大我十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8 #好友來訪 化療後,在家中靜養,讓身體復原,三個月後繼續接受三次化療。這段時間在家休養,減少外出、活動。感謝仍有很多關心的好友前來探望。昨天四十多年前同事,林澄杉校長來寒舍,帶來關懷和祝福,十分感動。因為他自己也正與病魔奮鬥中,每星期洗腎三次,年紀還大我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