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想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放下敵人思維。
說白了,就是不要把別人當成敵人,也不要因為羨慕或嫉妒而自動關起心門。以前的我,一看到別人優秀,腦子裡就會閃過「他比我好,我比不上」的念頭,結果越排斥,越容易感到挫折。後來我才發現,這種思維根本是自證式預言——你越把別人當敵人,他們就越感覺到你的距離感,而你自己也活在負面情緒裡。
最近有個小例子讓我很有感。那陣子我動力不足,心裡一直卡卡的,想做的事情提不起勁。但我去參加了一個實體聚會,遇到一些我過去一直很羨慕的人。原本我還有點緊張,怕他們高高在上,結果完全不是這樣。他們非常真誠,耐心回答我每個問題,分享自己的經驗,甚至給我很多實用建議。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羨慕其實可以變成養分,而不是壓力。把別人的優點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學習的素材,也可以虛心向對方請教,互相共好。
再來,就是不要被害妄想症綁住。真的沒有人一直在看你,你的錯、你的不足,其實都沒那麼被放大。專注在自己身上,決定了就去試試看。跌倒了也沒關係,爬起來就好。別人有優勢,你也有,只是有時候還沒發現;你不夠好?那就認真去找方法補足。對自己寬容,對別人欣賞,這才是平衡的做法。
當然,這不只對別人,對自己也一樣重要。最近我刻意安排了空下獨處的時機,培養正念。以前我在群體場合容易被帶動、被影響,人多我就來瘋,很容易迷失自己。但學會刻意沈澱、給自己喘息的空間後,我能更清楚地察覺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麼,也不容易被外界牽著走。
所以,放下敵人思維,不只是心態調整,更是練習生活智慧:把羨慕變養分,把嫉妒轉成學習的動力,專注在自己能掌握的事,跌倒就再站起來,慢慢就會發現,原來世界比想像中簡單,也比想像中友善。